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宣州中書 其二
夷惠清和不尚同,直將兩手袖春風。婁豐從勸三農始,初度重書二月中。欲與大年分殿最,試于小知擊倥侗。雖云弱水歸溟渤,自向西流不自東。
夷惠清和不尚同,直將兩手袖春風。婁豐從勸三農始,初度重書二月中。欲與大年分殿最,試于小知擊倥侗。雖云弱水歸溟渤,自向西流不自東。
徑菊庭蘭日夜摧,禪房未合有江梅。
香今政作依稀似,花乃能令頃刻開。
笑說巫陽真浪下,寄聲驛使未須來。
為君浮動黃昏月,挽取林逋句法回。
三春渾索寞,百卉任摧殘。
有感詩頻賦,無懽酒易闌。
調和思玉燭,延駐仗金丹。
難系西飛日,吾心一寸寒。
世事驚遷改,人生苦別離。
一年仍異地,千里共勞思。
雁足傳來信,蠅頭寫到詩。
丁寧林下意,端不負心期。
陂湖春盡水茫茫,收拾波濤入小塘。
睡起微涼馥荷氣,雨余斜日麗萍光。
聊為堂下龜魚主,少退階前雁鶩行。
只欠盆行數峰在,并持小樹作青蒼。
長短身為度,洪纖節自明。
時時勤執捉,處處伴經行。
峻岅腰能直,危橋步亦輕。
化龍他日事,靈壽若為榮。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將家上鐡頭船。
客留陽羨秖三月,歸去玉溪無一錢。
觀水觀山都廢食,聽風聽雨不妨眠。
從今布襪青鞵夢,不到張公即善權。
搖落秋風晚,凄涼又一秋。
漢家元再造,杞國謾多憂。
七廟存余澤,諸公合遠謀。
痛心何日定,直待太平休。
孤跡平生似轉蓬,少而豪邁老羈窮。
榮華路上黃粱夢,英俊叢中白髪翁。
身墮窮山三峽里,心隨流水大江東。
夤緣展翅斜陽晚,須仗扶搖一鶚風。
塞上煙塵永不揚,邊民戍卒盡耕桑。
抗言用武真非策,唾手扶危別有方。
須信精誠能感格,由來道德本安強。
恩沾動植知多少,天使千秋保熾昌。
天府登賢策馬東,似君人物許誰同。
文章小技出兒戯,道德微言余祖風。
有路青霄元自別,無情白髪向來公。
平生醞藉唯經國,唾手先收第一功。
落日暑猶劇,虛亭風不來。
半身流汗雨,兩耳聒蚊雷。
扇手何曾歇,漿甌未放回。
疇能呼屏翳,一霎蕩炎埃。
圣人闡性命,易書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學。
俗儒何紛紛,私意妄穿鑿。
或被陰陽拘,或遭象數縛。
執一以為真,盲夫妄捫摸。
我嘗皆過眼,去道轉遼邈。
粵從探釋氏,奧處窺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覺。
八卦未畫初,玄門啟關鑰。
向來百家言,盡把束高閣。
路向林端出,云從屐齒生。
山風迎夕起,煙樹接天平。
倚杖聽僧語,窺簷待月明。
幽禽知客意,時送兩三聲。
林下風流在,收歸枕簟傍。
冰肌元本浄,玉骨自然涼。
最是虛心好,由來正節剛。
炎天長作伴,書夜不能忘。
凜凜霜威撲撲塵,不堪曉騎送行人。
云山萬點遠連蜀,煙樹兩行初過秦。
風厚正能扶大翼,浪高端足化修鱗。
圣君急士思調鼎,喜見寒梅漏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