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筑新齋成二首 其二
不離城郭亦孤村,白板青袍道自尊。
半掃泥床延水月,別從竹簡得朝昏。
初心未遂天何問,孤骨惟憐我共存。
策杖相過剛咫尺,對君豈直為盤飧。
不離城郭亦孤村,白板青袍道自尊。
半掃泥床延水月,別從竹簡得朝昏。
初心未遂天何問,孤骨惟憐我共存。
策杖相過剛咫尺,對君豈直為盤飧。
雖身處城郭卻好似獨居孤村,身著青袍堅守道義自尊。掃凈泥床迎接水月之景,從竹簡中度過朝朝暮暮。最初的心愿未達成何須問上天,唯有這孤高的骨氣與我共存。拄著拐杖來訪距離不過咫尺,面對你豈只是為了那盤中餐。
白板青袍:白板,未加裝飾的木板;青袍,古代學子、低級官吏所穿的青色衣服,這里象征著文人身份。
延:迎接。
初心:最初的心愿。
孤骨:孤高的骨氣。
策杖:拄著拐杖。
盤飧:盤中的食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城市卻內心向往寧靜、堅守自我。當時社會或許充滿喧囂與功利,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不隨波逐流、堅守道義的心境,可能是在新齋建成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堅守初心、孤高自守的品格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其突出特點是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將現實與心境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的個性和情感世界。
甌閩古夷服,無諸漢英雄。秦鹿既已死,卻辭隆準翁。組練照海色,旌旗來故宮。赫矣茅土業,大哉開辟功。事往滄海變,龍飛霸圖空。昔日釣龍臺,空馀江水中。桂殿苔色古,空陵云氣紅。朝夕卷寒潮,隱隱聞雷風。登臨畢馀景,感嘆無終窮。
龍岡便腹盡詩書,落筆云煙我不如。一紙安書思塞雁,十年歸興憶鱸魚。托身醫隱君謀妙,委跡儒冠我計疏。何日相將歸故里,翠微深處卜幽居。
局蹐豈吾事,郊游惟獨行。風回疑引騎,雪落故連城。塔樹凝先白,臺云曳未平。感時侵歲晚,白發暗心驚。
盤礴崎嶇力不任,遐方風景變鳴禽。舟浮湖面波瀾闊,馬憩山腰澗壑深。千里曉煙炊紫葛,一春寒霧鎖青林。紛紛寇盜何時靜,龔遂登車是好音。蘭澧分岐望芷沅,渡頭楊柳欲飛綿。囊無薏苡防私論,茶有茱萸敵瘴煙。心定漸忘行役苦,愁濃不覺歲時遷。從今暴殄為明誡,曾見山頭火種田。武陵回首望巴陵,擯退舟師就馬程。潏潏青溝穿路過,峨峨蒼嶺送人行。廟堂任使誰能避,箐麓猖狂只自驚。欲為伏波尋勝跡,草間聞有鷓鴣聲。
岑嘉州,真名流,生平浩氣橫清秋。詞源澒洞傾枚鄒,春江曉漲蛟龍浮。從班解秩不復收,從軍直到海西頭。湖沙三載踏驊騮,長江萬里空悠悠。間關西赴五馬侯,郎官御史青幕游。蜀嘉山水增清幽,夜夜文光煥斗牛。嘉州嘉州知不憂,遺文流落人重修。當時炙手勢莫儔,至今寧有姓名留。
青青之柏,反思孔閔。曩日何人,天降其殞。囂囂今日,憶者幾泯。風雨不已,維其不忍。青青之椈,反思孔傷。曩日何國,天降其殤。召此游魂,筑此廟堂。風雨不止,維其惶惶。風塵于道,卒蔽四方。人有所極,大招之愴。精魄何處,承天之閶。爰戚爰悼,維此永創。
弟子成名眾,先生獨命窮。廣場雙鬢禿,陋巷一瓢空。雞饌為親設,牛衣與婦同。嗟乎猶嗇壽,神理竟難通。方訝書來少,殊鄉訃忽聞。素幃無祭主,破笥散遺文。已閉三間屋,誰封四尺墳。舊曾傳業者,南北各離群。
百丈巖前石鼓鳴,山人今夜動山靈。同舟亦有知音者,共聽乾坤第一聲。
白丁驅上城,徒手不能兵。斗將無人色,行涂多哭聲。惟將孔達解,竟遣夙沙烹。滿眼黃塵暮,悲風慘淡生。
幽山之內,爾聲最宜。響流千谷,心同一枝。居高聞遠,應節鳴時。韻繇天縱,清畏人知。已潔其身,仍蛻其皮。秋風欲至,爾獨何思。
莫道情緣系夙因,絮飛風底自飄茵。驚回曉夢蛾空損,望斷云天恨又新。對月有誰憐瘦影,掃花無計惜馀春。老猶低首吞孤憤,隱到難言淚滿巾。
幽禽百囀舌如簧,院宇深深花木香。飄泊傷春惟泥酒,不知林外已斜陽。
橋邊路欲迷,林外山猶見。長歌扣牛角,不讀項羽傳。
何處珠簾擁莫愁,笛床歌席近書樓。金爐銀燭平原酒,遠浦寒星剡曲舟。望里青山仍北郭,行時溝水向東頭。老懷不為生離苦,雙淚無端只自流。
路從苕水去,萬壑更千巖。孤驛愁將別,離杯惜重銜。鶯聲賡妓曲,柳色學朝衫。煙淡緣汀草,風將向浦帆。明朝憶君處,江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