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古剎
寶林幽梵耀瓊璿,別是人間一洞天。
覺水洸洋澄碧海,法云縹緲罩青蓮。
多羅鳥聚時聞偈,兜率龍參日護禪。
最喜雙溪殿下繞,慈燈炯照永綿綿。
寶林幽梵耀瓊璿,別是人間一洞天。
覺水洸洋澄碧海,法云縹緲罩青蓮。
多羅鳥聚時聞偈,兜率龍參日護禪。
最喜雙溪殿下繞,慈燈炯照永綿綿。
寶林寺中幽靜的佛音閃耀著玉飾的光澤,另有一番人間仙境的景象。佛性之水浩浩蕩蕩,澄清如碧海;佛法似云縹緲,籠罩著青蓮般的寺院。多羅鳥聚集,時時傳來佛經唱詞;兜率天的龍每日前來參訪,守護禪修。最令人喜愛的是雙溪在殿下游繞,慈悲的佛燈明亮照耀,永恒綿長。
寶林:佛教中泛指佛寺。
幽梵:幽靜的佛樂或誦經聲。
瓊璿(qióng xuán):美玉,此處形容光彩。
洞天:道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詩中借指佛國勝境。
覺水:佛性之水,喻佛法的清凈。
洸洋(guāng yáng):水勢盛大的樣子。
法云:佛教指佛法廣大如云覆蓋。
青蓮:佛教中常用青蓮象征清凈,此處代指寺院。
多羅鳥:傳說中與佛教相關的神鳥。
偈(jì):佛經中的唱詞。
兜率(dōu lǜ):佛教欲界六天之一,傳為彌勒菩薩住處。
龍參:龍來參訪。
護禪:守護禪修。
雙溪:可能指古剎附近的兩條溪流。
慈燈:佛前的長明燈,象征慈悲智慧。
詩人可能在游覽河口古剎時,被其幽靜的環境、莊嚴的佛事活動所感染,創作此詩以表達對佛教文化的尊崇與對清凈境界的向往。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待考。
詩以細膩筆觸描繪河口古剎的清幽景象與神圣氛圍,通過佛教意象展現其作為人間凈土的魅力。靜態環境描寫(覺水、法云)與動態佛事刻畫(鳥聚聞偈、龍參護禪)結合,層次分明;語言典雅生動,情感真摯,體現詩人對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與贊美。
葛嶺當年宰相家,游人不敢此行過。柳陰夾道鶯成市,花影壓闌蜂鬧衙。六載襄陽圍已解,三更魯港事如何。棟梁今日皆焦土,新有園丁種火麻。
南城李君家有琴,越左刻字名古音。仲春為鼓越裳操,聽之使我無邪心。白日落江生夜色,飛云觸石愁太陰?;洀氖浪ゴ緲闵?,三光動蕩相攻戰。朝歌北鄙何可聽,軒轅堯舜不復見。大元德盛禮樂興,天下民風漸丕變。君當身佩雙瓊瑤,光天殿上奏云韶。鳳皇雍雍鳴赤霄,五城群仙定可招。吾皇端拱四海治,千秋萬歲垂鴻猷。
芎藭生蜀道,白芷來江南。漂流到關輔,猶不失芳甘。濯濯翠莖滿,愔愔清露涵。及其未花實,可以資筐籃。秋節忽已老,苦寒非所堪。斸根取其實,對此微物慚。
月冷燕城斷旅魂,廣庭風露坐來繁。老將濁酒酬今夕,秋到黃花憶故園。多病淹留孤劍在,當年游好幾人存??窀柚卮说歉咭?,滿眼浮云不可論。
荷蓑非避世,持竿不求賞。夙抱江海心,寧為利名鞅。天明紫煙里,日暮清波上。四顧無人知,孤舟自來往。
草色遲春暖。有柔條、牽衣萬縷,春魂初綰??偸谴箺铒L信里,不比春山平遠。甚隔座、送鉤人晚。似與花神相綽約,最依依、一疊云難遣。紅欲潤,衣痕淺。寒梅濃護香如浣。是人生、相逢佳愿,花林明滿。鄧尉幾回行可住,弄水柔橈歸緩。更細語、深燈紅剪。意太凄涼花太好,定明朝、淚又盈盈泫。珍重約,寸心踐。
憶昔登樓玩飛雪,不在匡廬定吳越。今年復上鳳凰臺,一色梨花遍巖穴。興來不受仙人呼,對此雪意親臨摹。半幅生綃不盈尺,俄出萬里江山圖。瓊林際天云墨色,林下茅茨斷人跡。渡口長閒訪戴舟,隴頭不見尋梅客。寒泉落澗流無聲,東山西山橫素屏。中有仙都接圓嶠,瓊樓玉宇高崢嶸。石徑縈回帶瑤草,□□□□□□□。
我已作成行計,喜君亦有歸期。何日虎溪松下,卻說江海別時。
去路還歸路,今年似昔年。坐高三尺浪,爭著一篙先。風急鳥更疾,云移岸欲前。不堪回首處,家在一方天。
昆明池水靜無波,擁傳新從僰道過。開府定能寬漢法,采詩曾不廢蠻歌。趁墟滇客龍名市,納款夷王象渡河。他日勒功留片碣,點蒼如黛石嵯峨。
云穿搗藥屋,雪壓釣魚船。
念楚天衡岳,弭使節、奉山游。正天柱開云,朱陵飛瀑,洞古峰幽。元是金蘭契誼,重會合、纻縞遞相酬。人道玉堂仙侶,詩成四野傳謳。別來夢想未能休。卻轉頭。看世事如棋,年華似水,鴻燕悠悠。何意仍攜末路,笑老圃、黃菊耐深秋。共向彤庭結綬,還來紫陌聯辀。
千里如天遠,三年不此來。書從云外至,手把月中開。
野人頭不巾,曠蕩禮數略。破帽久無纓,時遇大風落。得君香水珠,感此意不惡。薰之麝臍馨,貫以青絲索。細文疑瑪瑙,潤色映掌握。頗煩番舶載,亦費巧匠鑿。整冠揖貴人,使我不能樂。何當從君游,高舉謝城郭。
昔日極貧苦,夜夜數他寶。今日審思量,自家須營造。掘得一寶藏,純是水精珠。大有碧眼胡,密擬買將去。余即報渠言,此珠無價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