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廿一史彈詞第六段說十六國下場詞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擾中原。
縱橫三百有余年。幾度交鋒索戰。
馬過生靈齏粉,血流河洛腥膻。
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見。
六代瓜分世界,五胡云擾中原。
縱橫三百有余年。幾度交鋒索戰。
馬過生靈齏粉,血流河洛腥膻。
耳聞猶自不堪言。有眼休教看見。
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被各方勢力分割,匈奴、鮮卑等五胡在中原地區紛擾混戰。這樣的局面持續了三百多年,各方勢力多次交鋒作戰。戰馬踏過之處百姓生命如粉末般消逝,黃河、洛水一帶血流成河,充滿了血腥氣味。光是聽聞就讓人難以忍受,有眼睛的話還是不要親眼看見了。
六代: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六個朝代。
五胡:指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民族。
云擾:像云一樣紛亂,形容動蕩不安。
河洛:黃河和洛水,這里泛指中原地區。
齏粉:粉末,比喻粉碎、毀滅。
此詞創作于作者對歷史進行回顧反思之時。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各方勢力混戰不斷,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作者通過這首詞展現了這一時期的歷史場景。
這首詞主旨是反映十六國時期戰亂給社會和百姓帶來的災難。其突出特點是對戰爭場景描寫生動,情感表達直接。在文學史上,它以彈詞形式展現歷史,為后人了解那個時代提供了文學視角。
漢武清齋夜筑壇,自斟明水醮仙官。
殿前玉女移香案,
茂陵煙雨埋弓劍,石馬無聲蔓草寒。
昨夜蕃兵報國仇,
沙州都護破涼州。
黃河九曲今歸漢,
塞外縱橫戰血流。
去年鑷白鬢,鏡里猶堪認年少。
今年鑷白發,少年曾讀古人書,本期獨善安有余。
雖蓋長安一片瓦,妻兒骨肉愁欲來,偏梁閣道歸得否?
長安六月塵亙天,到官只是推誠信,終日兢兢幸無吝。
丞相知憐為小心,山妻稚女悉迎到,時列綠樽酣酒歌。
醉來便向樽前倒,五年老,知奈何?
來日少,去日多。
金錘錘碎黃金鑷
孤戍迢迢蜀路長,
鳥鳴山館客思鄉。
更看絕頂煙霞外,
數樹巖花照夕陽。
馬縮寒毛鷹落膘,
角弓初暖箭新調。
平原踏盡無禽出,
竟日翻身望碧霄。
正懷何謝俯長流,更覽余封識嵊州。
樹色老依官舍晚,
日暮不堪還上馬,蓼花風起路悠悠。
遲客疏林下,斜溪小艇通。
野橋連寺月,高竹半樓風。
水靜魚吹浪,枝閑鳥下空。
數峰相向綠,日夕郡城東。
終日勞車馬,江邊款行扉。
殘花春浪闊,小酒故人稀。
戍鼓客帆遠,津云夕照微。
何由兄與弟,俱及暮春歸。
扁舟殊不系,浩蕩路才分。
范蠡湖中樹,吳王苑外云。
悲心人望月,獨夜雁離群。
明發還驅馬,關城見日曛。
客過無名姓,扁舟系柳陰。
窮秋南國淚,殘日故鄉心。
京洛衣塵在,江湖酒病深。
何須覓陶令,乘醉自橫琴。
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歲月老將至,江湖春未歸。傳家有天爵,主祭用儒衣。何必勞知己,無名亦息機。
未明喚僮仆,江上憶殘春。風雨落花夜,山川驅馬人。星星一鏡發,草草百年身。此日念前事,滄洲情更親。
風動衰荷寂寞香,斷煙殘月共蒼蒼。
寒生晚寺波搖壁,
江邊松菊荒應盡,八月長安夜正長。
金榜前頭無是非,平人分得一枝歸。
正憐日暖云飄路,
茂陵自笑猶多病,空有書齋在翠微。
故園溪上雪中別,
野館門前云外逢。
白發漸多何事苦,
更憶葛洪丹井畔,
數株臨水欲成龍。
折柳城邊起暮愁,可憐春色獨懷憂。
傷心正嘆人間事,
憑高滿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