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詩二首 其二
神龍困淵蟄,野鶴凌空飛。
飛潛不同調,一喜復一悲。
我生悟物理,獨立恒無依。
飲酒得真趣,讀書探指歸。
匪為究窮達,亦復知榮衰。
前賢有遺則,行行慎無違。
神龍困淵蟄,野鶴凌空飛。
飛潛不同調,一喜復一悲。
我生悟物理,獨立恒無依。
飲酒得真趣,讀書探指歸。
匪為究窮達,亦復知榮衰。
前賢有遺則,行行慎無違。
神龍被困只能在深淵蟄伏,野鶴卻能凌空自由飛翔。飛翔和潛伏志趣不同,一個歡喜一個悲戚。我一生領悟事物的道理,獨自站立常常無所依靠。飲酒能獲得真正的樂趣,讀書能探尋其中的宗旨。并非為了探究窮困與顯達,也能知曉榮耀與衰敗。前代賢哲有遺留的準則,行事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
蟄:動物冬眠,藏起來不食不動,這里指神龍潛伏。
飛潛:飛翔和潛伏,喻不同的處境和行為。
物理:事物的道理。
指歸:主旨,意向。
匪:通“非”,不是。
遺則:遺留下來的準則、規范。
陶淵明的詩多表達對人生、自然的思考和對自由的追求。此詩作者和陶詩,可能處于相似的心境,在生活中有所感悟,看到不同人的不同境遇,從而借和詩來抒發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和堅守的準則。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感悟,通過對比不同境遇,展現其超脫的態度。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前賢準則的尊崇,在和陶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愛月忘夜寒,焚香對酒美。醉后擁衣眠,聞雞還欲起。
除歲迎年忙不了,獨游華寺探新春。寺僧亦向忙中去,讓與梅花作主人。
桑榆晚影自凄涼,泣月悲風問彼蒼。中饋甘為荊布拙,寒門未識綺羅香。同聲同氣成虛事,宜室宜家了一場。脩短有期雖古語,桑榆晚影自凄涼。
六幅瀟湘曳畫裙,燈前蘭麝自氤氳。扁舟容與知無計,兵火頭陀淚滿樽。
月到中秋例屬蘇。隨風咳唾落云車。還當有里更尋無。桂樹摘來書勝錦,吳剛斫下字如珠。玉延亭畔想捻須。
谷口幽居迥不忘,青山修竹舊書堂。別來十載林間月,風落松花入夢香。
曉立雞聲月,晝坐綠陰風。兩行名教旨,千古此心同。
惟上古堯舜。二人功德齊均。不以天下私親。高尚簡樸慈順。寧濟四海蒸民。唐虞世道治。萬國穆親無事。賢愚各自得志。晏然逸豫內忘。佳哉爾時可憙。智慧用有為。法令滋章寇生。紛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無聲。鎮之以靜自正。名與身孰親。哀哉世俗徇榮。馳騖竭力喪精。得失相紛憂驚。自貪勤苦不寧。生生厚招咎。金玉滿堂莫守。古人安此粗丑。獨以道德為友。故能延期不朽。名行顯患滋。位高勢重禍基。美色伐性不疑。厚味臘毒難治。如何貪人不思。東方朔至清。外似貪污內貞。穢身滑稽隱名。不為世累所攖。所欲不足無營。楚子文善仕。三為令尹不喜。柳下降身蒙恥。不以爵祿為已。靖恭古惟二子。老萊妻賢明。不愿夫子相荊。相將避祿隱耕。樂道閑居采?。終厲高節不傾。嗟古賢原憲。棄背膏粱朱顏。樂此屢空饑寒。形陋體逸心寬。得志一世無患。
灼灼檻中花,日結紅芳友。惜此妍麗資,隳折佳人手。幽草澗邊生,春發秋還榮。三嘆犧牛身,使我淚沾纓。
石中韞著無瑕玉,礦里淘成紫磨金。八十年來岑鐵面,誰知一片老婆心。
九皋仙子老芝田,小立清池阿那邊。忽作霓裳羽衣舞,天機未信祇魚鳶。曾見中庭舞素衣,夜涼桂殿玉笙吹。夢回一曲天風杳,正是華亭振萬時。臨皋亭下翩躚客,縞袂玄裳憶舊游。推戶惘然尋不見,笛聲猶認紫貂裘。一川翠毯淺蕪平,上有鶯簧百囀聲。萬里煙霄看鷺振,一池鼓吹謾蛙鳴。
溈山得體,仰山得用。體用俱全,夢中說夢。
陽谷仙翁滄海客,蹤跡滿天涯。御榻當年曾入夢,賜袍帶、名動京華。白首辭官,青云有子,拂袖還家。天風吹上星槎。春日別煙霞。金尊銀燭長安夕,玉堂里、坐對檐花。我欲買田陽羨,與翁同煉丹砂。
阻饑傳播骨先寒,愁把臺評子細看。賴有重霉三日雨,向來枯涸已瀰漫。
頹日銷寒任未膺,積城陰氣欲成冰。一年當此最長夜,好夢孰知深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