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鹢
六鹢何因定退飛,秦人似比越人肥。
仰止龍門歸未得,浴乎汾水詠而歸。
誰知苦我天何補,說不贏君見是非。
止水偷窺余信老,插它一朵小紅薇。
六鹢何因定退飛,秦人似比越人肥。
仰止龍門歸未得,浴乎汾水詠而歸。
誰知苦我天何補,說不贏君見是非。
止水偷窺余信老,插它一朵小紅薇。
六只鹢鳥為何必定要退著飛行,秦地人好像比越地人更富足。仰望龍門卻無法回歸,想象著在汾水沐浴后唱著歌歸來。誰知道老天如何彌補我的痛苦,和你爭辯卻難以說服你看清是非。我像平靜的水一樣窺視自己,確信自己已年老,就插上一朵小紅薇聊作點綴。
六鹢:據《春秋》記載,有六只鹢鳥退著飛過宋國都城,古人認為是一種不尋常的現象。
秦人、越人:分別代指秦地和越地的人。
仰止龍門:龍門是地名,這里有向往、敬仰之意。
浴乎汾水詠而歸:化用《論語》中‘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表達一種閑適的心境。
止水:靜止的水,比喻心境平靜。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追求目標過程中遭遇挫折,內心苦悶,與他人觀點不合又難以說服對方,在復雜的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多種意象和典故來表達。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能讓讀者感受到詩人獨特的心境和情感世界。
義激申三疏,時危寄一身。暮齡逢圣主,異寵錫純臣。素鶴精神爽,青邱禮數頻。誥章聯四代,孫子遍冠紳。
足下兩青鞋,他時作何狀。白日五龍飛,昆崙三萬丈。
吳淞江口海門東,萬里京師咫尺通。白柁紅旗三月浪,紫簫花鼓午潮風。
辜負高人細解蒙,希夷妙道未能通。此心本似無根草,來是行云去是風。
我愧為儒事筆田,君來枉顧辱佳篇。半生騰踏江湖日,孤館蕭條風雨天。青眼故人能有幾,白頭詞客更誰憐。江東游遍浙西去,風攪蘆花月滿船。
昨夜山中回,萬事皆不理。四肢如風痹,骨節安得起。中心如眢井,蔓草纏其里。日中尚談笑,何得遽如此?憶從山中來,篁竹圍靡靡。螢火濕泥沼,候蟲泣蓬藟。以其境過清,所遇有山鬼。勢運既見衰,嘲弄遂不止。聞道光相照,此物輒遠徙。當時掌中燈,豈亦不足恃?或者本無事,漠然相終始。見燈故怒嗔,對我偏疾視。此事既杳冥,此理誰能揆?夜夢轉顛倒,多見兒時喜。
金魚寶帶紫微仙,刺史荊州帝倚賢。仁入刑書無濫獄,政通和氣屢豐年。芝函曉下浮云闕,奎曜宵還北斗天。士望區區翰林主,不知舟楫赴商川。三國遺基楚子宮,洞庭游樂與民同。畫船載酒春波綠,疊鼓隨車夜燭紅。愛此南陽歌召父,學如西蜀化文翁。去思不用甘棠賦,恩在邦人骨髓中。永昭陵上土新乾,又見弓遺四海冤。旒冕嗣天承顧命,金繒傾帑入私門。已多困瘠悲邦釁,況有跳梁玩國恩。歸奉清閑疏奇蘊,席前應講太平源。旌旗占曉動星躔,冠蓋傾都海岳旋。歸覲明堂瞻日表,過家鄖社卜松阡。郢山殘雪梅寒后,漢水東風柳暖天。無限春風入佳句,何時珠玉看盈編。簪紱忘懷出處均,行行猶眷楚都春。嗣皇小毖方求助,太守三公古重民。燕廈久依王粲幕,鶚書曾愧孔融賓。士儒以義酬知己,敢向東原涕滿巾。
久憩招提境,秋風醉叵羅。山空云起石,林冷葉辭柯。世事塵機息,詩懷野興多。絕憐同作客,牢落竟如何。
龍門上客下驄馬,洛浦佳人上水簾。瑪瑙瓶中椰蜜酒,赤瑛盤內水晶鹽。晴云帶雨沾香灺,涼吹飛花脫帽檐。寶帶圍腰星萬點,黃柑傳指玉雙尖。平分好句才無劣,百罰深杯令不厭。書出撥燈侵繭帖,詩成奪錦斗香奩。臂韝條脫初擎研,袍袖弓彎屢拂髯。期似梭星秋易隔,愁如錦水夜重添。勸君更覆金蓮掌,莫放春情似漆黏。
飲罷塔廊坐,塔深蘿葉垂。欲枕石頭臥,待有清風吹。
我與李太白,愛月是本性。但得彎彎鐮,不必團團鏡。
瑤溪一曲繞田廬,日對耕耘自讀書。淳俗無虞那佩犢,豐年有夢每占魚。傾筐敬馌朝煙里,短杖徐行夕照馀。最愛后昆勤播穫,始知經訓在菑畬。
居士作層樓,不愛風花雪。待得野云收,只釣溪邊月。
五色云中龍駕彩,九重宮里鳳諧鳴。虞庭并奏鈞天調,猶待筼篪作和聲。
悲風度古木,吹我屋上茅。茅去屋見底,風聲尚蕭蕭。人心一何苦,人情一何驕。卻將眼下淚,散作炎上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