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月
迢迢賤妾隔湘川,杳杳征人戌朔邊。
分弓營對珠龜缺,掛鏡臺臨玉兔圓。
紫塞風煙白登接,黃河波浪黑山連。
何時空外嬋娟影,來照樓前歌舞筵。
迢迢賤妾隔湘川,杳杳征人戌朔邊。
分弓營對珠龜缺,掛鏡臺臨玉兔圓。
紫塞風煙白登接,黃河波浪黑山連。
何時空外嬋娟影,來照樓前歌舞筵。
我這遠在湘水之畔的妻子,與你相隔千里;那遠行的征人,正戍守在遙遠的北方邊地。軍隊分駐的營地與如龜甲排列的軍帳相對,懸掛的鏡臺正映著圓月當空。長城外的風煙與白登山相連,黃河的波浪與黑山相接。何時那空中的明月,能照到樓前我們團聚的歌舞宴席?
賤妾:古代婦女自稱的謙辭。
湘川:湘江,代指南方。
杳杳(yǎo yǎo):深遠、遙遠的樣子。
戍(shù):防守,駐守。
朔邊:北方邊境。
分弓營:指軍隊分駐的營地,因分執弓箭得名。
珠龜缺:形容軍帳如龜甲般排列,“缺”指不完整的軍帳布局。
掛鏡臺:喻指月亮如鏡懸掛空中。
玉兔:代指月亮,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
紫塞:指長城,因土色紫而得名。
白登:山名,在今山西大同東北,漢高帝曾被匈奴圍困于此,代指邊塞要地。
黑山:今內蒙古巴林右旗北,古代邊塞軍事要地。
嬋娟影:指月亮的美好身影。
歌舞筵:歌舞的宴席,代指團聚場景。
《關山月》為樂府舊題,多寫征戍離別。此詩當為唐代邊塞詩風潮下的作品,反映當時頻繁的邊塞戰爭中,普通家庭因征戍導致的分離之苦,詩人借思婦口吻,表達對和平團聚的向往。
全詩以思婦與征人兩地相隔為核心,通過南北空間對照與邊塞景象鋪陳,抒發深切的思念與團聚渴望。語言工整,意象宏闊,是唐代邊塞閨怨詩的典型之作,體現了戰爭對民生的影響。
看山幾日到吳中,游客登臨感慨同。金虎跡荒靈氣滅,水犀軍散霸圖空。春歸茂苑烏啼月,花落橫塘蝶怨風。誰識倦游心獨苦,扁舟長憶五湖東。
西江吞左右,萬里作洪流。砥柱無三峽,朝宗有一樓。梅先長至發,菊后小春收。觀察乘喧暖,休輕叔子裘。
翠嶺兮岧岧,白云兮洋洋。渺澄波兮滉瀁,交春木兮芬芳。息有廬兮濟有梁,田可穡兮原可以桑。蹇駑足兮周行,時不處兮歲將晏,遵東皋兮聊彷徉。
乘閑緩屧躋風磴,積翠縈紆道院深。寶鼎氣銷龍火伏,玉臺花杳鳳音沉。九霄仙界人難到,一粒玄機徑可尋。脈脈有懷延佇久,寒汀煙荻動微吟。
易立泰山石,難枯上林柳。
一自前星煥九霄,萬方胥戴圣明朝。遠藩詔布初銜鳳,行省恩傳又珥貂。三葉同時沾紫誥,五云深處下仙韶。旬宣不負臣勞懋,賚予兼欣主德堯。郭賀幨帷看再美,于公里第應非遙。楓懷殿陛□天□,□對樓齊望闕謠。雨露感隨炎徼遠,松楸色傍苧蘿驕。君侯雅有□□志,報答將因入事堯。
破寺尋僧至,呼名尚儼然。座中今日意,石上舊時緣。榾柮燒寒雨,髼松坐暝煙。干戈猶滿目,珍重惜馀年。
聽嚴風,來不息。望玄云,黝無色。曾冰烈,積羽幽。飛雪至,天山側。
天涯已慣愁團聚。更識多情情可懼。明年次第又逢春,莫賦新詩傷歲暮。關山此際飛霜露。短夢單衾長戀顧。人間不盡是良宵,月散光輝千萬處。
春云拂拂柳搖搖,盡日相望似見招。此意只應人未會,自持杯酒上溪橋。少華山頭雪未消,東風先已入花梢。今朝懶到溪邊看,林下流鶯似見嘲。莫言雨后長蓬蒿,恍惚溪邊見小桃。待得數朝開爛漫,更須防避晚風號。繞溪臺榭據丘陵,試對春風日日登。蘋藻鳧魚無舊恨,主人今是柳吳興。
燈前隱隱見啼痕,學得新妝懶倚門。欲語又驚鸚鵡在,寸心不敢向人言。
身外榮枯盡是虛,懶將前定問何如。假饒卿相生來貴,未信初年不讀書。
捻翠低垂嫩萼,勻紅倒簇繁英。秾纖消得比佳人。酒入香肌成暈。簾幕陰陰窗牖,闌干曲曲池亭。枝頭不起夢春酲。莫遣流鶯喚醒。
室中萬象鎮寬閒,舒卷風煙入鳳山。俯聽候蟲壞戶去,仰看倦雁絕云還。
紫簫吹斷綵云歸,十二樓空盡玉梯。綵仗竟無金母降,仙裾猶憶化人攜。千年洛苑銅駝怨,萬里坤維杜宇啼。莫倚危闌供極目,斜陽更在露盤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