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康公挽詞三首 其三
乘輿錫臨吊,朝士盛班辭。
笳鼓千人仗,辒辌數仞旗。
壞梁蕭畫在,藏壑說舟移。
無復龍淵劍,空傳禹甸詩。
乘輿錫臨吊,朝士盛班辭。
笳鼓千人仗,辒辌數仞旗。
壞梁蕭畫在,藏壑說舟移。
無復龍淵劍,空傳禹甸詩。
皇帝乘車親臨吊唁,朝中官員整齊列隊告別。千人儀仗隊吹奏著笳鼓,辒辌車上豎著數仞高的旗幟。屋梁上蕭何的畫像仍在,可就像藏在山谷的船已遷移。再也不見龍淵劍那樣的寶物,只空留下韓康公在禹甸創作的詩篇。
乘輿:皇帝乘坐的車子,這里代指皇帝。
錫臨吊:皇帝親臨吊唁。
班辭:整齊列隊告別。
笳鼓:胡笳和鼓,古代軍中樂器,這里指儀仗隊樂器。
辒辌(wēn liáng):本是古代的一種臥車,后用作喪車。
壞梁:典出《禮記·檀弓上》,指賢人的去世。蕭畫:蕭何的畫像,這里可能借指韓康公的功績。
藏壑說舟移:出自《莊子·大宗師》,比喻事物的變化無常。
龍淵劍:古代名劍,這里可能象征韓康公的才能或品德。
禹甸:指中國的疆域。
韓康公即韓絳,他是北宋大臣。此詩應創作于韓絳去世后,當時皇帝重視,朝中舉行了隆重的吊唁儀式。詩人可能與韓絳有一定交往或對其功績頗為贊賞,在這樣的情境下創作此挽詞以表達哀悼。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韓康公的去世。其突出特點是用典恰當,通過場景描寫和意象運用營造出莊重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和人們對逝者的敬重。
趙君不羈士,詞壇推宿學。胡子曠代才,妙語超等覺。嗟予如鈍金,久已退芒角。面壁楞伽臺,龕經注梵軸。豈能絕形累,聊以洗心濁。悠悠身后名,腐甘同草木。良朋聚首難,歡諧謝拘束。邈哉獨鶴聲,安用候蟲續。揮手問歸程,離愁滿林麓。江天萬里秋,孤舟何處宿。
五湖煙水綠生波,一葉扁舟鼓枻歌。遙想故園戎馬后,千章喬木已無多。秋風吹上老漁船,莼葉鱸魚味自便。對此云山無限好,不須圖畫入凌煙。
遠壑尚馀殘照,飛蚊已鬧前檐。巢燕歸來何暮,呼童為汝開簾。
中書天下本,六官庶僚首。絲綸委寄隆,分職慎所守。上相列天階,喉舌筦北斗。乾象方昭垂,古來詎虛授。軒皇置六相,姬文擇四友。得人邦乃昌,此事諒非偶。曰予既寡昧,欿然謝哲后。聽政日不遑,望道遠何有。啟沃藉臣鄰,匡贊資左右。雖云際升平,民物豈康阜。圖終貴謹始,治安莫予狃。廣業惟克勤,勵精期永久。作詩一相勖,敬哉庶無負。
將軍白晰美青年,滇南世世操兵權。君王重是攀龍裔,推轂親呼玉案前。搖旌擊鼓歸荒服,駐鉞張油向宗國。五鼎陳牲入舊祠,萬燭迎鸞出華屋。城頭日出征馬鳴,五侯供帳花連營。紫衣官妓呈瑤瑟,錦帶家奴抱玉瓶。曲罷揚鞭凌遠道,萬里長風動秋草。土吏椎牛勞后車,山氓驅象迎前纛。諸蕃叩地當行軒,世世樂受君家恩。古來卻縠稱儒將,誰似風流在一門。樓船倚江揚大旗,回風簸日光離離。百夫轉舵櫓如翼,千里只作終朝期。金吾將軍年絕少,牙弩射潮閒調笑。釃酒金陵王浚城,焚香赤壁周瑜廟。愛君文雅真特奇,大兄金印鎮西夷。府中寶劵山河誓,閫外丹心草木知。君到滇南春物美,鹡鸰飛處棠花紫。未開姜被說家園,先降韓壇問天子。青萍切玉能成灰,奔塵絕電須龍媒。上將用才多為國,它年看薦謝玄來。
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貧賤分離苦,飄流日月除。重沽分歲酒,空展寄來書。祖印書齊架,章泉竹繞廬。生涯故在此,調護合何如。
身驅漢馬踏胡霜,每嘆勞生祗自傷。氣候愈寒人愈北,不如征雁解隨陽。
傍城孤嶼石崚嶒,九日扶筇試一登。東走江聲趨鐵甕,南來山色障金陵。回看京國傷離別,久客天涯眷友朋。此日知君懷我處,丹厓應上最高層。
身世果然如夢好,神仙也覺度人難。勞勞多少長安客,未到封侯夢已殘。
昔來岱廟觀漢柏,平臺屹對榑桑石。威儀俠陛猶郎官,意氣去天將咫尺。圣門端楷匹靈奇,別院唐槐同慨惜。飛來一鳳毛羽青,結就六龍甲鱗白。昨來聽鼓東吳東,館娃訪古無梧官。舊聞北宋滄浪在,勝地南園樹石空。獨留雙柏忘年歲,幾歷三冬耐雪風。大德不孤必有偶,托身得所誰為功。此材何待充梁棟,泮山靈岳等珍重。葆我天真賴表章,閱他人世成迎送。要知錯節更盤根,也視祥麟與威鳳。吁嗟乎!吾鄉尚有向南枝,太息精忠未酬用。
紗窗坐守風和雨。郁郁無情緒。偏是酴醾,遲遲不放,故意留春住。玄都觀里桃無主。柳更狂飛絮。呆極東君,深紅落盡,還不言歸去。
氣概青云上,聲華碧海邊。交游俱得譽,伯仲總能賢。幕府寧淹薄,諸公肯薦延。功名第遲速,強飯且加鞭。
巧夕忻調軫,佳期且盍簪。偶然尋灞岸,何必在江潭。綠竹新成曲,清酤易滿甔。明年星漢望,能不憶周南。
四野蕭條甚,百年無此荒。早禾遭夏旱,晚稻被蟲傷。富室無儲粟,農家已絕糧。逢人相告語,生理尚茫茫。旱潦并為虐,三農哭歲饑。當秋谷價貴,出廣米船稀。救死知吾拙,謀生恐計非。固窮君子事,辦采北山薇。餓喙偏生事,空言不療饑。誰知歲豐歉,實系國安危。世變到極處,人心無藉時。客來談盜賊,相對各愁眉?,崿嶐嚹晔拢V骎谷價高。人將委溝壑,誰肯發倉廒。涸沼魚枯死,荒村犬餓號。與人同一飽,安得米千艘。瀕海數十里,饑民及萬家。雨多憂壞麥,春好忍看花。鑿淺疏田水,占晴視晚霞。老農如鬼瘦,不住作生涯。積雨喜新霽,山禽亦好音。白云開曠野,紅日照高林。歉歲地惜寶,惠民天用心。君看大麥熟,顆顆是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