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聳寒圖二絕 其二
道山仙圣典刑真,
原廟功臣劍佩新。
歸掩柴門無此夢,
撚須畫腹對斯人。
道山仙圣典刑真,
原廟功臣劍佩新。
歸掩柴門無此夢,
撚須畫腹對斯人。
道山之上仙圣的典范真切,原廟中功臣的佩劍裝飾嶄新。我回到家中掩上柴門,不會有那樣的夢境,只能捻著胡須、用手畫著肚子面對畫中的這些人。
道山:傳說中的仙山,這里可能指朝廷或某種神圣之地。
典刑:典范、榜樣。
原廟:正廟之外另立的宗廟。
劍佩:佩劍,這里指代功臣。
撚須:捻著胡須,常表示思考。
畫腹:用手在肚子上比劃,也表示沉思。
斯人:指畫中的人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創作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和平但詩人仕途或生活較為平淡的時期。詩人看到《聳寒圖》,圖中描繪的道山仙圣、原廟功臣景象引發了他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仙圣、功臣的尊崇以及自身生活的感慨。其特點是通過對比營造意境,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視角。
飲酒當盡醉,逍遙當及夜。西風送嫦娥,欣然面東嫁。
飲酒留杯底,攤書礙枕旁。人扶脩冠櫛,客勸罷文章。谷雨催田父,花時到海棠。病夫渾不較,流轉任春光。
流飆起飛棟,群星集欞軒。月出芙蓉池,清光滿西園。侍者夜行觴,綺縞一何繁。玉顏可攬持,顧眄屬所歡。華鐙正徘徊,步障隨風還。弦歌蕩層臺,激響拂潺湲。公子多憂客,從橫各成篇。主人自和氏,披褐將誰愆。絕纓紛陸離,墮釵復闌干。取樂此一時,嘉會良獨難。
舊喜三周貪好客,爭如一叟促歸程。長亭日晚相望處,一片平湖泠浸星。長道相思苦不開,故從百里泛舟來。如何不見稽山老,卻道心因興盡回。
天地為誰春,風月為誰賊?今古有至情,至情烈金石!我過流虹橋,傷心悲韻跡。上有相思路,下有精誠魄。羊車不可尋,人面從何識。不作連理枝,不作雙飛翮。吉士一相望,此情長脈脈!可憐奈何天,創辟鐘情格。堤上草心紅,湖邊秋月白。低徊復低徊,為汝長嘆息。安得有情人,一一聯珠璧!
太史悲萱樹,幽人贈佩蘭。故揮風木淚,持答翠瑯玕。
湖山錦繡照青春,烽火驚心歲在辰。文武衣冠全盛日,旄倪歌舞太平人。金戈鐵馬消氛祲,翠閣朱樓起戰塵。賴有總戎云鳥陳,闞如虓虎捷如神。雄冠南來二百州,相君金虎領貔貅。西山云氣三天竺,東海潮聲八月秋。圣代只今文物盛,名藩自古庶民稠。狂飆一夜煙塵起,太白行天大火流。
親年僅滿百,子有千萬期。蒼蒼東隅日,忽忽薄崦嵫。所以孝子心,眷焉惜馀暉。長繩愿終系,長戈愿常揮。庶俾桑榆景,永照斑斕衣。
煩暑不能寐,望鄉憶宵征。開門海月白,高枕林風清。不飲畏投轄,將歌思濯纓。誰家橫短笛?吹盡楚關情。
橋欄試倚,上下空澄都水洗。搖蕩金黃,似有潛龍啖月光。名樓安在,滿眼霓燈輝巨海。豈若飛空,虱此浮華鄙俗中。
龍角眷已旦,星鳥貞良時。三光亦浮系,焉得久控持。風水為輪樞,玄天經玉儀。空虛密流徙,自然有成虧。畫挈遞相矜,娓娓安所歸。八埏生亂戎,戎首職為誰。
叢木回岡費討尋,鶴涇回望九皋深。洛陽游子歸何日,碧草春風歲歲心。
香雨飄紅換新綠,雛鸞怨咽參差玉。畫闌墜露泣殘妝,遠翠愁山蛾黛蹙。勞勞乳燕說烏衣,海天凝云煙草迷。東流苦長西日短,惆悵花前畐卮。繡幕深沉雨聲小,夢入神山良夜悄。鏡里韶華又一年,曲渚雞鳴錦屏曉。
雨過雄雞啼,竹陰何柳柳。山氣日夕佳,陶然酌清酒。
漫浪歸來歲又秋,依然風月替人愁。奉酬只么隨緣句,懶更雕肝與探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