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汝弼宣教
平生活計都消盡,錐地殊無付子孫。
撒手便辭青嶂去,翛然卻返白云村。
平生活計都消盡,錐地殊無付子孫。
撒手便辭青嶂去,翛然卻返白云村。
一生的生活資財都消耗殆盡,窮得連立錐之地都沒有留給子孫。放開塵世之事辭別青山而去,無拘無束地返回那白云繚繞的村落。
生計:生活的資財。
錐地:立錐之地,形容地方極小。
撒手:放開手,指放下塵世之事。
青嶂:青山。
翛(xiāo)然: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活壓力和世俗紛擾,友人王汝弼選擇放下一切,回歸自然,詩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友人超脫世俗的生活態度。其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雖在文學史上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對超脫生活的追求。
一片花飛春未知,杜陵野客已深悲。
況堪昨夜狂風雨,吹折東家桃樹枝。
日日題詩待海棠,要從地主借繩床。
偶因風雨愆期至,已是飄零學退妝。
細吟馮翊使君詩,
憶作馀杭太守時。
君有一般輸我事,
柘枝看校十年遲。
十月之交,北風其涼。山川悠遠,何人不將。
泉流既清,維舟方之。兄及弟矣,遠于將之。
蒹葭蒼蒼,淮水湯湯。之子于歸,我心憂傷。
瞻望兄兮,陟則在巘。不遠伊邇,愛而不見。
英英白云,悠悠我心。子惠思我,懷之好音。
峭壁何年鑿,炎洲此路開。
門容一騎入,人度萬山來。
南北各回首,干戈更筑臺。
蓬蒿行處滿,漫說嶺頭梅。
園丁以時白事,
山客終日相陪。
竹比平安報到,
花依次第折來。
子從虞山來,衣帶虞山雨。山色近如何,蒼煙橫碧縷。
苔斑封劍石,綠陰滴桐乳。胡為忽拋卻,郁郁首欲俯。
黃金臺已空,易水風猶古。舊時屠狗人,晨星朗三五。
此行定有合,未必無小補。而我不自聊,生乃與噲伍。
去程無計留,回期可預數。豈不懷高堂,亦將念眉憮。
故山楓葉紅,歸作秋樹主。旸谷軒名秋樹。
十日淋浪愁出戶,茅齋寂坐苦攢眉。
染成草色春猶淺,老盡梅花意不知。
眼澀窗昏書懶讀,香殘爐冷夢偏遲。
余寒留得思沉飲,又值罌無滴酒時。
詰旦辭霞關,薄暮越楓嶺。
危途極蜿蜒,深谷轉荒梗。
時當積雨后,行沖濕云冷。
斜景無停暉,回飆有虛警。
遠從雙峰罅,稍辨只堠影。
巉巉欲崩石,兀兀最高頂。
我登力已疲,我仆力猶猛。
俄陵百丈梯,忽躡九仞井。
中休勢疑惰,蓄銳思一逞。
攀援雜藤葛,杳靄惑畦町。
霜林如美人,袨服不尚褧。
又如韶顏翁,觴罷春酩酊。
頗憶風雷朝,振響落懸癭。
感時輒驚暮,念別益含哽。
蠻天夢不到,海嶠路多迥。
苦辛伴童奴,棲遁愧箕潁。
何由免崎嶇,垂堂日三省。
清和晝。汲泉溜。春牙秋片花瓷斗。
披輕袷。停蕉箑。千縷煙中,鬢絲禪榻。
開吟牖。桐陰覆。茶星朗映詩仙瘦。
焙香莢。尋山衲。可能同載,一帆苕霅。
清絕更誰如,松風小閣虛。
氎巾參幾杖,鶴毳落琴書。
新鑿淘丹井,常攜斸藥鋤。
身閑隨處樂,何況是吾廬。
作客元無定,公馀亦勝游。泥涂方駐馬,野水共乘舟。帆掛中川月,舷鳴雨岸秋。江湖思不盡,漁火滿汀洲。
薊北三年客,常愁馬足塵。平川理舟楫,清夜下江津。秋夜穿蒲葦,波光共羽鱗。莼鱸思未得,亦自慰征人。
確實行藏與古儔,
略無半點詐明頭。
豎粗拳驗方來眼,
未跨門時見便休。
春深燕寢晝凝香,竟許彭宣拜后堂。南極婺星臨井絡,可知愛日正舒長。
翩翩公子擅風華,三鳳齊名傲薛家。舊植蘭臺已成蔭,新秋猶放榜頭花。
彈章朝奏五云端,臺閣風生慄不寒。今日御屏書郡守,須知觀察藉言官。
衣缽和凝孰嗣徽,扶風絳帳兩暌違。邇來自問無貪取,只算師門具體微。
三將軍,一姓葛,兩姓陳,捐軀報國皆忠臣。
英夷犯粵寇氛惡,將軍奉檄守沙角。奮前擊賊賊稍卻,公奮無如兵力弱。兇徒蜂擁向公撲,短兵相接亂刀落。亂刀斫公肢體分,公體雖分神則完。公子救父死陣前,父子兩世忠孝全。
陳將軍,有賢子;葛將軍,有賢母。子隨父死不顧身,母聞子死數點首。
夷犯定海公守城,手轟巨炮燒夷兵。夷兵入城公步戰,炮洞公胸刀劈面。一目劈去斗猶健,面血淋漓賊驚嘆。夜深雨止殘月明,見公一目猶怒瞪,尸如鐵立僵不倒,負公尸歸有徐保。
陳將軍,福建人。自少追隨李忠毅,身經百戰忘辛勤。英夷犯上海,公守西炮臺。以炮擊夷兵,夷兵多傷摧。公方血戰至日旰,東炮臺兵忽奔散。公勢既孤賊愈悍,公口噴血身殉難。十日得尸色不變,千秋祀廟吳人建。
我聞人言為此詩,言非一人同一辭。死夷事者不止此,闕所不知詩亦史。
承平武備皆具文,勇怯真偽臨陣分。天生忠勇超人群,將才孰謂今無人?
嗚呼將才孰謂今無人,君不見二陳一葛三將軍!
吳兢史法蔡邕碑,每嘆斯文尚在茲。
老奪故交堪痛惜,晚徵集序未遑為。
單傳骨髓惟吾子,空嘔心肝向阿誰。
道遠束芻攜不去,覆翻遺墨豈勝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