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晴有感為滁陽曾太守作
陰陽升降真何如,正蒙欲著吾無書。
胸中不飽龍眠馬,老夫敢望張橫渠。
環(huán)滁太守溫如玉,古人黃憲今張黻。
祈晴大手西臺文,千古為公剛一讀。
空山破屋縣青燈,天地至誠當果靈。
程氏遺書蠹魚里,呼兒夜半尋金縢。
陰陽升降真何如,正蒙欲著吾無書。
胸中不飽龍眠馬,老夫敢望張橫渠。
環(huán)滁太守溫如玉,古人黃憲今張黻。
祈晴大手西臺文,千古為公剛一讀。
空山破屋縣青燈,天地至誠當果靈。
程氏遺書蠹魚里,呼兒夜半尋金縢。
陰陽的升降到底是怎樣的情況呢,我想著《正蒙》卻沒有足夠的著述資料。我胸中沒有像李公麟畫的馬那樣豐富的學識,哪敢奢望能有張載那樣的見識。滁州太守溫潤如玉,如同古代的黃憲,如今的張黻一般賢德。太守祈晴的文章有西臺那樣的大手筆,我讀了這千古之作,內心充滿敬意。我在空寂的山中破屋里點著一盞青燈,相信天地間的至誠之意應當會有靈驗。程氏的遺書被蠹魚侵蝕,我半夜呼喚兒子去尋找《金縢》之書。
陰陽升降:指自然界陰陽兩種力量的變化。
正蒙:北宋張載所著書籍。
龍眠馬:李公麟號龍眠居士,善畫馬,這里借指豐富的學識。
張橫渠:即張載,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
黃憲:東漢著名賢士。
張黻:具體所指待考,應是賢德之人。
西臺文:西臺有多種指代,這里可能指有大手筆、有影響力的文章。
程氏遺書:北宋程顥、程頤兄弟著作。
金縢:《尚書》中的一篇。
此詩為滁州曾太守祈晴有感而作。推測當時滁州可能遭遇陰雨天氣,影響百姓生活,曾太守進行祈晴活動并寫下相關文章。詩人有感于太守的賢德和祈晴之事,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較為注重官員的賢能和對自然現象的應對,同時文化氛圍濃厚,人們尊崇古代賢人和文化經典。
這首詩主旨在于贊美滁州曾太守的賢德和祈晴文章。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文化氣息濃厚。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觀念和創(chuàng)作風格。
崩崖突兀瞰飛流,有客攜壺到上頭。風勁角傳孤堞晚,月明潮涌大江秋。當年誰惜朱英去,此地空因黃歇留。我醉長吟踞鵝鼻,青楓白露不勝愁。
甚莼波松雨,白石仙人,又到垂虹。系纜橋亭畔,正棲鴉病柳,瘦倚西風。萬頃具區(qū)煙水,殘照濕濛濛。問素襪明珰,采香涇里,底處相逢。絕代填詞手,向水云深處,憑吊遺蹤。寂寞吳江路,念楚騷誰續(xù),霜隕蘭叢。為問米船圖畫,淡墨是何峰。且笛譜重翻,悽悽冷燭雙淚紅。
學采芹香泮水春,無端喜色動親鄰。共言席上儒珍貴,不說儒冠能誤人。
濛濛細雨濕荷花,宿賈來遲不飲茶。細袖頻翻云髻亂,尊前一曲是琵琶。
無窮芳草是蘼蕪,綠到天邊不見夫。不是多情頻化石,人歸那識故人姝。
采桑桑葉稀,養(yǎng)蠶蠶上箔。絲黃米復賤,處處田家樂。鄉(xiāng)村無吠犬,里閭聞笑謔。月明行答歌,處處田家樂。
山峽名標第一樓。
無將大車塵冥冥,無邇宵人惡易形。吏部有書慚薦李,萊公當軸謬推丁。慎交已昧書中戒,悔過聊書座右銘。自是昌陽堪引壽,不須辛苦進豬苓。
一法遍含一切法,風飄飄兮雨颯颯。一聲漁笛晃春光,浪打孤舟聲自拍。
秘殿從容召對頻,廟堂氣象若為新?難逢沙汰江河手,合有招延羽翼人。種漆樊侯知備預,憂葵魯婦枉悲辛。今朝聽說朝陽鳳,一紙封章新進臣。避世金門不厭深,華顛短褐歲侵尋。相逢北闕青云客,誰和南山《白石吟》?數箸能談天下事,千秋須識古人心。賈生已去王通逝,獨立蒼茫感不禁。
休將往跡問林逋,老鶴歸來覓舊株。除是孤山一卷石,不隨春漲過西湖。
清夜開良宴,金瓶泛羽觴。蕙肴芬潔俎,蘭焰耿華堂。妙舞流風雪,妍歌繞棟梁。西園堪賞玩,明月照銀塘。
吾非愛海棠,吾愛與吾惡,海棠自海棠。
小時聞長沙,說在天盡處。人言見郎船,已過長沙去。家雞各有塒,海燕各有窠。郎家撲天屋,作底愛風波。玉刻蓮花斝,碧酒湛若空。與郎雙杯送,出門耐霜風。春風上燕京,秋風下湘渚。黃鵠有六翮,定自不及汝。
黃鳥喚春江上還,載酒共踏城東山。披云過山麓,笑指兩石灣。石灣何嵯岈,猿鳥巢穴乎其間。上有古藤老樹颯縈繞,下有奔湍激浪喧回環(huán)。我來臨眺復何有,怪石蟠拿劇奇丑。顛風卷江江欲翻,狂波撼山山欲走。須臾風足厓谷涼,江如浮練凝清光。苔石雜坐共舉觴,獨鶴遠剪江天長。一抹晚霞明未斂,澄波倒映紅于染。西北蒼茫杳靄中,隱約金焦煙兩點。興酣覓句酒未醒,振衣鵝鼻風泠泠。崖陰或逢豺虎跡,水氣忽帶蛟龍腥。下臨無地深不測,前對君山凈如拭。穿花拂柳野徑通,仰望江樓更攀陟。醉倚危欄亦壯哉,岷濤萬里晴光開。濤聲澎拜向東注,山勢嵲屼從西來。斜陽澹映沙頭樹,極目遙空煙水暮。曾開滄海有蓬萊,我欲楊帆從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