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兼素北上并寄大韶明仲敷五諸君
文昌人物張兼素,來謝涪州太守回。
無數青山容我有,幾多黔首待君來。
朝廷今日真無事,草野它年愧不才。
傳語諸君憐老病,馀生留取付春杯。
文昌人物張兼素,來謝涪州太守回。
無數青山容我有,幾多黔首待君來。
朝廷今日真無事,草野它年愧不才。
傳語諸君憐老病,馀生留取付春杯。
文昌星般出眾的人物張兼素,前來辭謝涪州太守之任歸來。無數的青山仿佛都歸我所有,眾多的百姓正盼著你前去。如今朝廷確實太平無事,我這在野之人日后會因自己無才而愧疚。替我傳話給各位朋友,憐惜我年老多病,讓我余生就把時光交付給春日的酒杯。
文昌:指文昌星,常用來比喻杰出的人。
涪州:地名。
黔首:指百姓。
草野:指在野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詩人送別友人張兼素北上任職,有感而發寫下此詩,可能詩人處于在野狀態,對自身和社會有著一定的思考。
此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表達對友人的期望,同時流露出自身的感慨。特點是情感豐富,既有對百姓的關懷,也有對自身的反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情感和思考。
有弟有弟純且良,賦命一生罹多殃。生孩六月母辭世,呱呱苦啼秋夜長。乳我老媼見之嘆,鞠育吐哺不離床。嗚呼一歌兮歌始發,愁云凄凄風颯颯。
問訊日邊書,高堂百歲初。蘭孫五世滿,甲子六身馀。地訝瑤池接,星占寶婺虛。賓筵秋正好,仙菊照華裾。
中丞雅自負,珠玉生唾咳。出牧抗悍王,黔黎有深愛。開府襄漢濱,與余實為代。上相匪自今,夙昔蒙眄睞。推轂故亦公,登樞寧無待。
背燭臥秋雨,憶君臨別言。雖知歸信誤,猶望故心存。搗練臨溪水,裁衣寄塞垣。要知常淚落,開篋看啼痕。
來往空書劄,行藏但布衣。直為知已用,可惜轉頭非。歲月百憂集,江山一笑歸。禰生狂到死,君子要知幾。
迷時今日如前日,悟后今年似去年。隨食隨衣隨事辦,誰知佛印祖師禪。
人殊勝。風初定。萬花如海春如鏡。輕羅縐。微香溜。君應休恨,伊先來就。后。后。后。閑乘興。偏貪靜。醉中無恙千年慶。情非舊。詩俱秀。怎將愁減,深知添瘦。又。又。又。
秋風振秋曉,萬境一凄清。幽草蟲響息,高葉露華凝。戢翼烏尚宿,引吭雞屢鳴。淹留度華歲,悵然難為情。殘暑扇中盡,新涼枕上歸。微云起平遠,空碧上朝曦。稍感夏衣薄,漸傷高葉稀。來鴻飛集喜,卒歲稻粱肥。
慈孝枝枝翠,籠蔥第一竿。霜乾春粉暖,露濕膩香寒。裊裊堪垂釣,猗猗亦合歡。琢磨同衛武,辛苦為瑯玕。
征人嘆道遐,去鄉愒路邇。佳期每無從,淮陽非尺咫。春日起游心,勞情出徙倚。岫遠云煙綿,谷屈泉靡迤。風起花四散,露濃條旖旎。暄妍正在茲,摧抑多嗟思。嘶聲名邊堅,豈我箱中紙。染翰餉君琴,新聲憶解子。
攢峰夾岸若云稠,下有飛泉一線流。春草深時多瘴厲,行人駐馬不堪愁。
一峰環合柏蒼蒼,中有金仙古道場。夜半雨聲來枕上,頓令炎熱變清涼。
河上蒹葭初著霜,臨河撾鼓發官航。面承天語朝辭闕,身著宮袍晝近鄉。錦樹拂云明使旆,碧山如畫對仙郎。由來襟抱清于玉,寫得梅花好寄將。
薄命猶多難,浮生未定居。故人憂已矣,千里問何如。白發羞明鏡,青燈怯細書。不曾知史館,何用索枯魚。
折蘆渡迷川,面壁出苦海。六葉長菩提,衣缽曹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