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憶江南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籟與誰喧池水,微風遣我下檐楹。圓缺若為情。
終南道,累寄笑歌聲。丹闕夜涼通馬去,黃河天曉照舟橫。聯轡去還成。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籟與誰喧池水,微風遣我下檐楹。圓缺若為情。
終南道,累寄笑歌聲。丹闕夜涼通馬去,黃河天曉照舟橫。聯轡去還成。
秋夜的故事里,月光下竹子亭亭玉立。清脆的聲響和誰一起在池水上喧鬧,微風送我走下屋檐。月亮的圓缺又該如何去表達情感呢。終南山的道路上,多次寄托著歡笑歌聲。宮殿在夜涼中可騎馬通行,黃河在天亮時照著橫在水上的船。曾并肩騎馬同游,如今卻成過往。
亭亭:形容竹子直立的樣子。
清籟:指清脆的聲響。
檐楹:屋檐和柱子,這里代指屋檐。
若為情:如何表達情感。
終南道:終南山的道路。
丹闕:宮殿。
聯轡:并馬而行。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某個秋夜回憶起曾經與友人在終南山等地游玩的經歷,當時或許一同騎馬游覽宮殿周邊、乘船于黃河之上,留下了許多歡笑,而如今物是人非,因而寫下此詞抒發感慨。
這首詞主旨是懷念往昔同游經歷,感慨時光變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過秋夜之景和回憶之景的結合,細膩地表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創作技巧。
銀塘日朗敞華筵,何意能要仲御船。 匼匝匝紛紜當上巳,叵羅酬酢聚群賢。 花銜舞袖千行麗,月傍歌喉一線懸。 觴詠未妨弦管盛,相看如在永和年。
琳宮十二夜生光,車馬闐駢選佛場。 水月競邀羅綺色,栴檀都作麝蘭香。 林間度曲烏棲急,石上傳杯兔影涼。 金虎高墳勝游地,玉魚銀海正茫茫。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蛙聲樂數部,柳縷浪千條。 綠坂疑牛渚,朱欄是鵲橋。 清商未旬日,蘆荻已蕭蕭。
廣圃深潴壑,駢房曲貯山。 堤長留竹捍,牖每惜花關。 日暗厖先睡,林昏鶴便還。 名流真爾輩,杖履欲追攀。
吳越山川勝概多,彩云樓觀郁嵯峨。 晴嵐日照芙蓉影,細柳風生翡翠波。 楚客移舟時見問,吳姬抱瑟肯相過。 片帆明日江東去,尚憶樽前對酒歌。
紅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縷抽殘蝴蝶繭,釵頭立盡鳳凰雛。肯憶故人姝。
記燒燭、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云迷路。添盡香煤,紫貂相擁夜深語。苦寒如許。難和爾、凄涼句。一片望鄉愁,飲不醉、壚頭駝乳。 無處,問長城舊主,但見武靈遺墓。沙飛似箭,亂穿向、草中狐兔。那能使、口北關南,更重作、并州門戶。且莫吊沙場,收拾秦弓歸去。
白草黃羊外,空聞觱篥哀。 遙尋蘇武廟,不上李陵臺。 風助群鷹擊,云隨萬馬來。 關前無數柳,一夜落龍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心光虛映,體絕偏圓。金波匝匝,動寂常禪。念起念滅,不用止絕。
任運滔滔,何曾起滅。起滅寂滅,現大迦葉。坐臥經行,未曾間歇。
禪何不坐,坐何不禪。了得如是,始號坐禪。坐者何人,禪是何物。
而欲坐之,用佛覓佛。佛不用覓,覓之轉失。坐不我觀,禪非外術。
初心鬧亂,未免回換。所以多方,教渠靜觀。端坐收神,初則紛紜。
久久恬淡,虛閑六門。六門稍歇,于中分別。分別才生,似成起滅。
起滅轉變,從自心現。還用自心,返觀一遍。一返不再,圓光頂戴。
靈焰騰輝,心心無礙。橫該豎入,生死永息。一粒還丹,點金成汁。
身心客塵,透漏無門。迷悟且說,逆順休論。細思昔日,冷坐尋覓。
雖然不別,也大狼籍。剎那凡圣,無人能信。匝地茫茫,大須謹慎。
如其不知,端坐思惟。一日筑著,伏惟伏惟。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 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陸上百花競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與桃李爭春風,七月流火送清涼。
三月僧房暖,林花互照明。 路盤層頂上,人在半空行。 水色云含白,禽聲谷應清。 天風拂襟袂,縹緲覺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