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宴會之什
寶書驚絕耀天章,
飛白親題賜玉堂。
瑞彩上騰流素月,
朗河下注映丹墻。
鶴盤吳嶼雙翎健,
鵲顧雕陵巨翼長。
游霧半收懸組練,
輕云斜拂駐鸞皇。
墨池并獲三奇寶,
翠琰俱生五色光。
陪宴禁林知有幸,
叩頭遙祝萬年觴。
寶書驚絕耀天章,
飛白親題賜玉堂。
瑞彩上騰流素月,
朗河下注映丹墻。
鶴盤吳嶼雙翎健,
鵲顧雕陵巨翼長。
游霧半收懸組練,
輕云斜拂駐鸞皇。
墨池并獲三奇寶,
翠琰俱生五色光。
陪宴禁林知有幸,
叩頭遙祝萬年觴。
珍貴的御書絕妙驚人,閃耀著如天章般的光彩;皇帝用飛白體親筆題寫,賜給翰林院的玉堂。祥瑞的光彩向上騰起,流動于素月之間;明亮的河川奔涌而下,映照在朱紅的宮墻上。白鶴盤旋在吳地的島嶼,雙翅強健有力;喜鵲回望雕陵,巨大的羽翼舒展綿長。游動的霧氣半收,如懸掛的白色絲絹;輕盈的云朵斜拂,仿佛停留的鳳凰。墨池邊一并獲得三種奇寶,綠色的碑石都泛起五色光芒。能陪侍禁林宴會深知有幸,叩首遙祝皇帝萬壽無疆。
寶書:指皇帝的御筆或珍貴的詔令文書。
飛白:書法字體,筆畫中露白,形如飛白,為漢蔡邕所創。
玉堂:指翰林院,宋代為文臣清要之地。
組練:白色的絲織品,此處形容霧氣消散后如素絹懸掛的景象。
鸞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神鳥,此處喻指祥瑞。
翠琰(yǎn):青綠色的玉碑或碑石。
萬年觴(shāng):祝頌皇帝長壽的酒,觴為飲酒器具。
此詩為宋代宮廷應制詩,創作于皇帝于禁林(宮廷苑囿)設宴賞賜文臣之際。時皇帝以飛白御筆題賜翰林院(玉堂),群臣參與宴會,詩人作為陪侍官員,寫下此詩記錄恩榮,表達對帝王的頌賀。
全詩圍繞禁林宴會展開,通過描繪御書賜賞、祥瑞景象與宴飲盛況,凸顯帝王恩寵之隆,結尾以祝壽收束,典型體現宋代應制詩“歌功頌德、雍容典雅”的特點,是研究宋代宮廷文化與文臣際遇的重要文本。
流俗紛紛不悟真,不知求己卻求人。只貪世上無窮色,忘卻人間有限身。鼎內藥成堪益壽,水中金盡化輕塵。北邙山下累累土,總是人間不了民。
玉龍噴雪破蒼煙,躡屩人來雨后天。不惜風霜勞遠道,佩環同禮九嶷仙。湖光如鏡山如黛,雪簇花團照眼秾。辟作美人湯沐邑,春風十里畫圖中。山河無恙銷兵氣,霖雨同功澤九垓。不是和羹勞素手,哪知香國有奇才。曉風殘雪斗娉婷,萼綠仙姬竟體馨。底事靈均渾不省,只將蘭芷入騷經。冷眼人間萬艷空,前生明月可憐儂。人天小劫同淪落,群玉山頭又一逢。十年清夢繞羅浮,物外因緣此勝游。欲折瓊枝上清去,可堪無女怨高邱。清標冰雪比聰明,呼鶴青城證舊盟。為感芬芳本吾道,山阿含睇不勝情。仙源不讓武陵多,疏雪才抽十萬柯。色相窺來銷未得,心頭常貯玉嵯峨。筆底春風走百靈,安排禱頌作花銘。青山埋骨他年愿,好共梅花萬祀馨。征衫單薄冷于秋,徙倚疏芳且暫留。后夜相思應更遠,一襟煙雨夢蘇州。
宵來羈緒未全降。相伴只啼螀。滅燭暗思量。又偏是、明蟾半窗。隨時景物,隨宜歌酒,隨處足徜徉。籬菊十分黃。何必問、他鄉故鄉。
天地生生不盡仁,惟梅先得一年春。花神銓次初編譜,月老莊嚴妙寫真。索笑暗添風度爽,嚼香清洗肺肝塵。莫嫌刪后多題品,自二南來有幾人。
