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楊公缊二首 其二
寄書曾未報,題墨宛如新。
長路歸丹旐,孤兒泣畫輴。
江湖馀氣槩,星月聚精神。
冥漠九原上,空將萬鬼鄰。
寄書曾未報,題墨宛如新。
長路歸丹旐,孤兒泣畫輴。
江湖馀氣槩,星月聚精神。
冥漠九原上,空將萬鬼鄰。
我曾寄去書信卻未得到回復,您題字的墨跡還如新的一般。長長的道路上,您的靈幡在歸途中,您的孤兒在靈車旁哭泣。您的氣概如江湖般豪邁,精神似星月般閃耀。如今您在那昏暗的九泉之下,只能與萬鬼為伴了。
缊:可能是人名用字。
丹旐:喪事中用的紅色銘旌。
畫輴:有畫飾的喪車。
槩:同“慨”,氣概。
冥漠:指陰間。
九原:指墓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在楊公缊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友人的哀悼而作。當時可能是聽聞友人噩耗,看到友人留下的題字,觸景生情,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楊公缊。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場景描寫和意象運用將哀傷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對生死的感慨。
青衫白馬佳公子,山東豪俊知名氏。平生青云期自至,倉庾一官聊復爾。丞公家風繼伯起,笑渠飏糠兩眼瞇。乘田委吏古不恥,端恐前言戲之耳。
小隱遠民廛。草舍三間柳作椽。圍繞佳城才二頃,山田。便覺胸中綽綽然。世態自爭妍。老我壺觴業自專。地闊天寬容醉舞,回旋。又似偷閑學少年。
黃河倒流日東轉,地坼天摧鐘室晚。志士千秋空扼腕,誰為淮陰明不反。憶提利劍追重瞳,邂逅關前隆準公。登壇片語定劉項,豈須垓下知雌雄。井陘戰血飛長虹,齊城七十如飄風。當時楚漢在掌握,磊落千言辭蒯通。固陵長驅三十萬,手挈神器歸真龍。泰山為礪河為帶,欲齊伊呂稱元功。寧知隆準猜忌主,畏信雄圖如畏羽。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蹕朝行云夢渚。朝行云夢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縱虎誠難縛虎易,青冥咫尺飛雷霆。列侯朝請亦奚忌,隱若大澤居長鯨。陳豨相過理則有,舍人上變誰當明。遂令身首異都市,九族并命咸陽城。嗟嗟呂姥豈辦此,固知漢主行叮嚀。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寧無名。嗚呼季也實涼德,萬古愁云吊鐘室。史臣徒贊寬大辭,百代梟雄定誰匹。君不見三雄死,三呂立。廁中愛姬人作彘,掌上佳兒血盈席。天道好還如一日,長信宮深辟陽入。愧殺長陵一抔土,冢中強魄無顏色。君不見亞父當年賜骸骨,虞姬效死陰陵側。壯士至今猶悼惜,千秋為季寧為籍,嗟乎千秋為季寧為籍。
莫貪學圣在聞言,但看威儀已燦然。無隱無言二章旨,此章蓋已具其全。
敗柳能消藥一圓,鵝黃裊裊復春妍。世間真有回陽事,卻道枯骸不解仙。
道人騎鶴入閩邦,夢繞慈闈一念長。紅壓錦云收荔子,綠攢香樹摘檳榔。曉侵霧露黃冠重,春透山林綵服光。剩有大丹并妙藥,三光凋后鬢應霜。
稻壓田塍米似珠,老農為說幾年無。一晴不費君王力,莫等香煙上化爐。
太學諸生初入官,綠衣新尉古馀干??茍龅弥疽讶菀祝乱赝絼诓蛔汶y。萑澤察奸行繚繞,缿廳參論坐盤桓。羽儀更養文章去,他日云天見孔鸞。
六根選擇耳圓通,竅在無思自應中。此觀若成何以驗,人嘲人贊響排空。
青年建節似君稀,千騎轅門擁鐵衣。萬里獨留孤劍在,三苗已見遠人歸。西風暫及黃花醉,遠檄時將白羽揮。卻笑參軍淹病久,未諧清論寸心違。
膾鱸元不動鄉思,拂袖西風已見幾。江上如今來往客,但言鱸膾不言歸。
朝廷多暇日,別館又青春。薄醉猶催酒,清歌況有人。玉堂金硯匣,翠袖白綸巾。老去渾無賴,憑誰為寫真。
吳充遠示林屋詩,讀之使我興飛越。沾沾欲度驊騮前,不減觀潮誦枚發。章生近投詩百篇,敏而好學吾所憐。昌齡我師花蕊婦,肯與王建論媸妍。何哉世謂兩生魯,中夜聞雞解起舞。異日英雄起儔伍,不用登臨嘆廣武。
占西風早處,一番雨,一番秋。記故國斜陽,去年今日,落葉林幽。悲歌幾回激烈,寄疏狂、酒令與詩籌。遺恨清商易改,多情紫燕難留。嗟休。觸緒繭絲抽。舊事續何由。奈予懷渺渺,羈愁郁郁,歸夢悠悠。生平不如老杜,便如它、飄泊也風流。寄語庭柯徑竹,甚時得棹孤舟。
善言善行顏閔冉,子貢依然與有之??墒峭砟晟钚缘?,三年喪畢轉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