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冬二首 其一
羈旅殊多事,崩騰欲老身。
連年俱異邑,幾地愧鄰人。
板屋秦詩舊,衡門泌水新。
何時仲長子,卜筑離風塵。
羈旅殊多事,崩騰欲老身。
連年俱異邑,幾地愧鄰人。
板屋秦詩舊,衡門泌水新。
何時仲長子,卜筑離風塵。
在外漂泊羈旅有很多事,忙忙碌碌好像要把人折騰到老。連年都在不同的地方,在好幾個地方都愧對鄰居。板屋是秦地詩歌里舊有的意象,簡陋的衡門和清澈的泌水是新的風景。什么時候能像仲長統一樣,選個地方建房遠離塵世紛擾。
羈旅:指客居他鄉。
崩騰:忙亂、奔波。
異邑:不同的城邑,指在外地。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詩經·秦風》中有提及。
衡門:橫木為門,指簡陋的房屋。泌水:出自《詩經·陳風·衡門》,表示隱居之地的水。
仲長子:指東漢的仲長統,他曾著論表達自己想要隱居的愿望。
卜筑:擇地建筑住宅,即定居。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羈旅’‘連年俱異邑’可推測,詩人長期在外漂泊,生活不安定。當時社會或許存在動蕩等情況,導致詩人輾轉多地,從而產生了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漂泊生活的厭倦和對隱居的向往。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意象和典故來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非常著名的詩篇,但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動蕩生活中追求寧靜的普遍心態。
五鬼不害道,含沙非殺身。大和一巨毒,西方無人倫。三圣不復作,誰亨萬世屯。
幽人白骨觀,大士甘露滅。根塵各清凈,心境兩奇絕。真源未純熟,習氣馀陋劣。譬如已放鷹,中夜時掣紲。
騄兒才五歲,意氣欲凌霞。骨已徵千里,書應誦五車。神清珠在握,體潤玉無瑕。莫作雞群擬,終當勝阿爺。
臘日饒佳景,乾坤萬里同。三農方報祀,八蠟已成功。鶴禁春光早,龍庭喜氣濃。太平端有像,愿勿效東封。
嘉錦筵之珍樹兮,錯眾綵之氛氳。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青春兮不可逢,況蕙色之增芬。結芳意而誰賞,怨絕世之無聞。紅榮碧艷坐看歇,素華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崙之琪樹,厭桃李之繽紛。
東里推人杰,西清列從班。褲襦康二蜀,裘帶靖三關。赤白囊無警,朱丹轂遂還。登龍門舊貴,奕葉道家山。
何事玄纁入里閭,羊裘暫脫就安車。空令太史驚同寢,猶把狂奴視報書。一出聊為天子重,諸公莫道故人疏。朝廷自足中興士,且放桐江著老。
一鞭空翠煙霏,笑談已到山深處。丹崖翠壁,野猿幽鳥,冷泉高樹。兜率天中,蓬壺境內,偶成佳遇。正捫參歷井,窮探未了,回首早,疏鐘暮。畫舸亭亭橫渡。醉歸來被誰留住。云窗霧閣,群仙應笑,塵緣相誤。白雪歌殘,青鸞夢覺,滿身風露。料明年卻向,古臺高處,憶桃源路。
正迎長佳節。宴啟華筵,有誰能說。子孫盡環列。見瑞香香裊,壽星明徹。絲絲華發。記瑤池、宴班曾接。笑人間、八十春秋,漫浪風花雪月。奇絕。詩書教子,陶母等倫,曹家風烈。鼎來陰德。孫枝秀,桂枝折。便從今、一軸金花鸞錦,十藏瑯函貝葉。是年年、秋月圓時,長生真訣。
塔影迢迢落雁邊。歸心還在雁飛前。櫓聲輕緩怨長年。小病懸知增瘦態,近鄉翻覺損宵眠。鏡中愁喜并眉尖。
五月茅茨靜竹扉,論心方洽忽辭歸。滄江獨棹沖新暑,白發高堂戀夕暉。謾道《六經》皆注腳,還誰一語悟真機?相知若問年來意,已傍西湖買釣磯。
香瑞春繁久耐看,移根猶喜近雕闌。蹙成百結流蘇帳,擷碎千金瑪瑙盤。處女暖薰沈水惱,侏儒新頂紫霞冠。東君有意宣和氣,底事班班雨釀寒。
連珠復合璧,嘆息復何年。顛連多疾苦,道術極乖偏。嫠婦不恤緯,杞國常憂天。
誰言窮巷士,乃竊造化權。所見皆我有,安居受其全。戲作一篇書,千古發爭端。儒墨起相殺,予初本無言。
陰陽不暫駐,今夕已秋風。晨興綿絲冷,歲月驚衰翁。朝煙爨薪濕,小甲蔬畦空。且復一杯酒,吾生不終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