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和孫秀才朱長官見寄 其二
昔年同志逢時盡,今日相親似子稀。犀仆忽辭云海上,遠持雙璧扣吾扉。
昔年同志逢時盡,今日相親似子稀。犀仆忽辭云海上,遠持雙璧扣吾扉。
曩昔胡虜亂我室,卅萬群鵠兮折翼卒。群骨累兮白門窒,淚虛號兮心悸怵。昔者幼鵠七十耋,哀音怨兮發觱篥。罹于鋒鏑瘢歷歷,如何今子不曾悉。家國亂離山河失,不入眼者百之一。
壯歲高科晚一麾,江濤如此幅巾歸。書生何限經綸意,曾共危闌送落暉。一瞬風云宇宙新,一家中外幾朱輪。歸來卻就千鐘養,贏得深衣處士身。鉅筆曾編兩大藩,江山如畫朔風酸。如何地下修文手,還要南朝舊史官。
滿地殘紅驚不見,曉風吹上石榴枝。仙館無人春寂寂,一林紅日鍊櫻丹。曉來多謝梁間燕,盡把春愁舉似人。山翁何事沖寒往,知有梅花在隔溪。歸路夕陽收,山翠染襟袖。
江南客,鬢發蒼浪不堪摘。明時遷逐念前非,一夜愁吟霜月白。
丹陽京口暝煙收,幾度勞歌送客游。吳岳曉連秋雨碧,御河寒帶雁聲流。衣冠召對金門里,文翰周旋玉案頭。聞道漢庭深顧問,承平不遣賈生憂。
玉兔銜初景,嬋娟又一時。西林何所妒,不肯讓蛾眉。
櫓后風才順,桅頭日未斜。舊河通瓠子,新浪漲桃花。得鲙因沽酒,聞鵑更憶家。迢迢云氣外,北望是京華。
幾番洛浦欲淩波,魂斷南朝子夜歌。巷曲含情迎竹馬,天涯踐約結絲蘿。憑闌日日探青鳥,泣血年年隔絳河。一寸相思三尺妒,何妨議禮頌周婆。
高堂有華發,何為貪遠游。每逢吳下客,頻問海東頭。宦達固云樂,余生何足謀。累累城下冢,見說盡王侯。
朝看箔上蠶,暮取繭上絲。絲成給日食,不得身上衣。早知阿家蠶事苦,不若當初學歌舞。
蘭亭林竹耶溪錢,內史能文太守賢。合鑄黃金松樹下,龍鱗鶴羽共千年。
甲子如何管得翁,全無白發有青瞳。赤泥更是游仙枕,兄臥西頭弟臥東。
瀟灑桐廬縣,寒江繚一灣。朱樓隔綠柳,白塔映青山。稚子排窗出,舟人買菜還。峰頭好亭子,不得一躋攀。
盛年曾效引裾辛,勇退歸休四十春。閑卻圣朝醫國手,來為詩社作家人。尖新句子堪呈佛,峭拔毫端似有神。仆輩豈應陪唱和,卻緣鼷鼠發千鈞。
飄風動三極,霏雪灑煙海。天地倏低昂,虛無變光彩。梁臺空嵲屼,枚馬今安在。飛光超忽若游龍,我欲從之問千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