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佳趣圖
微雨息市氛,晴光溢水木。
暫輟童冠書,少豁林泉目。
峨哉南北峰,影浸西湖綠。
嶺外號長松,霞邊起孤鶩。
荷香隱綵舟,鳥鳴迓絲竹。
興并坡老游,吟步逋仙躅。
落日度寒鐘,悠然自天竺。
微雨息市氛,晴光溢水木。
暫輟童冠書,少豁林泉目。
峨哉南北峰,影浸西湖綠。
嶺外號長松,霞邊起孤鶩。
荷香隱綵舟,鳥鳴迓絲竹。
興并坡老游,吟步逋仙躅。
落日度寒鐘,悠然自天竺。
小雨停歇,集市的喧鬧氣氛消散,晴朗的陽光灑在樹木和水面上。我暫時放下給學童講學的書本,到山林泉石間開闊視野。那雄偉的南北峰啊,影子倒映在碧綠的西湖水中。山嶺外挺拔著高大的松樹,彩霞邊飛起一只孤雁。荷花的香氣隱隱伴隨著彩船,鳥兒啼鳴仿佛在迎接絲竹之樂。我的興致如同蘇東坡游覽時一樣高漲,腳步追隨林逋的蹤跡吟詩漫步。落日時分傳來寒山寺的鐘聲,鐘聲悠然來自天竺山。
市氛:集市的喧鬧氣氛。
童冠書:指給學童講學的書本。
豁:開闊。
峨:雄偉。
浸:倒映。
號:挺拔。
迓:迎接。
坡老:指蘇東坡。
逋仙:指林逋。
天竺:山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閑暇之時,暫別講學事務,來到西湖邊游覽。當時社會或許處于相對和平的時期,詩人得以有心情欣賞湖光山色,從而創作此詩表達對美景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湖山的美好景色,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優美。它展現了詩人高雅的情趣和對自然的熱愛,在文學上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體現了古代文人對山水的鐘情。
小縣枕江濱,人家柳色新。斗牛空紫氣,天地已青春。士俗猶追古,民風頗化淳。文安今寂寞,千古老儒臣。
伯牙臺冷流塵黯,荒波夜深自語。滄海量情,焦桐閱世,付與冰絲替訴。翠陰輕護。引一縷秋心,傍簾欲度。流響花陰,銀塘驚起瘦鴛臥。喁喁恩怨爾汝。自陽關唱后,頓換凄楚。廢苑啼烏,寒沙啄雁,繞指亂愁無數。香消罷鼓。漸悟到無弦,閒情休賦。送盡飛鴻,青峰江上暮。
才過浮石是藍溪,溪上青山高復低。山中泉是溪中水,尋源直到華山西。
年少洋洋過閭里,諸生袞袞登省臺。雕蟲末技筆徒禿,射虎良弓石為開。道在未應隨世變,身強不得眩時來。君看塞上翁家馬,造物戲人如小孩。
索居猶幾日,炎夏忽然衰。陽彩皆陰翳,親友盡暌違。登山望不見,涕泣久漣洏。宿夢感顏色,若與白云期。馬上驕豪子,驅逐正蚩蚩。蜀山與楚水,攜手在何時。
危欄獨倚,往事思量遍。回首掩朱扉,斂云鬢、閑拈針線。輕羅碎剪,縫個小梅花,燈閃閃,夜沈沈,玉指輕輕捻。寒苞素艷,渾似枝頭見。半拆與初開,誰贏得、江南手段。玉冠斜插,惟恨欠清香,風動處,月明時,不怕吹羌管。
青萍懸虎穴,赤幟樹龍門。居后楊寧恥,齊名杜轉尊。星樞摧軫翼,天柱折昆崙。白玉樓前侶,飛云限九閽。
戰亂興師既有名,揮戈真已見風行。豈云薄劣能驅策?實仗皇威自震驚。爛額尚慚為上客,徙薪尤覺費經營。主恩未報身多病,旋凱須還隴上耕。
靄靄度春空。長妒花陰月影中。曾為清歌還少駐,匆匆。變作春前喜氣濃。一笑為誰容。只許幽人出處同。卻恐等閑為雨后,東風。吹過巫山第幾峰。
東園桃李記春時,杖屨相從日日嬉。烏帽插花籌艷酒,碧蓮探韻賦新詩。廣陵散絕清彈苦,峴首碑空雨淚垂。物色已非知己盡,一回臨眺一懷悲。
二山在咫尺,靈藥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黃精出長谷。仙都浩如海,豈不供一浴。何當從山火,束缊分寸燭。
高士亭今廢,遺基俯碧流。聲名著東漢,人物重南州。友致生芻奠,賓延下榻留。平生惟食力,祿仕豈曾謀。
小小茶檣,載絕代秾姿,微儂離索。色界兜羅參破未,悄與仙鬟商略。楚峽春酣,梧臺月迥,靜掩都梁閣。關河遙夕,碧云幽夢難托。卻憶深院明燈,鬟鴉側處,碎朵釵邊落。佩遠天風珠衱冷,枉覓靈妃舊約。心苦拋蓮,眉長怨柳,凝想屏山角。余芳冉冉,水窗清伴羈泊。
能賦《子虛》有司馬,不見邑宰無澹臺。綠嗔草力隨風偃,丹愛葵心向日開。稻過閒田鴻盡去,芹香舊壘燕還來。丈夫能受孤遺托,唯有公孫活趙孩。
萬騎連接出襄國,諸姨撩亂上驪山。道人不識紅妝面,何事扶筇過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