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錫堂下接桃 其二
接枝換骨勝刀圭,
臉暈嬌風滿舊蹊。
有問春工在誰手,
避秦人在武陵溪。
接枝換骨勝刀圭,
臉暈嬌風滿舊蹊。
有問春工在誰手,
避秦人在武陵溪。
嫁接樹枝更換骨體的效果勝過仙藥,嬌艷的桃花如帶著紅暈的臉龐,春風中在舊路上綻放。若有人問春天的造化之功掌握在誰手中,那如同避世的秦人一般的園藝高手就在武陵溪邊。
接枝換骨:指嫁接桃樹的技藝。
刀圭:古代量取藥末的器具名,后也指丹藥。
臉暈嬌風:形容桃花嬌艷,像美人臉上帶著紅暈在春風中搖曳。
春工:指春天造化萬物之工。
避秦人: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指避世隱居之人。
武陵溪:在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是桃花源的所在地,這里借指種植桃樹的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詩人在看到三錫堂下嫁接桃樹成功、桃花盛開的景象后有感而發。當時詩人或許處于相對閑適的生活狀態,對自然和園藝有著濃厚的興趣。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嫁接桃樹的技藝和桃花盛開的美景。其突出特點是巧妙運用典故,增添了詩意和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銳捕捉和細膩表達。
閑立綠楊影,交眠紅藕花。
佳話相期竟不然,空教剝啄破輕煙。逸妻掃葉紅才了,正是晚霜收桕天。
兄弟通家里闬歡,故人猶作布衣看。扁舟且載煙波興,不為微名負釣竿。
塞下秋高夜色寒,虛亭乘暇共盤桓。一樽風雨重陽近,十載關河此會難。瓶菊似知矜晚節,伶歌未許雜清歡。招攜折柬休辭數,世法應從我輩寬。
詩聲還共宦聲清,墓繞紫云山作屏。想見翰林高宅第,南書院里舊書生。水中山色共云移,深峽平湖遠客迷。卻上壩頭下游望,河床如砥草離離。飛來巨石立滄浪,小廟玲瓏飄瑞香。或謂泥胎能賜福,風光獨占水云鄉。
忽作霜松折,猶殘舊桂叢。仙山蕓閣冷,郎署粉闈空。節蕩函金虎,車轓掩畫熊。凄涼追往事,忍看一旌紅。
鞍上行囊穩,朝辭白哈巴。四圍山是雪,一路夢如花。蹄下冰泉碎,鬃旁落葉斜。吟鞭遙指處,圖瓦起新家。
送哭誰家車,靈幡紫帶長。青童抱何物,明月與香囊。
人世茫茫名利場,青年快意一觀光。顧余白發歸來晚,羞過淵明五柳莊。
漢月生銀海,高秋幾度圓。清笳吹不墮,一半入明天。遠客牽歸思,征衣徒自憐。玉關回首夜,臨望轉凄然。
不許成清潔,人間借一池。始才消落處,猶是未開時。苦魄揚孤月,頹根敗古泥。誰知天欲曉,遠落竦荒雞。
伊昔東山賢,悠然眷遲暮。常恐兒輩覺,悽其損歡趣。富貴草露晞,勛猷春電?。云胡不暫息,馳身傍荒戍。潮水絕彭門,揚帆凌北固。何必非故鄉,區中本形寓。況此游目馀,平生賞心處。清川渺無窮,青山不知數。客夢落遙天,浮云更盤互。
昔聞堯舜世,大禹平水土。虎豹犀象驅遠之,萬億蒼生皆按堵。儲將軍,雄且武。一朝手挽烏號弓,射殺南山白頞虎。白頞虎,視耽耽。朝游城之北,暮游城之南。不有將軍一身膽,縱此飛類民何堪。豈不聞牛哀七日化為虎,獸面不知兄與父。縛虎易,知人難,方今圣德天地寬。但愿將軍鎮藩翰,人不化虎四海皆清安。
茲辰值重九,撫景高興生。愛此田園居,豈顧浮世名。扶筇向東籬,日映鬢絲明。俯仰宇宙間,適趣琴無聲。悠然謝塵鞅,從此畢馀齡。難將一木力,去支大廈傾。孰謂林泉樂,不如軒冕榮。采菊泛濁醪,陶然怡我情。況茲禾黍登,因之慶西成。
鑾輿昨夜宿郊壇,月淡風低綵內寒。密寫銷金紅榜字,宮中日日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