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鎮海樓
城上春風春草幽,棲遲王粲獨登樓。
青山碧石云無際,明月長江空自流。
飛鳥尚依梁苑樹,落花猶似漢宮秋。
倚闌不盡興亡恨,海色松聲催客愁。
城上春風春草幽,棲遲王粲獨登樓。
青山碧石云無際,明月長江空自流。
飛鳥尚依梁苑樹,落花猶似漢宮秋。
倚闌不盡興亡恨,海色松聲催客愁。
城樓上春風輕拂,春草幽靜,我如滯留他鄉的王粲獨自登樓。青山碧石間云靄無邊,明月映照長江空自流淌。飛鳥仍依戀梁苑的樹木,落花恰似漢宮的秋景。倚著欄桿,興亡之恨無窮無盡,海色與松濤更催起游子的愁緒。
棲遲:滯留,停留。王粲:東漢文學家,曾作《登樓賦》抒發懷才不遇、思鄉之情,此處作者以王粲自比。
梁苑:漢代梁孝王所建園林,為文人雅集之地,代指繁華故地。
漢宮秋:代指漢代宮廷的秋景,暗喻歷史變遷。
倚闌:靠著欄桿。興亡恨:對國家興衰、朝代更迭的感慨。
海色:海邊的景色,鎮海樓臨近海域,故有此景。
此詩或作于作者客居他鄉時登鎮海樓(多指南越(廣州)鎮海樓)。詩中“梁苑”“漢宮”等意象暗含對歷史興替的關注,結合“棲遲”“客愁”,推測作者可能因漂泊或時局動蕩,觸景生情,借登樓抒懷。
全詩以登樓為線索,融合自然景物與歷史意象,借王粲典故自況,既寫游子之愁,更抒興亡之嘆,意境蒼茫,情感厚重,是一首典型的登臨懷古詩。
到處迷陽不記年,村中歷本逐時編。寒烏滿野成禾后,社燕辭人落木前。戒酒劉伶終酒性,遣言摩詰亦言詮。青天自是無逃處,何事靈均更問天。
萬年一念,一念萬年。和衣泥里輥,洗腳上床眠。歷劫來事,祇在如今。大海波濤涌,小人方寸深。
清遠望峽山,山腳無半里。小舟行其間,五日翠未已。并馳兩蒼龍,中夾一玉水。送我到英州,渠當自回轡。
江空十月見晴沙,游子扁舟似泛槎。紅葉一林偏對客,白云千里倍思家。柳姑廟側魚爭賣,賀老門前酒可賒。若見草堂王處士,煩將素練寫梅花。
時式宮妝照黛眉,幾曾磨洗掩妍媸。葫蘆瓠子終依樣,廢紙三千竟付誰。
脫屣東華塵,躬耕太湖濱。桑麻接鄰里,魚鳥情相親。閒時讀書牛背上,安知六國方攻秦。東風二月桃花雨,布谷飛來向人語。一犁初破隴頭春,黃犢出闌健如虎。羲農世遠莫可追,南山石爛無足悲。悲歌笑寧戚,夜半猶未已。人間閒是非,何用污牛耳。我田已耕春晝閒,樵童隨我看青山。日暮歸來一壺酒,我歌嗚嗚童拍手。童拍手,兒飯牛,一天星月爛不收。重捻戲笛作三弄,七十二峰俱點頭。
秀出香爐萬嶺西,遠公精舍夕陽低。憐君我欲逃禪去,相逐寒云住虎溪。
經年為客在王門,慨古論今道自尊。應念山中貧病叟,獨尋黃獨斸云根。
二月春光如酒濃,好懷每與故人同。杏花城郭青旗雨,燕子樓臺玉笛風。錦帳將軍烽火外,鳳池仙客碧云中。憑誰解釋春風恨,只有江南盛小叢。
大道本無言,多言數窮者。愚哉公孫龍,白馬謂非馬。非馬亦非非,誰真復誰假。始知五千言,悟后俱應舍。
馀曛涂亙古,城鎮幻經過。古剎趺猶定,天云靜不波。
學行焉敢望前人,物化傳來局局新。麗澤此心還自計,欲將河洛代雷陳。
不奈城中役,重尋水上游。秋光俱白舫,山翠忽黃樓。竹覆溪門凈,云藏石洞幽。誅茅饒野意,留語報沙鷗。
十年澒洞家何在,萬里清明客未歸。雨僽風僝花亂落,泥融水暖燕交飛。煙生榆柳推遷速,云鎖松楸拜掃違。旅雁盡回音問斷,側身長望淚頻揮。
我本閥閱子,結發事文章。處世逢厄運,坎軻徒自傷。雞鳴狗盜間,溷跡潛輝光。兇年大兵后,荒城守空倉。負擔非我事,徒步昔未嘗。四肢不勝勞,憩息坐道傍。仰觀云悠悠,俯視塵茫茫。東風吹嘆聲,麗日為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