平旦寅,疊疊湖山觸目真。個中更擬論玄妙,七十二峰應笑人。
角,兩星南北正直著。中有平道上天田,總是黑星兩相連。別有一烏名進賢,平道右畔獨淵然。最上三星周鼎形,角下天門左平星。雙雙橫于庫樓上,庫樓十星屈曲明。樓中五柱十五星,三三相著如鼎形。其中四星別名衡,南門樓外兩星橫。亢,四星恰如彎弓狀。大角一星直上明,折威七子亢下橫。大角左右攝提星,三三相似如鼎形。折威下左頓頑星,兩個斜安黃色精。頑下二星號陽門,色若頓頑直下?。氐,四星似斗側量米。天乳氐上黑一星,世人不識稱無名。一個招搖梗河上,梗河橫列三星狀。帝席三黑河之西,亢池六星近攝提。氐下眾星騎官出,騎官之眾二十七。三三相連十欠一,陣車氐下騎官次,騎官下三車騎位。天輻兩星列陣傍,將軍陣里振威霜。房,四星直下主明堂。鍵閉一黃斜向上,鉤鈴兩個近其傍。罰有三星植鍵上,兩咸夾罰似房狀。房下一星號為日,從官兩個日下出。心,三星中央色最深。下有種卒共十二,三三相聚心下是。尾,九星如鉤蒼龍尾。下頭五點號龜星,尾上天江四橫是。尾東一個名傅說,傅說東畔一魚子。龜西一室是神宮,所以列在后妃中。箕,四星形狀如簸箕。箕下三星名木杵,箕前一黑是糠皮。
雁塔名香本一儒,執殳幾度為前驅。元戎卻敵世間有,教授提兵天下無。花石峽鏖忠勇奮,水牛嶺度死生殊。英風壯節誰能匹,千載人稱大丈夫。
假法人間有萬般,君宜求取紫金丹。昆崙山上樓臺聳,北海爐中龍虎攢。此個藥中為貴寶,將來鍊就作天官。玉皇數下金玄詔,始信云衢去不難。
潮落風初定,天吳避客舟。近承三殿旨,欲向五湖游。不厭烏皮幾,新縫鶴氅裘。明珠漂斷岸,陰火映中流。華蓋芝童引,神丹桂女收。懸知居縹緲,因為識浮丘。
南渡盛時,壬寅之秋,生此偉人。是皇家柱石,端平君子,吾儒宗主,意一先生。自起丹山,晉登紫府,天下欣然望太平。至夷狄,亦慕吾中國,司馬聲名。愿君為堯舜之君。舉一世民皆堯舜民。羨當年三漸,直聲已著,近來四蜀,先慮尤深。事驗平涼,眷隆當寧,指日須還公秉鈞。愿公壽,以壽吾國脈,以壽斯文。
期望到他生,已是今生了。何況他生更窅冥,密誓難相保。石上舊精魂,花下新懷抱。萬一韋郎得再逢,可定如今好。
雪霽紅樓媚晚情,蜃窗歷歷夕陽明。隔窗誰弄悲婀娜,也作西來鐵騎聲。華嚴界界現魑魅,城社處處跳狌貍。勸君可怒君莫怒,慧眼觀來只大悲。已無春夢縈羅綺,何必秋懷寄茝蘭。灰盡靈犀真解脫,不成哀怨不成歡。幾輩清芬掩墓門,年時弦誦憶同群。也知帝意憐嬌弱,多遣巫陽引倩魂。未到斜陽已斷魂,重來愁絕舊朱門。杜鵑啼盡斑斑血,灑入桃花不見痕。小樓如故綠窗殘,尋遍芳蹤無跡看。回首纖腰人不見,春風愁煞畫闌干。八月初三可憐夜,花猶無影只聞香。一彎眉月幽光寂,照見儂家山字墻。驛舍初驚景色新,沿途插柳襯芳春。他時再過應相識,也算天涯有故人。春煙寒翠碧迢迢,行盡疏林見小橋。啼鳥一聲山寺悄,滿崖花語下如潮。荒原重到幾經春,煙柳斜陌百感頻。壁上舊詩痕已落,那堪重憶寫詩人。
腰錢騎鶴上揚州,妄想空來事事休。惟有三竿風月在,待君同理釣魚舟。
自有乾坤有此山,嘉名久矣落人間。吐吞云霧景千變,森秀松楠翠四環。肯并貴溪爭顯達,應同愚谷耐堅頑。山人盡得清吟趣,芳杜香蓀不厚顏。
日出卯,參禪切忌生機巧。近來衲子學虛頭,未曾吃飯先言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