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陳巢南歲暮感懷之作 其二
匈奴未滅敢言家,攬鏡猶言鬢未華。
赤縣無人存正朔,青衫有淚哭琵琶。
入山我愿群麋鹿,蹈海君應訪斗槎。
留得歲寒松柏在,任他世網亂如麻。
匈奴未滅敢言家,攬鏡猶言鬢未華。
赤縣無人存正朔,青衫有淚哭琵琶。
入山我愿群麋鹿,蹈海君應訪斗槎。
留得歲寒松柏在,任他世網亂如麻。
匈奴還未消滅,哪敢談及自己的小家,攬鏡自照,還說鬢發未白。祖國大地上已無人能保存正統,我身著青衫,為國家命運傷心落淚。我愿入山與麋鹿為伴,你應像古人一樣乘槎訪仙探尋救國之路。只要像歲寒松柏般的氣節還在,任憑這世間的羅網亂如麻又何妨。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匈奴未滅敢言家:化用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典故,這里指列強侵略,國家未安。
正朔:原指一年第一天開始的時候,后引申為正統。
青衫有淚: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馬青衫濕”,表示傷心落淚。
群麋鹿:與麋鹿為群,指隱居山林。
蹈海:投海,這里有探尋救國之路的意思。斗槎:傳說中往來于海上和天河間的木筏。
歲寒松柏:比喻在艱難困苦中能堅守氣節的人。
此詩創作于清末民初,當時中國面臨列強侵略,國家主權喪失,社會動蕩不安。陳巢南(陳去病)等革命志士積極尋求救國之路,詩人與陳巢南唱和,在歲暮之際感慨國家命運,抒發內心的情感和志向。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愛國之情和堅守氣節的決心。其特點是情感強烈,用典巧妙。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知識分子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擔當,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匈奴部落幽燕北,昨夜云中報胡賊。邊堠留連烽火紅,胡天慘淡風云色。揮戈夜出居庸關,許國寧辭百戰間。今日驅兵屯黑水,去年追虜度陰山??蓱z中國多荒土,復辟窮邊冒風雨。寒封鐵甲冷如冰,虎帳聞雞還起舞。秋半黃龍塞草腓,日斜青冢雁行稀。七擒茂績威南服,六出深謀解虜圍。禦戍我獨三邊久,論功恥落諸君后。屈指西風又幾秋,望鄉戀闕頻回首。歲月悠悠欲白頭,炬閣云臺我何有。五侯七貴乳臭兒,腰懸金印大如斗。英雄不遇徒紛紛,縱勒燕然不紀勛。君不見飛將不侯終已矣,古今人惜李將軍。
芳樹亭亭玉不如,思君何事久離居。豈憐蝴蝶迷莊子,難得蒹葭倚太初。對鏡遠山朝靄靄,入弦流水夜徐徐。不須帝子臨湘渚,別有愁懷渺矣余。凌云豈敢擬相如,空學靈均賦卜居。未與故人傾白墮,漫勞佳句比黃初。須知彩鹢能尋戴,莫遣烏龍解吠徐。試問六窗分向月,清光何處不憐余。
蒲帆六幅送斜陽。稻花香。夜蒼涼。波上喧闐,簫鼓趁歸航。聽得樓頭呼白墮,山月吐,好飛觴。元龍百尺任頹唐。面崇岡。瞰方塘。醉倚欄桿,何似倚沙棠。對此茫茫愁并集,渾不寐,水天長。
簾外青山草似茵,閒門車馬寂無塵。一官荒徼仍移病,千里還家不卻貧。院里鶯聲渾是舊,鏡前華發總憐新。玄亭此日堪攜酒,莫厭侯芭問字頻。
崔徽本不是娼家,教歌按舞娼家長。使君知有不自由,坐在頭時立在掌。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寫儀容得艷姿。為徽持此寄敬中,以死報郎為終始。
饑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去年春晚宴亭皋,今日重登不憚勞。欄外當時雙派水,已應歸海作波濤。
陟彼古城闉,采采水中蒲。所懷逾云遠,各在天一途。憶昔結發時,情深魚水娛。曲折值驚濤,分流異江湖。眷言始終心,擬彼文竹軀。抱竹坐永宵,愁心倚寒襦。冰霜耐歲寒,云雨巫峽孤。癯軀良可捐,天恩豈容辜。勁節抱虛心,望望凝蒼梧。
故友何人在,常時獨爾游。停杯思北海,躍馬為南州。雨助鳴蛩夕,風驚過雁秋。有懷俱不減,攜手重遲留。
煙波盡處良田闊,歧路窮時活計新。南北憧憧故多士,不知誰是飽參人。
偶披蓑笠,暫停機杼。今夕相逢歡語。人間佳偶百年身,好似我、一雙兒女。有情伉儷,無情河漢,未許凌波屢渡。只今隔水望仙橋,鳷鵲問、歸飛何處。
瑤林瓊樹非人世,種得仙花雪作團。后土祠邊還寂寞,只今空對畫圖看。
酒熟惟思座上,花開移置階前。有時少長咸集,幾度幽人未眠。
拂輕飔,吹薄袖,朝爽快徒侶。野色青蔥,一幅水云譜。柳蔭嬌轉黃鸝,綠疇天闊,漸郭外、雞聲亭午。翠微路。鵁鶄鸂鶒縱橫,山容靚林塢。溪面波平,漁網鏡中舉。忽聽空際殷雷,云蒸澗戶,管領取、一樓風雨。
秋日凄且厲,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節,登高餞將歸。寒氣冒山澤,游云倏無依。洲渚四緬邈,風水互乖違。瞻夕欣良宴,離言聿云悲。晨鳥暮來還,懸車斂馀輝。逝止判殊路,旋駕悵遲遲。目送回舟遠,情隨萬化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