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昆明鄺尹升萬州守歌
昆明春水盈盈渡。咫尺又、銷魂路。金馬碧雞遺愛處。臥轍攀轅,留綦解佩,望望仙塵去。
鵬海鯨波天一柱。紞紞鼓聲催欲曙。金紫重來還肯許。帝加三錫,民歌五褲,早沛清時雨。
昆明春水盈盈渡。咫尺又、銷魂路。金馬碧雞遺愛處。臥轍攀轅,留綦解佩,望望仙塵去。
鵬海鯨波天一柱。紞紞鼓聲催欲曙。金紫重來還肯許。帝加三錫,民歌五褲,早沛清時雨。
昆明春天的江水波光盈盈,人們在渡口往來。距離雖近,卻又是令人黯然銷魂的分別之路。在金馬碧雞之地,這里留有官員的仁愛。百姓臥在車轍、攀著車轅挽留,解下佩飾留念,望著官員離去。官員如鵬海鯨波中的中流砥柱,軍中鼓聲陣陣催促著黎明到來。不知能否再次看到官員身著金紫官服歸來。皇帝若多次賞賜,百姓定歡唱贊頌,官員能像及時雨一樣為清平時代帶來恩澤。
盈盈:形容春水清澈、波光閃動的樣子。
咫尺:距離很近。
銷魂:形容極度的悲傷、愁苦。
金馬碧雞:指昆明的金馬山和碧雞山,這里代指昆明。
臥轍攀轅:百姓挽留官員的舉動,臥在車轍、攀著車轅不讓官員離去。
留綦解佩:綦指鞋帶,解下佩飾留念。
仙塵:指官員離去的身影。
鵬海鯨波:廣闊的大海、洶涌的波濤,比喻艱難的環境。
天一柱:中流砥柱。
紞紞:形容鼓聲。
金紫:金印紫綬,指高官。
三錫:多次賞賜。
五褲:《后漢書·廉范傳》記載廉范任蜀郡太守時,百姓作歌‘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褲’,后用‘五褲’表示百姓對官員的贊頌。
清時雨:及時雨,比喻官員的恩澤。
推測此詞創作于官員調任之時。昆明當地百姓對即將調任萬州的官員鄺尹升十分不舍,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詞。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清平時期,官員在任上有所作為,深得百姓愛戴。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百姓對官員的不舍與期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和百姓對官員的態度。
有崷者浮圖,屹其插穹昊。有墳者古道,凄其鞠成草。而我獨兢兢,于焉以終老。
凍羽飛鳴下筆難,坐疑聲繞竹枝寒。良工趣在芭蕉雪,莫向筼筜作意看。
黃衣灑掃明光宮,銀床玉井牽銅龍。風簾如煙不可極,水殿晚立秋芙蓉。美人吹笙明月中,曲臺央央蘭露紅。君子有所思,云和欲御姑置之。
山僧當年活計小,冷地不知人怪笑。白云堆里強安身,石火光中多失照。業風吹不到天亭,無著力處盡力爭。千歲靈龜退靈殼,而今步步火中行。超然居士今龐老,一笑相逢重撥草。全機透出上頭關,平屐家風且安好。且安好,走過市橋曾撻倒。回頭筑著老丹霞,咄這冤家何不道。
翠幄籠霞護曉寒,無人凝笑倚欄干。玉環去后千年恨,留與東風作夢看。
部曲縱橫聽指揮,元來棋算即兵機。雙關似鐵吳堅壁,一著還魂漢解圍。中壘占形包兩陜,邊隅拓土卷三危。一枰未罷兵書至,戰退苻秦奏凱歸。
鳳紀初開萬壽辰,龍箋遙集九州臣。同憐建業生還客,獨是先朝死諫臣。天拱闕庭周道遠,日臨旌旆漢儀新。彤墀拜舞沾恩地,已隔三回黼座春。
樓閣山寒里,肩輿沖曉來。仲冬群木下,初日萬峰開。平野何寥邈,層城亦壯哉。予心慕奇勝,欲別更登臺。
樹老根盤郁,峰奇勢不齊。單車穿宿莽,雙巘夾清溪。古驛喧猿語,荒郊印虎蹄。王孫歸未得,愁見草萋萋。
淵明豪氣昔未除,翱翔八表凌天衢。歸來荒徑手自鋤,草中恐生劉寄奴。中年欲與夷皓俱,晚節樂地歸唐虞。平生磊磊一物無,停云懷人早所圖,有酒今與龐通沽。眼中之人不可呼,哀歌撫卷聲嗚嗚!
驂鸞侶,嬌小怯云期。柳戲花游能幾日,頓拋塵幻學希夷。清夢到瑤池。
傾蓋歲年晚,相知江海深。春天思北樹,夜雨話西林。五嶺生前夢,中原地下心。英雄凋落盡,慷慨一沾襟。
揚鞭迤邐歷鄉邦,留得清名處處香。六邑春風濃似酒,一輪秋月冷于霜。蘇回民瘼宦情好,聽徹鵑聲歸興忙。滿路溪山無限好,祇應裁剪入詞章。
眼看綠樽花下去,情知清話竹邊留。禊觴豈是荒耽具,晉士那無經濟謀。
有美者杰閣,凌然跨虛空。有覺者彼岸,廓然大圓通。而我獨蠢蠢,于何而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