有答 其三
全德養生太自私,
金人緘口只堪嗤。
蒼天已死黃天立,
恨不題天萬首詩。
全德養生太自私,
金人緘口只堪嗤。
蒼天已死黃天立,
恨不題天萬首詩。
追求完美品德來養生太自私了,像金人一樣緊閉嘴巴不說話只讓人覺得可笑。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只恨不能對著天寫下一萬首詩來表達想法。
全德:完美的品德。
金人緘口:指像銅鑄人像一樣緊閉嘴巴不說話。金人,銅鑄的人像;緘口,閉口不言。
蒼天已死,黃天立:這是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的口號,蒼天指東漢政權,黃天指起義軍所向往的新政權。
推測此詩創作于社會動蕩、變革時期,詩人看到舊秩序腐朽,渴望新的社會變革。或許受到類似黃巾軍起義等事件的影響,對只注重個人修養而不關心社會變化的現象不滿。
這首詩主旨是批判自私自利的個人修養行為,表達對社會變革的期盼。其特點是情感奔放、語言直白。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關注社會現實、大膽表達的創作態度。
尋山沖雨過甘溪,欲訪蕭郎路轉迷。閒殺門前春水綠,釣竿還在栗原西。
嘉陽信美郡,風物眷多奇。有湖題明月,有樓名荔枝。
晤言能幾時,朱陸變玄陰。翳翳匿頹景,槭槭就衰林。牽世羅區累,懷古有遐心。引領翹芳訊,冥淚遺飛沈。
儒道無盛衰,立教尚中正。旁流及先釋,往往出幻境。岧岧長泰山,古寺歷梯磴。高閣何崔巍,留笠志名勝。復有羅漢跡,鑿空作佐證。飛仙及化人,我亦疑未定。或者解天巧,游戲偶乘興。不妨作狡獪,醒世使生敬。老僧談往事,附會惑觀聽。怪事何所無,不語憲諸圣。長廊古碑昏,蒼然四山暝。傳聞任悠悠,棲遲愛玄靜。
三邊將相皆韓范,萬里狼煙盡息紅。回首鳳池趍闕地,愧無三策賀平戎。
倚空絕壁勢雄豪,招引山風接海濤。不假他人立名字,嚴臺何似此臺高。
斬了貓兒問諗師,草鞋頭戴自知時。兩堂不是無言對,只要全提向上禨。
霄漢頻隨鳳侶飛,年來猶自密縫衣。青燈夜雨人何在,白發秋風子未歸。魏闕恩榮鸞誥在,潯陽消息鲊書稀。惟馀一片隴岡石,千古清光照夕輝。
碧云深。正霜輕日嫩,梅萼破疏林。驢背行佳,翠禽眠暖,薄醉還自微吟。料何遜、風流未老,想白發、幡勝正堪簪。紫印泥封,繡衣貂薄,俊賞須尋。臥雪披云世外,倚邦君政美,隨興登臨。臘鼓占豐,灶觚催缽,重聞盛日和音。莫便放、年華去也,只應為、詩酒惜光陰。寒盡山中班春,愿聽瑤琴。
漆身為厲,吞炭為啞。更名入官,廁變形伏。橋下雖不褫,讎魄猶得斬。讎衣生有國士名,死為壯士哀。
往來成二老,風味憶三玄。飛錫威儀見,還山妙處傳。文章終是業,解脫恐無緣。覓得藍輿訪,須參白足禪。
揚州巳二月,寒色帶蕭森。夜雨太無賴,春風轉不禁。驛船千里夢,客路五更心。迢遞長江隔,云天雁字沈。
暫出東陂路,過訪北巖前。蔡經新學道,王烈舊成仙。駕鶴來無日,乘龍去幾年。三山銀作地,八洞玉為天。金精飛欲盡,石髓溜應堅。自悲生世促,無暇待桑田。
慰情涉林坰,乘霽得觀穫。人煙廣莫野,十數即墟落。黃云錯蒲葦,彌望際叢薄。沮洳自古然,潴防恃力作。物窮例返本,敦俗孰農若?耘耔以俟天,操蹄愿已約。營田有遺跡,稍稍事芟斫。猶似陶江佃,羨君好腰腳。平生習疇壟,老顧無住著。休日亦自難,相從一宿樂。
三萬六千頃,豁然空兩眸。天穿將浪補,山動為云浮。士女盡行蟻,艋艟亦野鷗。范公靈爽在,吾欲放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