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蔡子平尚書淑人居氏挽詞二首 其一
八座夫人貴,三刀刺史榮。
共深偕老慶,忽寄悼亡聲。
寂寞閨門政,凄涼兒女情。
親交猶雪涕,況乃謝宣城。
八座夫人貴,三刀刺史榮。
共深偕老慶,忽寄悼亡聲。
寂寞閨門政,凄涼兒女情。
親交猶雪涕,況乃謝宣城。
丈夫官居高位,夫人身份尊貴,丈夫任刺史之職榮耀非凡。夫妻本共享白頭偕老的喜慶,忽然傳來了悼亡的消息。閨門之內的治家之政從此寂寞無人操持,兒女們也沉浸在凄涼的哀傷之中。親朋好友都悲痛落淚,更何況是像我這樣的人呢。
八座:封建時代八種高級官員。這里指蔡子平官位高。
三刀:刺史的代稱。典出《晉書·王濬傳》,有夢三刀懸于梁上,后又益一刀,后果遷為益州刺史。
偕老: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悼亡聲:指居氏去世的消息。
謝宣城:作者自比,謝宣城指謝朓,曾任宣城太守,這里作者借指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蔡子平尚書的夫人居氏去世,作者為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以及對友人的安慰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官員家庭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品質。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居氏,突出其生前的富貴與死后的凄涼。特點是對比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親友離世的情感表達。
久客益知行路難,鏡中雙鬢不須看。
山川積雪堅冰地,舟楫長淮古汳間。
饋費主人勤俗禮,書來故里勸加餐。
北歸漸踏塵埃道,盡日危亭且看山。
七月宮車駕,
西陵觀闕新。
風云悲厚夜,
羽衛異時巡。
落月低金爵,
秋蕪暗石麟。
威靈凜如在,
善繼有天倫。
蚓壤排晴圃,蝸涎印雨階。
花須嬌帶粉,樹角老封苔。
問字病多忘,過鄰慵卻回。
晚涼還盥櫛,對竹引清杯。
煙水蒼茫古岸高,
危樓縹緲枕波濤。
山圍粉堞青屏合,
橋跨長淮百艦牢。
爭戰往年空故國,
登臨行客嘆前朝。
青旗試問誰家酒,
風雨蒹葭晚渡遙。
和風快人意,岸幘晚襟涼。
日落野痕碧,月生淮際光。
論詩得靈運,靜語屬支郎。
不是耽閑散,從來懶性長。
經濟心猶壯,清羸疾易傷。
那知兩楹奠,遽失萬夫望。
家有詩書積,墳無金玉藏。
誰知幅巾斂,曾佩上公章。
平生臘八日,借缽受齋糜。客路歲將晚,旅庖晨不炊。
持杯從破律,遣興自吟詩。何日依禪宿,鐘魚自有時。
簾卷涼侵戶,窗虛月過帷。
高桐清露濕,深柳夜蟬嘶。
斷績銀河轉,欹斜斗柄移。
風來高葉報,伏近候蟲知。
陶令尊無酒,潘生鬢有絲。
將何慰愁寂,倚杖獨題詩。
夜雨輕寒拂曉晴,牡丹開盡過清明。
庭前落絮誰家柳,葉里新聲是處鶯。
白發生來如有信,青春歸去更無情。
便當種秫長成酒,遠學陶潛過此生。
落泊云隨宿雨開,西風似與早寒催。
曉天雁起平沙去,霜岸風鳴敗葉來。
擾擾勞生移歲月,紛紛過眼旋塵埃。
求田問舍真良策,功業應須與命偕。
深塢繁花麗,晴田細逕分。
孤舟春水路,芳草夕陽村。
暗雀投簷靜,昏鴉集樹喧。
牛羊自歸晚,燈火掩衡門。
欲攜佳客燕高堂,園館春風又作狂。
猶挾冰霜余意氣,未分桃李好風光。
青山無頼藏云岫,流水生波滟野塘。
不飲何妨還燕坐,閉門掃地獨焚香。
寺倚蒼崖古,僧閑晝掩扉。
曉云辭嶺去,夕鳥占林歸。
悟理觀旛動,臨風想錫飛。
寄懷玄觀外,更覺此生微。
表海東侯長,分吳異姓王。
世家端作合,華裔遠相望。
龍去孤神劍,雛成九鳳凰。
多情潘散騎,悼逝足文章。
歸馬骎骎不受鞭,晚霞如畫照晴川。
蕭疏黃葉孤舟岸,零落秋云斷雁天。
臨水登山悲楚客,烹雞酌酒愛諸仙。
任從老逐霜毛至,莫遣愁來玉盞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