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高戶侯石蘭
榮華已沐天邊雨,
瀟灑還生石上云。
一段好音歸孔操,
只今曾有幾人聞。
榮華已沐天邊雨,
瀟灑還生石上云。
一段好音歸孔操,
只今曾有幾人聞。
已經享受了如同天邊甘霖般的榮華富貴,又瀟灑自在得好似石上生出的云朵。那一段美妙的琴音融入了孔子所操的雅樂,如今又有幾人能聽聞呢。
天邊雨:比喻帝王的恩澤、榮華富貴。
石上云:象征瀟灑自在的狀態。
孔操:指孔子所操之琴曲,代表高雅的音樂或文化。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此詩可能創作于一個重視文化且等級分明的時代。詩中的“錦衣高戶侯石蘭”應是一位有一定地位的人,詩人可能與他相識,看到其生活狀態及文化追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石蘭既享榮華又瀟灑高雅的生活狀態,同時感慨高雅文化知音難覓。其特點是意象運用巧妙,語言精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高雅生活和文化的追求。
南北東西畫舫通,賣魚輸稻不愁風。鄰人使北歸來說,車馬京塵十丈紅。娃兒十五瘦腰肢,眼角紅妝淺淡施。聞道阿娘將典卻,揭簾催喚買燕支。
草綠花紅展繡衾,菜畦一色漾黃金。行行山路情何限,春事三分一半深。小院風來荷葉香,莓苔繞砌綠陰涼。燕飛低拂琴弦響,驚破一窗幽夢長。
胡塵靖后幾家安,縱好花枝不耐看。悵惘一心無著處,平湖如酒漾愁寬。
層峰高出云樹外,飛溜直下天河懸。江南老客腸空斷,舊宅不歸三十年。
佳菊滿籬東,朝來寄好風。花連人共晚,香與意兼融。皎皎鵝肪白,盈盈鶴頂紅。相看思欲賦,才拙句難工。
遠別出門愁見難,燕山越水路盤盤。將心付與天邊月,兩地清宵一樣看。
吁嗟乎此何地哉,土龍之山淩空撲攫欲飛來。背倚石牛雄崔嵬,下臨萬丈之空崖。孤礅凸出才四尺,其上筑亭與礅一;微風爽然來,亭柱飄然欲隨風而南北。長空萬里何空荒,長壟千里山琳瑯。山山圓首如龜伏,層層涌上來向此亭降。石牛夫何物,石牛獨峻兀。壁立渾圇眾山頂,如斧所劈痕可讀。想見盤古踏天磨刃時,構思低首長眉蹙。想見磨刃聲未起,山川駭然先聲哭。遠古荒渺不可求,亭中有碑記亭由。仙者七人眉颼颼,月夜來此嘗夷猶。主事者誰似相識,舊年歌酒交夜日。似知今日我將來,預置此亭待我跡。同行笑我“汝癡狂,胡不一躍出亭廊?從此仙者七為八,衣袂相扶行帝鄉。他年我亦訪舊跡,子亦預相待,亭中為我置杯觴”。
春塢花冥冥,斜陽倒玉瓶。風塵猶傲吏,天地此空亭。共醉薊云白,相看燕草青。我來吟澤畔,不是獨為醒。
青驄聚送謫仙人,南國榮親不及君。椰子味從今日近,鷓鴣聲向舊山聞。孤猿夜叫三湘月,匹馬時侵五嶺云。想到故鄉應臘過,藥欄猶有異花薰。
采蓮度橫塘,荷花遠近香。花間擘蓮子,多半是空房。
秋花新氣味,秋月舊襟期。獨唱花前曲,閒傾月下卮。
枉教一月費春風,不及朝來細雨功。草色染來藍樣翠,桃花洗得肉般紅。
底用嗟勞役,空山行自幽。曉云梳樹出,清溜篆沙流。稅畢收蠶市,場喧過麥秋。驛傳東海信,政恐有征求。
停停雙紅燭,照此清夜闌。主人為無寐,佳客得盡歡。玉蟲落金釵,絳蠟縈銅盤。愿言四座光,昭我一寸丹。
平遠樓前遠望勻,美人遙憶雁山春。女桑綠遍蠶將熟,稚麥青齊雉正馴。齋閣堆床留魏笏,賓筵漉酒有陶巾。西風無限南來翼,好寄新詩莫厭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