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春日作
細雨殘花晝掩門
結廬人境似荒村
簡齋作客三春過
裴淑知詩一笑溫
南渡飽看新世局
北歸難覓舊巢痕
芳時已被冬郎誤
何地能招自古魂
細雨殘花晝掩門
結廬人境似荒村
簡齋作客三春過
裴淑知詩一笑溫
南渡飽看新世局
北歸難覓舊巢痕
芳時已被冬郎誤
何地能招自古魂
細密的雨絲打落殘余的花朵,白天也掩上了門扉;雖在人間建屋居住,卻如同荒村般冷清。我如陳簡齋客居他鄉,已是三春將過;幸有知詩的伴侶如裴淑,展顏一笑帶來暖意。南渡后看盡世事變遷,北歸時難尋舊日家園痕跡。美好的時光已被耽誤,何處能招來亙古的英魂?
簡齋: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號,此處作者自比客居他鄉的文人。
裴淑:唐代女詩人,元稹繼室,以知詩著稱,此處指代作者知書達理的伴侶。
南渡:指避亂南行,可能暗指近代戰亂中作者南徙的經歷。
冬郎:唐代詩人韓偓的小名,其詩多感時傷亂,此處借指耽誤春光的無奈。
詩題‘壬辰’當指某一壬辰年(如1892年光緒十八年),作者或為清末經歷社會動蕩的文人。詩中‘南渡’‘北歸’反映其因戰亂南徙、歸鄉不得的經歷,春日觸景生情,感慨身世與時代變遷。
全詩以春日蕭瑟之景起興,結合客居、南渡等個人經歷,借典故與對比手法,抒發亂世中漂泊無依、歸鄉無望的悲慨,體現了近代文人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感受。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染塵埃。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渡 一作:度)
樓上春寒山四面,桃李不須夸爛漫,已輸了春風一半。
天生百種愁,掛在斜陽樹。綠葉陰陰占得春,草滿鶯啼處。 不見生塵步。空憶如簧語。柳外重重疊疊山,遮不斷、愁來路。
清池過雨涼,暗有清香度。縹緲娉婷絕代歌,翠袖風中舉。 忽斂雙眉去。總是關情處。一段江山一片云,又下陽臺雨。
顧渚吳商絕,蒙山蜀信稀。千叢因此始,含露紫英肥。
初映鉤如線,終銜鏡似鉤。遠澄秋水色,高倚曉河流。
激曲縈飛箭,浮溝泛滿卮。將來山太守,早向習家池。
不資冬日秀,為作暑天寒。先植誠非鳳,來翔定是鸞。
雨合飛危砌,天開卷曉窗。 齊平聯郭柳,帶繞抱城江。
夾岸凝清素,交枝漾淺淪。 味調方薦實,臘近又先春。
疏鑿徒為巧,圓洼自可澄。倒花紛錯秀,鑒月靜涵冰。
噴日舒紅景,通蹊茂綠陰。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巖巉雪中嶠,磊落標方嶠。 勿為枕蒼山,還當礎清廟。
繚繞緣云上,璘玢甃玉聯。高高曾幾折,極目瞰秋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