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掌邦弟二首 其一
袈裟一搭是吾憂,
萬井風煙況未收。
早是無家心已斷,
忽聞有弟淚重流。
洞庭波泛孤鴻影,
華表霜寒老鶴愁。
兩地月明遙共望,
何時還照合江樓。
袈裟一搭是吾憂,
萬井風煙況未收。
早是無家心已斷,
忽聞有弟淚重流。
洞庭波泛孤鴻影,
華表霜寒老鶴愁。
兩地月明遙共望,
何時還照合江樓。
披上袈裟本是我心中的憂慮,萬千市井的戰亂硝煙還未消散。早已無家可歸心已破碎,突然聽到有弟弟的消息淚水再次流淌。洞庭波中泛著孤鴻的身影,華表上寒霜凝結如老鶴含愁。兩地共望明月遙遙相對,何時才能再照見我們團聚在合江樓。
袈裟:僧衣,此處或指詩人因戰亂有出家避世之念。
萬井:古代以八家為一井,代指眾多市井人家。
風煙:指戰亂或動蕩的社會局面。
華表:古代立于宮殿、陵墓前的石柱,常與歲月流逝、歸鄉之思相關,此處或用丁令威化鶴歸鄉典故(《搜神后記》載丁令威學道化鶴歸遼東,落華表柱)。
合江樓:可能為兄弟曾共同居住或聚會之地。
此詩或作于戰亂時期,詩人漂泊無依、無家可歸之際。‘萬井風煙況未收’暗示社會動蕩未息,‘忽聞有弟淚重流’表明與弟弟分離已久,突聞消息引發強烈情感波動。創作時詩人或客居他鄉,借詩傳遞對弟弟的思念與團聚之愿。
全詩以戰亂為背景,聚焦兄弟分離的個人遭際,通過孤寂意象與直抒胸臆的結合,既反映時代亂離之痛,又深摯表達手足親情。語言質樸而情感厚重,是一首兼具社會現實與個人抒情的佳作。
浮萍不礙魚行路。細數魚來去。靜倚溪陰深覓句。碧鮮清潤,影搖香度。易覺闌干暮。鳧雛深傍蘋根住。浴罷紅衣褪殘縷。一寸江湖無可付。渚蘭汀草,臥煙敧雨。荒了垂綸處。
藝苑靈光四十春,翩翩奇氣上青旻。飛翔鸞鶴三千界,慘淡龍蛇百六辰。北嶺彥倫非異族,東吳公瑾是前身。宗雷綺歲耽玄寂,禽尚生來習隱淪。虎阜池頭尋紫劍,鱸鄉亭上岸烏巾。雄章甓社珠同耀,麗藻昆丘璧共陳。玉箸縱橫三李合,銀鉤搖曳二王親。?嶁絕頂文摹夏,梁父中天篆勒秦。巨榜華夷懸突兀,穹碑河岳斗嶙峋。西泠倚棹吹黃葉,南浦垂竿弄白蘋。好士孟公腸磊落,無兒伯道思艱辛。群仙閬苑招同列,上帝叢霄憶戲臣。太傅遺蹤沈草樹,中郎馀業散荊榛。家殘甫里悲羅雀,冢翳皋橋嘆獲麟。是處霜飆摧大廈,當年湖海問前薪。浮名早借游燕客,秀句偏攜入洛人。劇飲平原寧計日,高談河朔動經旬。踟躕舊雨舟藏壑,痛哭酸風笛滿鄰。瘞鶴銘存徒自惜,籠鵝帖杳定誰真。惟應彩筆星河畔,元氣淋漓照玉宸。
濕云不飛山雪滿,越王城頭鼓聲短。曉來溪上看梅花,虎跡新移大如椀。老烏縮項如凍鹥,呼群強作嬰兒啼。紅桃翠柳眼欲迷,舊時紈褲今涂泥。淮南千里無煙火。淮東近日多軍馬。寸薪粒粟不論錢,行客相看淚盈把。如何五陵年少郎,賣田去買青樓娼。吳歌楚舞不知夜,歸來也學山翁狂。明朝酒醒入官府,方知不是城南杜。落花風急雨瀟瀟,索莫無言面如土。
