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蘆臺懷于鱗元美兄弟明卿諸君子二首 其二
孤城搖落氣悲哉,斥鹵黃花也自開。
萬里鄉心隨去雁,九河秋色起登臺。
自憐蓬鬢風塵老,猶憶萸囊漢署來。
此日銜杯誰不念,飄零天地轉堪哀。
孤城搖落氣悲哉,斥鹵黃花也自開。
萬里鄉心隨去雁,九河秋色起登臺。
自憐蓬鬢風塵老,猶憶萸囊漢署來。
此日銜杯誰不念,飄零天地轉堪哀。
孤獨的城池在蕭瑟中顯得悲涼,鹽堿地上的黃菊依舊獨自開放。萬里之外的思鄉之情隨遠去的大雁飄飛,登上高臺,九河的秋色涌起。自憐兩鬢如蓬草在風塵中老去,還回憶起當年在官署佩戴茱萸囊的情景。今日舉杯誰能不思念友人,在這飄零的天地間更覺哀傷。
搖落:凋零、零落,形容秋景蕭瑟。
斥鹵:鹽堿地。
九河:泛指黃河下游眾多支流。
蓬鬢:頭發蓬亂,形容衰老。
萸囊:裝著茱萸的袋子,古時重陽節有佩戴茱萸的習俗。
漢署:漢代官署,這里借指作者曾任職的官署。
作者在重陽節登高時,身處孤城,看到秋日蕭瑟之景,不禁想起遠方的友人??赡墚敃r作者仕途不順,漂泊在外,因而借景抒情,寫下此詩表達內心的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思鄉與懷人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將秋日之景與內心的哀傷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它體現了作者在詩歌創作上對情感的細膩表達。
暫御飚輪謁冕旒,卻思揮袂揖浮丘。
日邊已奉崆峒問,塵外還隨汗漫游。
玉座榮頒天藻麗,石橋危過雨苔秋。
吾皇清浄延高蹈,云水無心本自由。
不睡還烹北苑茶,寒燈落盡適未花。
夜深雨過山形出,天靜云空月色佳。
且喜僧窗晴似晝,莫論人世事如麻。
況陪支許皆能賦,豈厭留詩在碧紗。
燕川東北孔山西,借車直渡馬頭溪。
農樵引路津不迷,行行引上青云梯。
回頭不視林木低,谷風冷冷山鳥啼。
巖隈泉甘土仍肥,昔人于斯卜幽棲。
春深芝術生新荑,采芝茹術希夷齊。
諸公共游不知疲,長吟吐氣如虹蜺。
水演石上寫此詩,手拭蒼蘚腳踏泥。
冒寒履險不憚辭,勉欲繼踵前賢題。
東溪伊水東,溪水丘溶溶。
兩槳夷猶去,雙鳧上下逢。
余波通洛浦,倒影浸嵩峰。
荷動聞魚躍,沙平見鶴蹤。
島蒲森劍戟,岸柳亞虬龍。
并載惟禪客,隨觀有牧童。
風傳櫂謳遠,露濕釣蓑濃。
不是迷津處,何煩問老農。
四個老兒三百歲,當時此會已難倫。
如今白發游河叟,半是清朝解綬人。
喜向園林同燕集,更緣樽酒長精神。
歡言預有伊川約,好作元豐第四春。
老臣為感圣恩殊,趣治輕裝覲帝居。
錫宴便藩親鳳扆,賜章重疊捧龜書。
康時有志才終短,報國無功術已疎。
身在洛陽心魏闕,愿傾丹懇上公車。
路出煙村俗駕少,江天落莫憎寒威。
依依壺嶠草樹變,藹藹海門煙火微。
日腳下時一雁度,風頭起處雙鴉歸。
卻擁殘爐撥灰坐,冷煖世途空險巇。
喜過西都暫解鞍,樽前不惜醉酡顏。
推襟道舊從容久,落筆成詩頃刻間。
塞外定知威令肅,幙中常得雅歌閑。
相門出相歸人望,瑣闥難淹侍從班。
濟世安民主,擒充執竇歸。
山川遺氣象,史冊動光輝。
原廟今昭德,群雄昔畏威。
虎牢名自久,??谥V應非。
關塞侔天險,封疆介日圍。
特吟摩詰句,度水柳依依。
二星同入蜀,三歲復還臺。
秋晚華軒去,江濱祖席開。
歸途雖日遠,別酒任山頹。
思渥迎知厚,當朝重使才。
文靖居留日,于茲事勝游。
春塘雖有草,夜壑已無舟。
召伯昔所憩,魏人今再修。
不緣從眾樂,爭忍過西州。
感帝開鴻緒,薰風正阜生。
億年逢景運,萬國贊丕平。
瑞靄承龍闕,晨曦啟鳳城。
臚賓趨陛墄,樂舞備韶英。
譯導來珍貢,酺懽洽頌聲。
曼齡均慶祝,闿澤慰群情。
地有捫參遠,人懷就日誠。
愿將民共樂,聊以報皇明。
鼎來豈敢道能詩,一見何因便解頤。
鄉國三千里離別,杯盤七十日相知。
送人江外馬馱妓,垂釣寺中魚竭池。
別后中秋又重九,與誰賞月詠東籬。
蚤歲馳聲猶未冠,錦標獨得冠詞林。
四朝出處身名泰,五紀游從事契深。
居守北郊依舊德,退休西洛負初心。
白龍泉畔青烏兆,引紼悲謳淚滿襟。
擢干殊瓊??,托根非嶧陽。
發華臨玉甃,倒影覆銀床。
方待高朋集,寧容眾鳥翔。
尾焦期入爨,誰識蔡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