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樹
靈根渡海來,間關自天竺。
蔭此旃檀林,枝柯貞以肅。
日日蕩其光,寧為造化育。
回視梁唐春,榮枯成一宿。
百草皆有生,百草皆有欲。
安得群物心,忘情若斯木。
靈根渡海來,間關自天竺。
蔭此旃檀林,枝柯貞以肅。
日日蕩其光,寧為造化育。
回視梁唐春,榮枯成一宿。
百草皆有生,百草皆有欲。
安得群物心,忘情若斯木。
菩提樹的靈根從海外渡來,歷經艱難險阻來自天竺。它蔭庇著這旃檀林,枝干正直而肅穆。它每日散發著光芒,哪里是靠自然造化培育?;乜戳禾频姆比A春景,榮枯不過一夜之間。百草都有生命,百草也都有欲望。怎樣才能讓萬物之心,像這菩提樹一樣忘情。
靈根:指菩提樹的根,這里賦予其靈性。
間關:形容旅途艱難。
天竺:古代中國對印度的稱呼。
旃檀林:旃檀是一種香木,旃檀林泛指佛地。
貞以肅:正直而肅穆。
造化育:自然的培育。
梁唐:可能泛指朝代的興衰。
一宿:一夜,形容時間短暫。
菩提樹原產于印度,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這首詩可能創作于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的時期,詩人看到菩提樹,有感于其象征的佛教教義和超脫精神,結合世間的興衰變化,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對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菩提樹表達對超脫世俗、忘情無欲境界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菩提樹為載體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佛教思想對文人創作的影響。
三徑差堪移鬢,幾回能得舒腸?紅羅綺扇夜吹香,有酒千杯莫讓。世界虹霓燦爛,我心暮色蒼茫。大風摧短燭微光,起舞為君悲壯。
貞觀業萬世,經營豈非艱。其子一搖之,宗廟靈幾殫。開元始聰明,一眚奔岷山。功高后毀易,德薄人存難。
直沽客,作客江南又江北。自從兵甲滿中原,道路艱難來不得。今年卻趁直沽船,黑洋大海波連天。順風半月到閩海,只與七州通賣買。嗚呼江南江北不可通,只有海船來海中。海中多風多賊徒,未知來年來得無。
老去人閒百不宜,晷長何補歲陰移。絕憐識字翻投閣,肯為窺園廢下帷。一樹梨云迷醉眼,十年春草誤歸期。倚闌片月能知我,故故穿云照影遲。寂歷東風草盡生,綠陰啼鳥過清明。江山望眼他鄉美,雨露懷思我輩情。身老不堪春去速,名虛底用晚來成。才難自古人興嘆,一將賢于萬里城。
千金一曲擅歌場,曾把新腔動帝王。老大可憐人事改,縷衣檀板過湖湘。
上方重閣到云天,一落天星今幾年。不見老坡寒碧句,滿林風玉自蒼然。
八十猶傳隱者名,乾坤未是負先生。無端白帝城邊水,欲載哀歌上玉京。
若翁仙去竟如何,手植瑯玕已滿坡。門口直開三徑入,樓中應待七賢過。晝長蒼雪飄簾幕,夜靜清風響佩珂。最好年年雷雨后,階庭添得錦繃多。
憶昔相從春水殘,桃花映竹鳥啼山。半年好景違僧舍,十月西風凋客顏。短褐羞如黃葉舞,方袍定似白云閑。草堂蓮社天南北,惆悵幽期隔往還。
浮名難自托,佳會豈相圖。日月高詩社,河山壯酒壚。歲星時一出,白雪調元孤。繾綣非為佞,風流不可無。
獨立西風里,蕭然自不堪。是誰增客思,呼作望江南。
國步艱難際,邊陲俊杰生。將門馀舊澤,相閥藹新聲。騏驥駑駘屈,鹍鵬羽翼成。將軍年尚少,令尹職先榮。溪北甘棠樹,江東細柳營。循行及野邑,團練合農兵。南徼驚塵起,西林殺氣橫。霜袍當自表,云陣每孤征。士畏條侯令,民知司馬名。指揮秋色動,談笑瘴氛清。落日喧笳鼓,西風捲旆旌。歸舟無薏苡,吟擔有黃精。保障安黎庶,勛庸答圣明。愿言崇令德,佳讖葉承平。
曉起仍行邁,征途一夢新。雁低如有信,馬急似無塵。青訝山長雨,黃疑柳自春。此身從袞袞,奔走豈由人。莫夜仍投宿,郵亭葺半新。風帷如漲海,煙蠟似征塵。白訝窗催曉,紅疑爐變春。歸期尚淹晚,鞅絆可尤人。
兒時燈火慶團欒,共指天邊白玉盤。一樣中秋一樣月,今宵圓遜在家看。
春到四經旬,元來未見春。柳條將軟碧,爭獻上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