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 其二 荊州元夕
絲雨濕香街。
禁住花燈不放開。
悶上紫姑香火會,遙猜。
紅豆音書甚日來。
絲雨濕香街。
禁住花燈不放開。
悶上紫姑香火會,遙猜。
紅豆音書甚日來。
細雨打濕了散發著香氣的街道,雨水阻礙了花燈無法盡情綻放光彩。我煩悶地去參加紫姑神的香火會,只能在心中遙遙猜測,那飽含相思的書信何時才能到來。
絲雨:細雨。
禁住:阻礙、限制。
紫姑香火會:紫姑是民間傳說中的神,正月十五有迎紫姑的習俗,會舉辦相關香火會。
紅豆音書:紅豆常象征相思,音書指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描繪的荊州元夕場景來看,應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和平,人們有慶祝元夕的習俗。詩人或許是在荊州過節,因思念遠方之人而創作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相思之情。其突出特點是將節日的熱鬧與個人的孤寂巧妙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生動展現了當時的民俗和人物情感。
星移歲律應青陽,得奉群英集玉堂。龍鳳雙飛觀御札,云霞五色詠天章。禁林漸覺清風暖,仙界元知白日長。詔出紫泥封去潤,朝回蓮燭賜來香。二篇稱獎恩尤重,萬國傳聞道更光。何幸微才逢盛事,愿因史冊紀馀芳。
海濱何幸借玄綦,肝膽于今一旦披。驥足方馳云似錦,鸞音初奏羽為儀。已知吳水波馀潤,益信棉城花更奇。召杜繇來推國士,青山千載慰襟期。
嗟彼猛虎群,縱橫負嵎穴。眈眈勁氣噴,桓桓威武烈。一嘯風水號,兩眸電光掣。惟有父子心,相從復相挈。
葉落花殘君不見,春來秋去如飛電。富貴千年劫火灰,丘陵幾度桑田變。五侯高樓臨大道,寶釵金鈿埋秋草。張放寧知金穴平,楊家一旦冰山倒。君看荒冢饒荊棘,當年俱有回天力。勸君對酒且高歌,莫負庭前芳草色。
休哀人。休哀人。急急灰心哀自身。回頭結善因。早搜真。早搜真。營養身中神內神。功成禮洞賓。
寄語幽都君子儒,年來活計道人居。而今擾擾封侯輩,大劍長槍不讀書。
我生不背佛,而自外道取。
游船多在柳條腰,隔岸湖樓在樹梢。人在閑窗秋水里,虛亭坐對第三橋。
栽松藝竹舊林丘,失意歸來更不愁。縱使浮名磨滅得,好詩云鎖越山頭。
平生心跡與天通,刻畫無私任化工。堪笑東軒舊桃李,等閒開落媚東風。
玄圃深鐘瑞,宜春舊擅名。異毫留墨潤,黝質照人明。飲渫形何適,眠荃性不驚。宛然靈囿里,神物表休禎。
岸斷風敧柳,村寒雨病花。妄心貪自適,危路得長嗟。別壑亂云散,危灘歸鷺斜。平生謝康樂,幽意滿天涯。
初陟云棲,路迤邐、羊腸曲折。端正是、后春天氣,清明時節。梵磬林間幽響遠,流泉石上清音越。謾攜筇、閒眺立江干,塵襟滌。千秋夢,如飄瞥。圖王霸,成陳跡。望隔江山影,淡拖殘碧。濁浪翻騰今古恨,春云幻展興亡劫。染斜陽、紅底一帆風,來何急。
樓船同過慶云莊,忽憶南安舊醉狂。舞影歌聲驅筆陣,珠光玉潔落詩囊。青云為客江山異,白日催人歲月忙。寄語夕陽南去雁,張翰正在水云鄉。
開門見東村,晨光尚蒙昧。白云何處來,適與予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