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邦衡族侄長彥司戶韻
圣世恩榮盛孝章,北窗自欲傲羲皇。
通家喜燕雞豚社,治郡愁親雁鶩行。
陌上花開人斗草,甕頭酒熟客傳觴。
及時行樂君休厭,召驛相將項背望。
圣世恩榮盛孝章,北窗自欲傲羲皇。
通家喜燕雞豚社,治郡愁親雁鶩行。
陌上花開人斗草,甕頭酒熟客傳觴。
及時行樂君休厭,召驛相將項背望。
圣明之世對賢才的恩寵榮耀堪比孝章,我在北窗下悠然自得,自比能傲對羲皇。與通家之好歡喜相聚在雞豚社,治理郡事時卻發愁面對繁雜的公務。田間小路上花開正盛,人們在玩斗草的游戲,酒甕里的酒釀好了,客人們相互傳杯飲酒。要及時行樂你不要厭煩,朝廷的征召驛站的消息不久就會接踵而至。
孝章:指東漢末年的盛孝章,他為當時名士,孫策忌恨他,孔融曾寫信給曹操救他。這里借指受恩榮的賢才。
羲皇:即伏羲氏,古人想象伏羲時代的人生活閑適自在。北窗傲羲皇,形容人生活悠閑自適。
通家:指彼此世代交誼深厚的家庭。雞豚社:指鄉村中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屆時會有雞豚等祭品。
雁鶩行:比喻繁雜的公務。
斗草:古代民間一種游戲,也叫斗百草。
傳觴:傳遞酒杯勸酒。
召驛:指朝廷的征召。項背望:形容距離近,很快就會到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處于相對穩定的“圣世”,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半閑適的生活狀態,與友人交往密切。也許是在鄉村參加祭祀活動等聚會后有感而發,同時也對自己未來的仕途有所期待和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及時行樂的思想,同時反映出詩人在閑適生活與可能到來的公務之間的復雜心境。詩的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能讓我們了解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無正文。
坰野誅茅客有家,蟫編猶守舊生涯。移山似入愚公谷,掛席何勞長者車。隴上牛羊齊一飽,亂馀桃李已三華。蟲天蟻夢休回首,坐擁熏爐到日斜。
攢列萬松青,山開孔雀屏。嵐光出膏沐,仙子示顏形。疊石寒溪沸,憑巖古木獰。欲將泉洗眼,小坐護龍亭。
江南澤國秋,野水連天凈。日落渚沙明,霜老菰蒲冷。欲下復徘徊,顧侶聲相應。帶月渡銀塘,照見雙棲影。
禮闈半月得從容,料峭春寒似早冬。警夜每聞三弄角,論文直到五更鐘。雁來遠路驚流景,草茁閒庭失舊蹤。得士共為天下賀,明朝揭榜醉黃封。
榮悴本來何處??慈“痘ㄍ洹W硌垩G嗉t,欲問真源無路。歸去。歸去。風外數聲齊女。
花好。怕花老。暖日和風將養到。東君須愿長年少。圖不看花草草。西園一點紅猶小。早被蜂兒知道。
花霧濕,黯黯覆庭蕪。十二闌干空見月,誰教涼影伴人孤。素被帶香鋪。情荏苒,金屋又笙竽。天際有云難載鶴,墻東無樹可啼烏。春夢繞西湖。
羲軒位皇極,如月行中天。圣圣繼作則,墳曲斯流傳。乾坤大一統,圖書垂萬年。高岡來彩鳳,清廟鳴朱弦。尼父振遐躅,人文日丕宣。
未老形骸足自支,唯憂多病釀成衰。詩書猶作發丘將,稽首竺乾真我師。
往問維摩疾,來探般若心。本源雖自在,因地亦行深。灑落溪山色,蒼涼竹樹陰?;峦救缒ハ仯稳罩氐桥R。
遠灶積煙煙更多,絕人妙手不同科。蕭郎餉我客卿輩,遠愧山陰書換鵝。
金佛不度爐,妙相圓明會也無。泥佛不度水,落落圓音美復美。木佛不度火,蕭蕭古殿無關鎖。是須撒手直歸家,莫向半途空懡?。
齒脫初驚老漸臨,江潭搖落感同深。馮夷鼓怒昏東海,誇父淩虛棄鄧林。食肉本無飛虎相,知天聊隱候蟲吟。守玄尚白吾何擇,愁絕虞卿去國心。
畏日得涼才小愜,因秋感歲卻成悲。君看八萬四千劫,只在爐熏起滅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