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橋憑欄二首 其一
火車腳底走輕雷,小立危橋暢旅懷。
昨日三分今一統,大江東去我南來。
吐吞云夢天無際,管領河山楚有材。
到此人窮千里目,好風雄過昔王臺。
火車腳底走輕雷,小立危橋暢旅懷。
昨日三分今一統,大江東去我南來。
吐吞云夢天無際,管領河山楚有材。
到此人窮千里目,好風雄過昔王臺。
火車從腳下駛過,發出如輕雷般的聲響,我獨自佇立在高高的橋上,暢快地抒發著旅途的情懷。過去國家曾有三分割據的局面,如今已實現統一,大江滾滾東去,而我正朝著南方前行。這里仿佛能吞吐云夢大澤,天空一望無際,楚地人才輩出,足以掌控大好河山。站在這里,人們能極目遠眺,這美好的風比昔日王臺的風更為雄渾。
輕雷:形容火車行駛時發出的聲音如同輕雷。
危橋:高橋。
三分:可能指歷史上國家分裂的局面。
一統:指國家實現統一。
云夢:古代澤藪名,泛指春秋戰國時楚王的游獵區。
管領:掌管、統領。
楚有材:出自“楚材晉用”,這里指楚地人才眾多。
人窮千里目:化用“欲窮千里目”,表示極目遠望。
昔王臺:可能指古代帝王所建的高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昨日三分今一統”可推測,創作于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之后。可能當時社會處于變革發展階段,詩人在旅途中,看到火車等新生事物,感受到時代的進步和國家的新氣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對國家統一的欣喜和對山河、人才的贊美。其突出特點是意境雄渾壯闊,情感豪邁奔放。在文學上展現了時代特色,反映了詩人積極樂觀的精神風貌,具有一定的時代價值。
脫巾以漉酒,酒熟何淋漓。感君光似月,照我鬢成絲。
老去無營百念寬,只馀故紙未忘鉆。小窗坐寐含幽夢,夢涉寒波賦楚蘭。
蕭齋幽賞無多地,畫屏最饒詩意。澹墨新痕,綃塵褪色,六曲斜排山字。清宵況味。愛旁挹樨香,中分蟲思。凈絕禪心,試題秋句不成綺。幾回憑向倦里。簟紋圍一角,薰盡沉水。夢遠能穿,寒輕不隔,羅帳還垂鳳尾。涼蟾乍墜。恰菊影欹欹,畫伊燈背。聳與詩肩,夜深偏不睡。
炎海東來路,龍川曲避沙。江村孤驛舍,竹屋幾人家。地瘠春無菜,山稠樹少花。瘴煙愁未已,汗漫薄天涯。
本體無生,諸塵幻成。白發雪漫頂,青瞳秋在泓。妙觸出礙,機用超情。珠走不留影,谷虛還應聲。默默坐寒唯自照,天無四壁月三更。
野渚煙消廢壘空,閑園荒草泣秋蛩。憑高直望行人少,一片寒山萬馬風。
疏鐘來遠寺,暝色起橫塘。佳會諒難再,盟心那可忘。他年尋舊跡,煙水浩迷茫。
不到茲臺四十年,臨風獨立意悠然。胸中多少難言事,便欲憑高叩九天。
浮瓜且沉李,自昔清夏炎。郎心今浮沉,豈有瓜李嫌。
馳上平岡小打圍,相公自控紫絲鞿。一鞭揮出三千騎,驚動流紅窣窣飛。
品格由來自出群,就中相并轉驚人。且同藥使求民瘼,終與花王秉國均。李廣無雙空自老,崔徽有兩竟誰真。因君剪寄和詩看,始信人間別有春。怕草侵陵為剪除,新詩應笑病尚書。瀟湘煙水愁相對,巫峽云山欲獨居。有客彈冠連茹進,誰家高髻合歡梳。年來太守雖加老,為爾情懷亦自如。不與尋常草木群,看來端的好予人。神仙比并容顏似,姊妹推排次第均。浮薄未應隨世態,靚妝渾似任天真。得他和氣知多少,占盡河陽一縣春。曾與宮花傍玉除,芳名消得用金書。已教莊蝶雙雙引,更伴臺星兩兩居。官樣自應能笑語,家常誰欲效妝梳。大都好物難摹寫,未信屏風畫得如。白也雖云思不群,賦君猶有調高人。更相汲引風流在,各自芳菲雨露均。因藥封王誰是假,與花為后自應真。思量消得黃金屋,回首戎葵也是春。誰捋花譜更刪除,妙品須教末上書。未必楚王曾夢見,祇應青女解孀居。行云莫向中問度,新月才成一半梳。若使覺王今識汝,蓮花寧復并真如。并驂鸞鶴下珍群,為愛詩人不避人。半醉奈何非李白,獨醒愁殺是靈均。空花在處黏成妄,草木何時鍊得真。顧我無心爭彼此,即今開落任青春。盡日經營對廣除,旁邊奴婢亦詩書。俱飛蛺蝶渾相學,共戲鞦韆祇并居。說著定應成膾炙,買栽真是置篦梳。更嫌病眼無憑據,細看元來玉不如。一經瞻顧遂空群,疑是同時解佩人。曾對絲綸當禁掖,終隨弦誦到成均。有如一夢邯鄲假,未始相離渾沌真。可怪滿城尋國艷,不知花在此中春。玉顏高并向階除,靜笑寒藤學草書。未信東君無職事,不慚西子是鄰居。曾教王母藏青鳥,擬問嫦娥借玉梳。尊得花王威勢重,也應知慕藺相如。共拋花縣暫離群,聊伴西湖地主人。艷粉兩應歸藻繪,香泥俱合在陶均。雄風為借吹噓力,雌霓叨蒙激賞真。移在洞天深處種,與誰同見八千春。幾時詩債許蠲除,直待金雞放赦書。神峽自來云一片,仙山多是玉群居。祇緣貌類欣臨鏡,卻為情親忘見梳。不怕飛泥侵妙質,吾家斤斧正風如。神仙流品信難群,絕似人間兩麗人。暫得借觀猶占久,便教偷戴也分均。祇邀竹葉相為伴,更對菱花自寫真。開向夏天緣底事,算來多是不宜春。桃茢無堪謾祓除,芭蕉何事倒抽書。鳳凰騎罷猶輕舉,烏鵲橋成得燕居。抵死勸持雕玉盞,象生描在鏤金梳。當時若使閼氏見,未怕平城刻得如。晚菘早韭謾連群,過眼終無愛惜人。照日舞鸞情款曲,趁風飛燕勢停均。名歸本草千方秘,職在司花一命真。回首鳳凰城闕下,倩誰移與后園春。曾伴長楊草詔除,信知長合在中書。暫違紫袖雙瞻立,聊伴紅裙一餉居。小子正狂心已醉,老奴猶愛發方梳。故應此戰今須解,兵法曾教避不如。
生愛梅花是性情,故園阻絕淚縱橫。夢中驚見南枝曝,起繞山邊水畔行。
漢使出燕然,愁閨夜不眠。易制殘燈下,鳴砧秋月前。
吟苦偏愁白發催,故人何事又詩來。籬邊黃菊花相對,客里清樽酒自開。南國此時聊遁跡,北扉當道正需才。嗟予潦倒無他望,獨立西風想釣臺。
累累青子壓秋房,千尺高株掛碧蒼。清廟周罍云捧得,澠池秦缶化陶將。涵濡璞玉精英嫩,美滿金莖滴露香。欲和金莖餐玉屑,茂陵曾有壽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