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靈寶縣賞牡丹
春宵微雨后,香徑牡丹時。
雕闌十二,金刀誰剪兩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銀箏緩送,且醉碧霞卮。
輕寒香霧重,酒暈上來遲。
席上歡,天涯恨,雨中姿。
向人如訴,粉淚半低垂。
九十春光堪借,萬種心情難寫,欲將彩筆寄相思。
曉看紅濕處,千里夢佳期。
春宵微雨后,香徑牡丹時。
雕闌十二,金刀誰剪兩三枝。
六曲翠屏深掩,一架銀箏緩送,且醉碧霞卮。
輕寒香霧重,酒暈上來遲。
席上歡,天涯恨,雨中姿。
向人如訴,粉淚半低垂。
九十春光堪借,萬種心情難寫,欲將彩筆寄相思。
曉看紅濕處,千里夢佳期。
春夜微微下過雨后,正是在花香滿徑的賞牡丹時節。那雕花欄桿旁,不知是誰用金刀剪下兩三枝牡丹。翠色屏風深深遮掩,有人緩緩彈奏著銀箏,我暫且在這碧霞杯中沉醉。微寒中花香與霧氣濃重,酒意遲遲才涌上臉頰。宴席上有歡聚之樂,也有天涯漂泊之恨,雨中牡丹的姿態動人。它仿佛在向人傾訴,帶著粉淚半低垂著。九十天的春光值得珍惜,可萬種心情難以書寫,我想拿起彩筆寄托相思。清晨看那被雨水打濕的紅花,在千里之外盼著美好的相聚之期。
香徑:散發著花香的小路。
雕闌:雕花的欄桿。
碧霞卮(zhī):酒杯。
九十春光:指春天的整個時段。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詞中“天涯恨”等表述推測,作者可能當時正處于漂泊狀態,在靈寶縣賞牡丹時,觸景生情,借牡丹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借賞牡丹抒發內心復雜情感,融合了歡與恨。其特點是景與情交融,語言優美。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
高詠瑯函閱?;I,中臺元不異丹丘。年年六月蒲麟酒,長對來禽安石榴。
拓罷淮南金戟牙,時平來坐野僧家。槍旗謾摘社前雨,旌節旋移春后花。生憐一架明于雪,終殿群芳嫁卻春。風雨寂歷蘆荻秋,梧葉落盡斜陽洲。
物外無知己,人間一癖王。生涯身是夢,耽樂酒為鄉。日月黏髭須,云山鎖肺腸。愚公只公是,不用謾驚張。
梨花淡淡玉亭亭,憶得雙文縞素晶。最是鏡前歡喜處,斷紅蛾綠越分明。
茂草長林不共棲,孤燈寒箔影凄凄。鷓鴣死去猶嫌北,鸚鵡道成必向西。
前時雙鴛鴦,失雌鳴不已。今更作雙來,還悲舊流水。
三日甘霖歇,山游興若何。春酣花欲語,陰凈鳥還歌。病許扃扉久,情深枉駕多。野庭期灑掃,題竹記重過。
九寡奔亡一老姬,白頭蠻叟嬖西施。二公費盡平生事,深屋嬋娟世得知。
有鳥有鳥名太平,太平時節方來鳴。當今天子神且圣,怪爾日夕無停聲。人言此鳥亦如鳳,不向梧桐愛萋菶。上林何樹可相依,萬年枝上春風動。
豈自矜毛羽,穿飛亦鮮儔。生藏嘉樹底,日有好音流。不省金丸懼,因辭寶瑟游。齋居偏覺汝,清囀若為留。
客作混傭保,疏茅俯泌洋。蹲鴟剛半耜,杞犬未成行。厭虎方多誤,樹蘭美不芳。想無龐馬輩,勝似萃魚梁。
海上重來夢也真,蘇州河水洗征塵。浦東隔岸風光好,一片高樓日日新。
倘使身為小浪花。飛湍濺雪喜喧嘩。一心澤被萬千家。進士斬妖忙洗劍,仙人種棗大如瓜。奔流到海浸云霞。
五絲續命覺難牢,種樹先尋丈二高。旋有煙云歸戶牖,即供吟笑助蓬蒿。花開映徹千層錦,風摵喧成八月濤。髣髴嶧山分異種,淹留名久入詞騷。
已息經旬雨,猶逢飲澗霓。水痕高在樹,山色近看泥。乳燕歸無屋,行魚戲滿畦。農家棲未定,不暇事耕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