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括蒼馮公嶺二首 其二
村南村北梧桐樹,
山后山前白菜花。
莫向杜鵑啼處宿,
楚鄉(xiāng)寒食客思家。
村南村北梧桐樹,
山后山前白菜花。
莫向杜鵑啼處宿,
楚鄉(xiāng)寒食客思家。
村南村北種滿了梧桐樹,山后山前綻放著白色的菜花。不要在杜鵑啼叫的地方過夜,客居楚鄉(xiāng)的寒士在這凄冷的時節(jié)正思念著家鄉(xiāng)。
白菜花:白色的菜類花卉,此處指田間自然生長的白色花朵。
杜鵑:鳥名,傳說為古蜀王杜宇所化,其啼聲哀切,常被用來烘托思鄉(xiāng)之情。
楚鄉(xiāng):楚地,這里泛指詩人客居的他鄉(xiāng)。
寒士:指貧寒的士人,此處或為詩人自指。
括蒼馮公嶺位于今浙江麗水境內,為古代交通要道。詩人途經此地時,見沿途鄉(xiāng)村的梧桐、菜花等自然景色,又聞杜鵑啼鳴,觸景生情,結合自身客居他鄉(xiāng)的漂泊境遇,寫下此詩以寄思鄉(xiāng)之緒。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或為詩人旅途奔波、暫居楚地之時。
全詩以簡淡筆觸描繪旅途所見田園風光,借杜鵑啼鳴的傳統意象,自然引出客子思鄉(xiāng)的情感內核。語言平實而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即景抒情小詩,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jié)的敏銳捕捉與情感表達的質樸功力。
雞鳴拂旦羽書聞,
玄武湖前太乙軍。
檣似鄧林開楚望,
騎隨吳練躡燕云。
野晴他日游安石,
濤起從來怒伍員。
獨有子牟瞻魏闕,
月船煙島思紛紛。
宛轉眉山效蜀峨,
花前執(zhí)板為清歌。
歌聲暗與春風合,
催折芳心不厭多。
似聞久客滄洲館
曷不相從早數年
老我一丘事耕釣
勞君千里度山川
淺陋微邦望不高,
偶同齊晉會蟲牢。
進賢受賞非吾事,
拭目龍門躍巨濤。
松陰媚淪漣,境冷人蹤滅。
中峙窣堵波,高僧此歸骨。
蘭亭未會前,紀載何人筆。
?山與沃州,兩地空禪窟。
魂魄應在茲,云泉伴清絕。
時有野鶴飛,空山叫殘月。
白龍池上水,滴滴中商霖。何故無人識,祇緣云霧深。
黃云失白晝,紫氣騰虛空。樵蘇爭敢近,潭底有潛龍。
柳陰陰處,恰黃鸝三請。為寫司空那詩品。算詞鋒剪彩,心眼繅絲,才著就、大集江東香茗。
好花開姊妹,聯袖題襟,翰墨因緣更僥幸。贈答粉奩邊,牙撥銀箏,愿刪去、別離情境。料伯玉盤中讀回文,早四角中央,目迷云錦。
遠水兼天冷暮云
驚風脫葉靜逾聞
蒲團宴坐都無事
只有山壚供夕熏
柔條細葉,愛微風吹起,一棚香霧。剪到牡丹春已盡,又把春光鉤住。瑣碎繁英,零星小朵,枝上搖清露。飛瓊何事,羽衣似斗輕絮。
昨夜入夢香清,曉來香已透,碧窗朱戶。蝶浪蜂憨無檢束,繞遍深叢處處。瓔珞垂珠,綠云蔽日,誰忍攀條去。來年春日,愿教香雪盈樹。
有句無句,如藤倚樹,截鐵斬釘。
水不借路,樹倒藤枯。
西天胡子沒髭須,蹋殺楊歧三腳驢。
灘淺聲如瀉
人行逐影流
歇鞍休病馬
掬水戲浮鷗
野渡橫西岸
江關截上游
莫言鄉(xiāng)國遠
襟帶在扁舟
圓愛潟盤珠的皪
弱憐踠地柳纏綿
坐中不少周郎顧
愧煞詞場屬老顛
命宮驛馬兼磨蠍,從解禪玄難閉關。到此不須稱旅舍,十年幾日住家山。
太行如畫展長屏,劃斷云天隔月星。茅店難遮看山眼,缺垣正對一峰青。
搖落丹楓萬緒哀,振衣長嘯最高臺。
千家斷杵先秋落,八月飛濤動地來。
壯志多乖愁倚劍,中原無事任銜杯。
誰知明鏡凋皤鬢,欲老甘泉獻賦才。
未駕青鸞返帝鄉(xiāng),
三江七澤路茫茫。
看山看水無程數,
漁艇為家芡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