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竹枝詞 其五
青江白石女郎神,
門外往來祈賽頻。
風飐青旗香雨歇,
山桂花開瑤草春。
青江白石女郎神,
門外往來祈賽頻。
風飐青旗香雨歇,
山桂花開瑤草春。
青江的白石旁供奉著女郎神,廟門外前來祈福還愿的人往來頻繁。微風輕拂青旗,香雨剛剛停歇,山桂綻放,香草萋萋,一片春日生機。
女郎神:蜀中地區民間信仰的地方性神靈,可能與自然崇拜或女性崇拜相關。
祈賽:指祭祀祈福的活動,祈為祈求,賽為酬神還愿。
飐(zhǎn):風吹物動,搖曳。
瑤草:傳說中香草,詩中泛指生長茂盛的美好植物。
竹枝詞原為巴渝(今重慶、四川一帶)民歌,后經文人加工。此詩應為作者在蜀中地區采風時所作,記錄當地民間祭祀習俗與春日風光,反映清代蜀中基層社會的生活風貌。
詩歌通過描寫女郎神廟前的祈賽活動與山桂瑤草的春日景象,生動展現了蜀中地區的民俗風情與自然之美,體現了竹枝詞‘詠風土、記習俗’的特點。
傾蓋相知分不同,遠憑郵置枉緘封。
題評祗益煩更品,刻畫何曾補陋容。
彩服侍行君得意,朱轓假守我勞悰。
論文未遂西齋約,早晚重親太華鋒。
仲尼為群婢,一走十四年。
荀卿老不出,五十干諸田。
顧彼二夫子,豈其陷狂顛。
出處固無定,不失稱圣賢。
彼亦誠自信,誰能恤多言。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邦遠更延。
忠孝有聲天地老,古今無數子孫賢。
故家喬木盤根大,新出猗蘭奕葉鮮。
上下相承同紀載,三千年后萬千年。
江南盡是山水地,君子固求仁知名。
可憐塵土不到眼,只有云泉相伴清。
人間擾擾知何在,日暮悠悠空鬭行。
明月一欄風一枕,醉鄉猶可過浮生。
天孫何許是來時,月意愔愔露氣微。
可道星河難得過,自緣烏鵲合高飛。
秋宵已勝春宵短,今會還如古會稀。
早晚望夫能化石,盡分人世作支機。
老人凋喪悲宗黨,寒月凄涼葬舊林。
白發已知鄰里暮,傷懷難盡子孫心。
幾年贈命涵幽壤,當有銘文記德音。
千里緘詞托哀恨,鳴鳴引者涕中吟。
戢戢雖聚頭,脈脈俱俯地。
既言是姊妹,又卻相妬忌。
面痕赤未沒,盡是傷爪指。
不然睡未醒,被人沃井水。
高竹逾冬青,四月方易葉。
抽萌如止戈,解籜若脫甲。
修靜信可愛,遶行不知匝。
嗟哉凡草木,徒自費鋤鍤。
吏隠宜春郡,追惟二相賢。
節明天寶日,業茂會昌年。
友善曾何累,朋誣亦自煎。
不才非不幸,異代若差肩。
薦表同時入,天衢自此通。
弦歌新邑宰,清白舊家風。
官舍隋河北,離觴華谷東。
勖哉松栢操,咫尺是堯聰。
一世躋仁壽,君今更欲延。
山中想無事,分外得長年。
松老多經雪,云閑不到天。
區區殉名者,回首倍凄然。
古郡帶荒山,寒泉出西郭。嘈嘈幽響遠,袞袞清光活。
當年我少年,系馬弄潺湲。愛此泉旁鷺,高姿不可攀。
今逾二十載,我老泉依舊。臨流照衰顏,始覺老且瘦。
當時同游子,半作泉下塵。流水去不返,游人歲歲新。
碧蓮何歲開,我時不得見。
于今到池上,只有紅蓮綻。
紅蓮非丑惡,物以多為賤。
阿蠻雖解舞,不見真妃面。
三皇掩質皆歸土,五帝潛形已化塵。
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軀祗見空遺冢,何處將身示后人。
唯有吾師金骨在,曾經百煉色長新。
臺門新漏一聲聞,從此朝昏百刻分。他日郡人思太守,也須談及葉參軍。
風雨雖昏漏不移,百年應未失毫厘。須知萬戶千門里,正得人間吉兇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