茂宰遠見招,偶此到公府。留連日復日,及茲已徂暑。子乃自遠回,衣濕冒風雨。如何父母邦,棲棲若行旅。賴有同心朋,尊酒忘賓主。謂言喪亂馀,一飯皆天與。我亦念前冬,登山聽鼙鼓。然火中夜行,子實同此苦。虎口幸脫生,佚老還可許。且當浩浩歌,無為踏甕舞。
一原萬象皆同有,要把心從此處知。善到公時多少大,須知無我是無私。
乘驄御史自名家,攬轡風流海內誇。去后甘棠遺五穗,向來瓊樹有三花。金莖秀擢盤中露,銅柱煙籠海上槎。疏草定知歸日奏,一時貂珥盡京華。
東風來日本,北斗辟玄枵。坐并華榱蔭,班違紫禁朝。清觴陶令節,明燭炳通宵。曲付蛾眉唱,香添鵲尾燒。俗傳儺逐厲,事類博成梟。舊疾應全減,新歡且共要。壓城云暗度,侵幔雨斜飄。紅拆叢梅萼,青緘弱柳條。明朝還獻歲,更頌玉盤椒。
從事何緣過草堂,行都遣賜玉壺方。遠勞使者紅塵騎,爛煮仙家白石羊。中圣敢辭千日醉,承恩獨許四明狂。金莖剩有三清露,潤及葵心向太陽。
翡翠剪秋葉,金瓊鏤寒英。駢枝競戢戢,植干紛亭亭。逞芳固的皪,斗媚益晶熒。幽姿匪人造,逸態諒天成。傍芽萌庶孽,乳萼孕懷繃。螫虎縮逗翳,瘁蠔枯梮莖。遲倩飆陣颯,疾役雷輥輷。挐楹互雜沓,跂檻遞紛爭。秋榮恣?婐,春粲失嫈嫇。瑩奪鵝肪膩,飛攘鷗毳輕。韻冽帖疏穴,跡秘慰羈傖。魏書奉延輔,酈水滋甘馨。締芳笑蘭友,論雅傲梅兄。摵摵感馀鎩,采采憐孤撐。譜之已百品,詠之復千名。或繁若朝弁,或潔若藍瑛。或密若飄霰,或粲若羅星。或赴若輻輳,或屹若峨屏。或散若豋豆,或聚若輜軿。或潤若璜佩,或麗若金籯。或鮮如鷺振,或悴如魴赪。或斥如仆隸,或積如云仍。或翩如春蝶,或熠如宵螢。或偃如膂傴,或昂如氣盈。或揚如袂舉,或側如杯傾。或盛喜若笑,或哀憂若酲。或即階陛立,或俱盆盎升。或儕處士逸,或儷節婦貞。或翔疑孔翥,或峙訝鸞停。或詫天姥巧,或覘地媼靈。朝采有元亮,夕餐有屈平。用酬我嘉節,來踐爾佳盟。饾容交錯饤,卮許逡巡行。摘鮮盛梨栗,傾濁饒醁醽。起酬足蹂躪,坐咽腹膨脝。陸味萃南品,海腥極東烹。已暢一朝樂,復哦千古情。句奇媲犖確,韻古鏗韶韺。馳驟門接武,格斗掀鏖兵。味辛姜桂性,語險魈魅驚。懼敵跡屢屏,懾敗眼頻瞠。籍湜走且躓,郊島弛復獰。尊卑異川岳,清濁分渭涇。遐思時踸胃,凝睇靡瞤睛。顧慚駑駘力,莫抗騏驥衡。四美已云具,二難亦既并。愁去踰激矢,歡來劇抽絣。即此成放曠,何用困拘儜。永緝婀娜佩,庶濯塵垢纓。
玉池金屋浴蘭芳,千古華清第一湯。何似此泉澆疾病,不妨更入荔枝鄉。
日落長波見罟師,梢梢蘆葉往來時。西山浮出能安障,不礙湖天暝色遲。
有樂何庸假詭辭?如來呵譽但須知。自離五欲貪癡后,直入四禪清凈時。
蔦蘿綠蒙茸,垂曳書窗外。清晨微雨來,飄灑云如黛。纖塵濕不起,寸心稍無礙。天地一浮漚,何由生嗔愛。
山行十里亂峰回,相國墳塋紫翠堆。石馬秋風兩翁仲,杜鵑春雨幾亭臺。慈云塔下蒼苔滿,旌德觀前紅杏開。為憶當年莼菜美,短篷蘋末過湖來。
白庵道人修白業,一毫曾不染緇塵。凈如片月真空性,閒似孤云幻寄身。馬為馱經行較遠,鵝因聽法養偏馴。東林縱有蓮花釀,肯作攢眉入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