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庵同年賦詩見懷時眼中兵起先發襲擊感而次韻答所寄 其一
跡疏叢桂嶺,待菊發華滋。
貪接高人躅,翻傳幼婦詞。
海霞輝寤寐,湖葑亂愁思。
辟世存杯酒,休論惠與夷。
跡疏叢桂嶺,待菊發華滋。
貪接高人躅,翻傳幼婦詞。
海霞輝寤寐,湖葑亂愁思。
辟世存杯酒,休論惠與夷。
我在叢桂嶺行蹤疏落,等待著菊花綻放出華美潤澤之姿。本想追隨高人的腳步,卻反而收到了如絕妙好辭般的你的詩。海上云霞的光輝時時在我夢中出現,湖中的菰草攪亂了我的愁思。避世隱居唯有借酒消愁,就別再談論惠施和伯夷的事了。
叢桂嶺:具體所指不詳,可能是詩人居住或常去之地。
華滋:形容草木茂盛、色澤潤澤。
高人躅:高人的足跡,指追隨的對象。
幼婦詞:指絕妙好辭,這里指同年所賦之詩。
湖葑:湖中的菰草。
惠與夷:惠指惠施,戰國時期名家代表人物;夷指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以守節不食周粟而聞名。
從詩題‘眼中兵起先發襲擊’可知,當時社會處于動蕩不安、兵禍紛起的時期。詩人在這樣的背景下,與同年友人分離,友人賦詩相懷,詩人有感而和。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在亂世中的愁悶與避世心態。其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特定時期文人的心境。
寂寞臥空齋,閑扉閉綠苔。一簾幽夢斷,千里故人來。野竹迷連騎,空花送酒杯。又愁分手去,心事向誰裁。
一疏春浮瘴海涯,五年山縣寄蓮花。已拚姓字無人識,檢點封章得內家。
東曹地迥集名郎,宛是仙家紫翠房。閶闔上通天咫尺,蓬萊移出海中央。金波日暖浮鳷鵲,玉樹春濃下鳳凰。幾度夢回清夜直,此身如在五云鄉。
履過蒼苔風正斜。輕粉眸光疏影下,春殘雨巷花。這飛紅、非是他。
一葉扁舟里,蕭條生計微。犬依茶灶臥,鷗逐釣絲飛。不識功名路,渾忘寵辱機。溪頭新水綠,欸乃日忘歸。
酒號忘憂物,花名乃相偶。憂來對花坐,何如飲美酒。
又夢尋魚曲港過。醒時片月墜橫波。北國難收紅豆子。秋水。也無人唱采菱歌。漸寫紅箋紅失色。將息。忍將慧業種娑婆。已覺微涼揩病眼。誰免。非非想處暗消磨。
云窗霧閣隱樓臺,夢里依稀似到來。異數極知蒙帝力,凡軀深訝住天臺。承明召數晨先入,閶闔歸遲晚特開。正是商家調燮地,鹽梅獨愧傅巖材。
昔年多士萃南宮,曾見雄文曄彩虹。萬里相期霄漢上,一官猶在大江東。新詩寄遠句增麗,舊事追游夢已空。努力要津張此志,吾方寒釣五湖中。
淮流浩蕩楚原平,嘆息英?不再生。天日可明歸漢志,風云猶似下齊兵。千年城郭名空在,百戰山河姓幾更。還酹將軍一杯酒,黃鸝碧草不勝情。
物與吾何異,春隨地不同。游歌盡墨客,亭榭半花風。身世一杯外,山河雙眼中。無言時未夏,巳報石榴紅。
錦城長憶共清尊,海內忘行剩子存。未死東坡真似夢,悲秋宋玉待招魂。求禪七祖魚緣木,面壁三年虻處裈。倒屣升堂定何日,文章交道得重論。
鹽車淹素志,長坂入青云。老驥春風里,奔騰獨異群。
只道六朝窄,渠猶數百春。國家祖宗澤,天地發生仁。歷服端傳遠,君王但側身。楚人要能懼,周命正惟新。
蠻觸功名未足誇,掀髯一笑付南華。他年擊破疑團后,始覺從來盡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