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蠻
經年不踏斜橋路。青山試問誰為主。
密葉轉回風。寒泉落半空。
此間無限興。可便荒三徑。
明日下扁舟。滄波莫浪游。
經年不踏斜橋路。青山試問誰為主。
密葉轉回風。寒泉落半空。
此間無限興。可便荒三徑。
明日下扁舟。滄波莫浪游。
多年沒踏上斜橋這條路了。我問青山如今誰是這里的主人。茂密樹葉在回旋的風中沙沙作響,寒冷的泉水從半空中落下。這里有無盡的興致。難道就要荒廢歸隱的小路嗎?明天我要乘上小船,碧波啊可別起浪讓我難行。
經年:多年。
斜橋:橋名。
轉風:回旋的風。
荒三徑:用蔣詡歸鄉后在院中開三徑的典故,指荒廢歸隱的居處。
扁舟:小船。
滄波:碧波。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在經歷世事之后,暫離塵世來到此地,面對清幽之景,心中感慨萬千,從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圍繞著對自然的喜愛和歸隱之念,以景襯情。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含蓄。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詞人對生活和自然的獨特感悟。
一上居庸萬里心,居庸關上望和林。和林城遠望不見,日落云明山水深。欲回蘭棹更夷猶,事出沈思得自求。霜雁不來書斷絕,水寒煙淡倚高樓。
蒼蒼醉醒總無端,雨露雷霆覆逆難。屋后狼嗥安枕臥,窗前豹躍當貓看。生來已歷三千劫,此去何愁十八灘。兒睡移燈攤卷坐,月華如水夜方寒。
街樹蔥蘢曉雨收,官河相近御溝流。帝城不是多塵土,直住詩人到白頭。
洞房春滿百花明,月底紅顏把玉笙。道是神仙君不信,人間那得鳳凰鳴。
金蟬飾綠云,細靨蕊黃新。南浦解清佩,西溪采白蘋。密竹映深花,湖山日欲曛。春腸知已斷,脈脈兩難親。吳艷若芙蓉,乘舟弄湖水。照影不知休,云鬟墜簪珥。含笑忽回頭,見人羞欲死。歸去入花溪,棹濺鴛鴦起。金陵王氣消,六朝隳霸業。白云千古恨,空江照樓堞。虎丘羅蔓草,姑蘇委楓葉。懷賢思伍員,靈濤浩難涉。
西川一杯水,為我浣詩塵。身落滄溟遠,心將翰墨親。江樓初見客,野徑別藏春。十郡停車地,千峰擊壤民。
日日思親未拜親,何時乞我自由身。同來客子送歸盡,更送后來無數人。
東郊野水湔云白,萬樹嘶蟬生暝色。弟兄貧賤易飛分,氣愴尊前辭不得。更須質酒送君行,酒盡須還不計程。細說江頭歧路錯,共眠船底月華明。人生三十行已矣,榮稿存亡本堪擬。一屋同居愧士衡,十年減產知張季。相望行舟一葉飄,孤舟倍覺路迢迢。轉喉有意淚相噎,背櫓無言魂自銷。寂寞歸眠對蔓花,對花獨醉更咨嗟。寄語莫言為客苦,縱非為客亦無家。
細玩包瓜以杞爻,俊人肯與禿翁交。公侯復始須廊廟,爾汝忘形未草茅。各誦新詩針遇芥,相期古道漆投膠。一樽百尺樓頭酒,玄白無心賦解嘲。乃祖麒麟第一人,乃孫今代筆如神。三遷孟子慈闈教,十二甘羅相閥身。海內豪吟公與我,花邊痛飲夏連春。浮生倏忽關山隔,數步過橋莫厭頻。
憶昔同時召。正青山、親提玉尺,量材廊廟。當日班行比元祐,北玉西珠照耀。一轉首、宮商移調。君自烏臺登騎省,覺精神、風采增清峭。數賢者,一不肖。酒酣耳熱惟長嘯。便翩翩、輟班荷橐,一麾閩嶠。堪笑狂生無用處,垂老云耕月釣。這富貴、非由人要。疇昔評君如玉雪,好翛然、琴鶴風塵表。清獻后,又有趙。
黃鶴磯頭鸚鵡洲,星分軫翼據江流。周瑜樓櫓風云冷,庾亮旌旗草樹秋。折戟戰馀潮蝕鐵,量沙餉絕夜呼籌。賦詩橫槊今何在,殘月啼烏故壘愁。
百靈知帝心,風電交相努。圣主自徵休,甘霖先潤浦。月從所好星,龍怒如奔虎。隱隱光眩空,霏霏膏入土。廷僚率屬歌,田畯呼兒舞。澤自九天飛,詔因六尺睹。自非省歲王,安得若時雨。此日元和書,拜稽上九五。
晨飆下嚴霜,波水白浩浩。雞鳴人語動,趨駕恨不早。出門望原野,四顧但衰草。芒碭一何寥,驚雁鳴寒蓼。老驥志千里,烈士輕遠道。臨事母謂難,為善豈在小。
朔云千萬里,歸興復如何。鴻雁雨中去,蒹葭霜后多。人煙投遠戍,驛路出長河。惆悵東橋別,涼風起暮波。
踰險夢頻悸,循夷氣始愉。千巖奇互獻,萬壑勢爭趨。峭壁劍門壯,重梁星渚紆。凡鱗期變化,雷雨在斯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