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一首 其五
出與未出,
蓮花荷葉。
老倒智門,
舌頭無骨。
出與未出,
蓮花荷葉。
老倒智門,
舌頭無骨。
出與未出的狀態,就如同蓮花與荷葉的關系。年邁的智門和尚,說話沒有原則。
出與未出:一種模糊、不確定的狀態。
蓮花荷葉:蓮花和荷葉常一起出現,這里可能象征某種關聯或對比。
老倒:指年邁。智門:可能是一位和尚的名號。
舌頭無骨:形容人說話沒有原則、信口開河。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佛教文化盛行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僧人或對禪理有深入研究的人。在與智門和尚交流或聽聞其言論后,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禪理的理解和對他人言論行為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圍繞禪理展開,以獨特的意象和直白的語言探討“出與未出”的狀態以及對智門和尚的評價。在文學史上,這類禪詩豐富了古代詩歌的題材,展現了佛教文化對文學創作的影響。
庭前不種閒花草,九畹遺芳獨向榮。既與善人同臭味,正宜君子托交情。謝家玉樹推前輩,栗里黃花愧后生。若把三香比三益,梅花終讓國香清。
數仞師門力學真,明乎庶物察人倫。芳塘活水今猶昔,喜際龍潭復有人。
陽連謫宦,越千秋阡陌。嶺表名庠轉詞客。論師承,常憶方董容商、黃王老,聞道無庵馨澤。詞學稱四代,學貫中西,解道文心業煊赫。醉臥紫荊園,把夢窗詞、重勘比,原來一脈。但屈指當今幾英才,擅學府文壇,清嘉耆碩。
病里獨登樓,樓前古寺秋。霜寒紅葉徑,雨過白蘋洲。藥裹隨身好,詩懷到處幽。明朝欲歸去,又上木蘭舟。
河南新郡縣,吾宋舊山川。喬木應猶在,遺民不記年。行人將漢月,持節照胡天。屬國今無恙,遙知免齧氈。
萬里層陰宿霧消,冰輪初上鏡天遙。此時仙漢欄干曲,竹影梅風笑寂寥。
黃氏十九時,歸周文璧氏。二年文璧喪,弱惟一女恃。有姑患痿痹,其狀莫比儗。有肢如無筋,有骨如無髓。在床如空中,有身如蛻委。日夜但冥冥,僅有息存爾。聞聽與觸動,稍及即厥死。薦地方儗步,通問必附耳。艱難食溲次,不敢托諸婢。百藥無一效,百累叢一已。黃氏心煩惱,惛惛不知處。東家優婆夷,憐憫為黃語。"汝姑溺苦海,汝知故何以。愆業如丘山,宿世所積累。須皈大勢力,南海有大士。解難說真言,功德莫思議。但要深心持,日日要如是。一言一拜叩,億又八千數。在佛雖有程,敬愛無庸紀。功深果報近,何患患不起。"黃氏聞是言,煩惱生歡喜。歸室便置像,恭敬為作禮。沐浴體投地,心觀口娓娓。亦不知其終,亦不知其始。亦不知其寒,亦不知其暑。閱日千八百,歷年數得五。俄夢見一姥,前黃行迤邐。心謂是現化,稱名略不顧。極力欲追即,步步懸尺只。徑入一區廬,闔戶若相拒。款叩發號泣,其戶豁然啟。菩薩示妙相,金光爍瞻睹。頭上珠瓔珞,晃晃復蕊蕊。蓮目垂慈光,宣言啟玉齒。黃氏前諦聽,合掌作長跪。云汝依吾道,悉知悉見已。慈悲為我愿,豈無囑付汝。循功加精進,九日一扶倚。七九扶以行,前及我處所。覺來汗淋淋,其言尚在耳。悟佛為眾生,方便指門戶。信心愈堅牢,額破吻俱腐。臨日試小掖,筋骨覺可舉。屢試屢無難,還能步移跬。彳亍詣像前,奠香致情旨。其炷從空躍,踰梁而直下。乃著于本人,正中頂?里。其聲若驚霆,其勢若擊杵。身心發震竦,百苦悉皆去。如風捲天云,不復剩渣滓。如春活枯草,如冰化為水。親黨盡來觀,贊嘆世無此。姑謝新婦力,脫我出死簿。新婦答何功,菩薩威力故。此事聞其甥,王綸能覼縷。韋虛氣治痿,若或有仙技。黃氏孝治痿,專以誠為主。格物與布氣,非誠莫相與。孝有致久旱,孝有致冰鯉。事本出非常,未可論常理。我特書其孝,勃蹊用為砥。至今昆山人,大書播邑史。
蒼茫政學起風濤,東亞初驚熱度高。手得一編民約論,瓣香從此屬盧騷。
石存裴令老臣心。
細雨過空庭,纖纖草色青。涼風生近戶,淡靄散高冥。林外鵑聲急,檐前燕語輕。錦城雖可樂,終是念歸程。
蛾眉迷葉翠,龍腦亂花香。兩岸腸堪斷,伊人水一方。
楓江渡口草凄凄,桃浦橋邊夕照低。惟有舊家雙燕子,年年飛繞綠楊堤。深湖兩岸白云秋,蘆荻花深隱釣舟。回首平原風浪急,卻憐江海是安流。潦倒江南一布衣,家貧歲晚寸心違。不堪倚杖楓江路,手種青松大十圍。
野燒寒光慘,篷窗落景催。舟隨流水下,鳥帶夕陽回。老去頻看鏡,閒來獨舉杯。連朝苦馳逐,忍聽暮猿哀。
居庸峻絕自天成,鳳翥龍驤壯北京。猛士防邊嚴警柝,行人駐馬聽泉聲。云連幽薊千峰立,地接華夷萬里程。圣代車書今一統,遐方無事樂升平。
浮云作態弄晴陰,芳草無情礙馬行。恰值歌停聞短笛,忽當林斷遇寬坪。閒花野草無邊趣,秋水長天一色清。棋局正酣柯木爛,寒江何日結鷗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