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號
王良造父九方皋,造次相逢瑞雪飄。
日日軒轅驅駑馬,宵宵草豆實空槽。
曾聞買骨來多士,行見揮鞭上九霄。
嗟我老無千里足,唾壺完好未輕敲。
王良造父九方皋,造次相逢瑞雪飄。
日日軒轅驅駑馬,宵宵草豆實空槽。
曾聞買骨來多士,行見揮鞭上九霄。
嗟我老無千里足,唾壺完好未輕敲。
王良、造父、九方皋這樣的相馬、御馬高手,偶然相逢時瑞雪飄飛??擅刻於甲屲庌@驅使著劣馬,每夜馬槽里也只是空放著草料。曾聽說用買千里馬骨頭的方式招攬賢才,很快就能看到賢才揮鞭馳騁直上九霄。可嘆我年老沒有千里馬的腳力,只能看著完好的唾壺,也不敢輕易去敲擊。
王良、造父、九方皋:都是古代善于相馬和御馬的人。
造次:倉促、匆忙,這里指偶然。
軒轅:傳說中的黃帝,這里可理解為駕車的人。
買骨來多士:用戰國時郭隗以買千里馬骨的故事來比喻招攬人才。
唾壺完好未輕敲:東晉王敦酒后常吟詠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詩句,并用如意擊打唾壺為節拍,壺口盡缺。這里表示自己雖有志向但不敢輕易表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才選拔和任用方面的問題。詩人或許看到有才之人未得重用,而自己也年老無法實現抱負,于是創作此詩來表達感慨。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才的任用問題,詩人借古喻今,指出社會應重視賢才。其突出特點是善用典故,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人才境遇的關注。
金方正位鑿平湖,物景堪將入畫圖。 兩岸雨垂楊柳重,一汀沙立鷺鷥孤。 泓澄良夜搖明月,瀲滟高秋蘸碧蘆。 寓目瀟湘徒有約,殘陽歸去獨躊躇。
遙山層疊海云開,浴鷺飛鷗自去回。 春水茫茫天不盡,片帆浮動碧空來。
湖上芙蓉近小舟,曉來清淚對花流。 吳州客自傷長夜,不為西風怨早秋。
百結襕衫破幞頭,年年落第出神州。 卻因一只穿楊箭,臨老來封馬上侯。
蕙帳煙凝晝掩關,落花時節雨闌珊。 客來驚起還鄉夢,繞屋春風綠樹寒。
往事明明是夢中,發霜那有舊形容。 客床對臥秋深雨,聽得鄰僧半夜鐘。
北山松粉落輕黃,濯雨蝦須麥吐芒。 槐火石泉寒食后,十分春事屬農桑。
學呆,妝癡,誰解其中意?子規叫道不如歸,勸不醒當朝貴。閑是非,子心無愧。盡教他爭甚底,不如他瞌睡,不如咱沉醉,都不管天和地。
窗低蘆葦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綸,游魚不須避。
破篋猶存舊賜香,輕將魂夢別昭陽。 只知鏡時春難駐,誰道人間夜更長。 父母家貧容不得,君王恩重死難忘。 東風二月垂楊柳,猶解飛花入苑墻。
渠本宣州人,生緣在寧國。 前不尊釋迦,后不敬彌勒。 家貧無飯噇,出家去投佛。 行腳走諸方,江南遍江北。 才參臨濟禪,便作白拈賊。 眼里有瞳人,肚中無點墨。 還如破阿師,說得行不得。
碧洞青崖著雨,紅泉白石生寒。朅來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絕壑偏宜疊鼓,夕陽休喚歸鞍。茲游未必勝驂鸞。聊作湖南公案。
山為驪龍盤,谷作驪龍腮。 珠樹存其間,誰采明月來。 何須循海隅,笑蚌未成胎。
出頭出飛瀑,落落鳴寒玉。 再落至山腰,三落至山足。 欲引煮春山,僧房架刳竹。
銀鉤慣學君王帖,寶軫頻聽淑女琴。 更與六宮循節儉,釵頭不綴辟寒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