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子青翁 其一
名德窺三世,滄桑一老儒。
吟飛鸞鶴氣,道應馬牛呼。
孤憤藏杯斝,深居潤畫圖。
先朝高兩監,逸事泣彈珠。
名德窺三世,滄桑一老儒。
吟飛鸞鶴氣,道應馬牛呼。
孤憤藏杯斝,深居潤畫圖。
先朝高兩監,逸事泣彈珠。
您的聲名與品德歷經三代仍為人所知,在世事變遷中您是一位堅守的老儒。您吟詩時有著如鸞鶴般超凡的氣質,任人以馬牛之名稱呼也能坦然順應大道。您心中的孤憤之情藏于酒杯之中,深居簡出的生活也為畫卷增添了潤澤之意。前朝您在兩處監職備受尊崇,那些逸事讓人聽聞不禁落淚。
名德:名聲與品德。窺三世:歷經三代仍被人知曉。滄桑:比喻世事變化很大。老儒:年老的學者。鸞鶴氣:像鸞鶴一樣超凡的氣質。道應馬牛呼:化用《莊子·天道》中‘呼我牛也而謂之牛,呼我馬也而謂之馬’,指順應自然,不介意他人的稱呼。杯斝(jiǎ):酒杯。潤畫圖:為畫卷增添韻味。高兩監:在兩處監職備受尊崇。逸事:世人不太知道的事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先朝’可推測,應是在朝代更迭之后。當時社會經歷了巨大變遷,陳子青翁作為前朝有地位和品德的老儒,其一生的事跡和遭遇引發了詩人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來緬懷他。
這首詩主旨是挽悼陳子青翁,突出了他的名德、氣質和在亂世中的堅守。其特點在于用詞精準,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廣泛影響,但對于研究當時的社會和人物有一定價值。
朱夏五更后,步廊三里余。
有人從翰苑,穿入內中書。
漏響飄銀箭,燈光照玉除。
禁扉猶鎖鑰,宮妓已妝梳。
紫府游應似,鈞天夢不如。
塵埃九重外,誰信在清虛。
云慘煙愁苑路斜,
路傍丘冢盡宮娃。
茂陵不是同歸處,
空寄香魂著野花。
廢刈鏡湖田,上書紫閣前。
愁人久委地,詩道未聞天。
不是燒金手,徒拋釣月船。
多慚兄弟意,不敢問林泉。
樹頂煙微綠,
山根菊暗香。
何人獨鞭馬,
落日上嘉祥。
謝脁題詩處,危樓壓郡城。
雨余江水碧,云斷雪山明。
錦繡來仙境,風光入帝京。
恨無青玉案,何以報高情。
用軍何事敢遷延,恩重才輕分使然。
黜詔已聞來闕下,正會星辰扶北極,卻驅戈甲鎮南燕。
三塵上相逢明主
玉晨鐘韻上清虛,
畫戟祥煙拱帝居。
極眼向南無限地,
綠煙深處認中書。
諸司人盡馬蹄稀,
紫帕云竿九釘歸。
偏覺石臺清貴處,
榜懸金字射晴暉。
脈脈低回殷袖遮,臉橫秋水髻盤鴉。
蓮莖有刺不成折,盡日岸傍空看花。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
不遇陰霾孤岫隱,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
圣慮憂千畝,嘉苗薦兩岐。
如云方表盛,成穗忽標奇。
瑞露縱橫滴,祥風左右吹。
謳歌連上苑,化日遍平陂。
史冊書堪重,丹青畫更宜。
愿依連理樹,俱作萬年枝。
玄宗回馬楊妃死,
云雨雖亡日月新。
終是圣明天子事,
景陽宮井又何人。
武丘山下冢累累,
松柏蕭條盡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
真娘墓上獨題詩。
蜜炬殷紅畫不如,
且將歸去照吾廬。
今來并得三般事,
靈運詩篇逸少書。
圓明青z3飯,光潤碧霞漿。
浴殿晴秋倘中謝,殘英猶可醉瓊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