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浙客
憐君風雪入潼關,
斯世茫茫行路難。
爾是浙人應自悉,
蕭蕭生事比君寒。
憐君風雪入潼關,
斯世茫茫行路難。
爾是浙人應自悉,
蕭蕭生事比君寒。
憐惜你在風雪中進入潼關,這世間茫茫一片,前行的道路艱難。你是浙江人應該自己清楚,我這生活的蕭索比你更寒酸。
憐:憐惜。
斯世:這個世道。
悉:知曉。
蕭蕭:形容冷落、凄涼。
生事:生計,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社會世道艱難,人們生活困苦。詩人面對一位從浙江而來在風雪中進入潼關的客人,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可能自身也正處于生活的困境之中。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世道艱難的感慨和自身生活的凄涼。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太著名,但反映了當時普通文人對生活的感受。
暫擁紅旌到郡新,相知情似舊交親。
盡驚慷慨山河主,忽訪支離草澤人。
蘇徑讓慚揚繡袂,溪橋迎喜整紗巾。
留詩中貴仍揮翰,雙美應難繼后塵。
索居終日學忘機,深嘆高堂養獨遲。
自問江村紆墨綬,何當煙浦坐魚磯。
夢回渭水秦云斷,望盡巴山蜀魄飛。
好怪多才郝夫子,道孤俱未及輕肥。
溽暑迎秋盡,涼飔逗曉回。
起蘋初淅瀝,獵桂更徘徊。
欲引長煙素,微飄畫燭煤。
墜桐侵玉井,拂柳度章臺。
已覺云翹動,還驚月幌開。
鮫簾移亂影,瑤瑟泛余哀。
扇掩藏鸞羽,荷傾側露杯。
正當河左界,不待雨東來。
自好摶垂翼,寧勞起死灰。
楚宮誰第賦,宋玉最多才。
頻頻退禮闈,此去欲忘機。
霄漢貧難達,江湖老獨歸。
程遙秋浪疊,村暝夜燈微。
應使為儒者,翻悲苦業非。
有何辛苦有何愁,個個林間盡白頭。
細葉累巢花影暖,微蟲共食竹陰秋。
清音豈許黃鶑伏,素羽曾教白鷺羞。
唯爾鬢毛應似我,相逢不用話因由。
西風起窮巷,眾木又雕零。
蕙浦月華白,竹窗燈影青。
故人難重見,鄰笛不堪聽。
行傍秋池上,孤吟對遠星。
仙禁開書府,神毫紀格言。
簡編包舜禹,圍范總乾坤。
稽古崇邦教,斯文辟圣門。
從游觀奧秘,何以報宸恩。
此去知君免嘆嗟,薦章先已到京華。
賓筵沉滯才雖久,仙省遨游路不賒。
綠映酒旗村店柳,紅迎詩筆御園花。
幾多祖席棠郊外,馬上回看日已斜。
綺霞重疊武陵溪,溪嶺相逢路不迷。
白石洞天人不到,碧桃花下馬頻嘶。
深傾玉液琴聲細,旋煮胡麻月色低。
猶恨此身閑未得,好同劉阮灌芝畦。
千里寧親去,青春勝老萊。
苦辭留不住,堪送到方回。
行色秋仍慘,離聲晚更哀。
前程如有信,新鴈好憑來。
三舉休嗟尚陸沉,獻書已得帝知音。
燒殘灰燼方分玉,披盡泥沙始見金。
思苦任成潘岳鬢,道窮莫動孟軻心。
公車再召應非晚,疏懶猶難卜訪尋。
野吏厭公堂,開軒出郡墻。
殘花炎帝圃,斜日尉佗鄉。
疊??分諸粵,重城截大荒。
耕桑蠻聚落,煙火漢封疆。
云勢飄蓬島,天形壓夜郎。
扁舟閑得侶,嘉樹遠成行。
梅雨千林暮,春風百草香。
人家浮浩淼,鳥道沒青蒼。
爽塏吟魂健,虛明夏景涼。
他年重回首,牢落愧甘棠。
江天物候潛衰變,氣爽初疑夏景余。
雨漬亂苔侵古壁,風飄紅葉滿荒渠。
晚云連岳幽藏寺,秋水澄江靜見魚。
昔歲一鳴無所恨,綠槐金蕊任蕭疏。
院高窮木盛,野極靜無言。
險路通巖頂,香泉出石根。
微風飄磬韻,幽鳥啄苔痕。
常記相留夜,秋堂共聽猿。
異鄉何處最牽愁,獨上邊城城上樓。
日暮北來唯有鴈,地寒西去更無州。
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
君作貧官我為客,此中離恨共難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