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五十一首 其十九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
靈木迢然,鳳無依倚。
峰巒秀異,鶴不停機。
靈木迢然,鳳無依倚。
峰巒秀麗奇異,仙鶴不會在此停留思索。靈木高遠獨立,鳳凰也無所依托。
偈(jì)頌:佛經中的唱詞,此處泛指類似的韻文。
停機:停下機心,這里有停留、思索之意。
迢然:高遠、獨立的樣子。
依倚:依托、依靠。
偈頌多為佛教修行者表達感悟、教義的作品。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作者在參禪悟道過程中,對超脫世俗、自在無礙境界的一種體悟,借這些意象來傳達其內心的禪意。
這首偈頌主旨是表達對超脫境界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象鮮明、意境空靈,以簡潔語言傳達深刻禪理,在佛教偈頌文學中體現了追求精神自由、不執著外物的思想。
夢澤盤山長卿賦,
朱欄流水牧之詩。
翰墨因緣千古難,縱橫妙筆無人看。君能寫竹我寫蘭,紅塵洗盡居長安。
竹愛蘭心素,薰人氣味毫端露。蘭愛竹心虛,舊時芒有胸中無。
蘭本幽人竹,君子靈根不與眾芳比。品題安得真,名士賞心只有梅邊鶴。
鶴愛蘭幽竹灑落,題以新詩珠玉錯。一鶴一竹一蘭花,相尋正得林泉樂。
東皇倏爾扇微風,野鶴西飛蘭竹東。竹轉瀟湘去,蘭居楚澤中。
佇見江頭布帆去如羽,萬丈柳條牽不住。扶持清夢入茫茫,日暮愁云繞春樹。
萬里關河,渺渺煙波。念我故人,將如之何。
野鶴時招蘭友說,道君心為此君結。我方駕霧行云遠送此君別,海上銀濤立如雪。
中流一棹指蓬萊,平安早抵三韓闕。分手贈言囑致君,勸君莫炙離情熱。
萬國朝天年復年,春風重過小神仙。竹瘦蘭清鶴孤潔,花間三影邀明月。
自拔西州返漢庭,
據鞍何敢惜馀齡。
竟逢長者家兒怒,
身后珍珠謗不停。
墟煙晚霧接江潯,野舸長林獨往深。
肆意君平獨寄卜,家如謝傅總能吟。
仙山對戶支頤看,循水回堤喜客尋。
從古釣徒埋志士,鐘牙何意有同音。
浪跡長安問酒旗,相看成喜又成悲。丈夫落落本如此,世路悠悠那得知。
不惜王孫委漂母,卻愁公子辱屠兒。問君兩眼英雄淚,付與西風灑向誰。
手杯揮盡不成醺,促膝寒窗辨劍文。離合漫論當日事,英雄誰就此中分。
空階露滴聞蟲語,絕塞風高過雁群。欲向郊原哭秋草,與君同吊望諸君。
上巳由來紀勝游,春深帶月共登舟。
詩從河岳爭千古,人是中原第一流。
錦纜似隨雙劍合,玉簫還傍夜珠浮。
諸君視昔能無感,風景依然晉代愁。
跨浪鯨魚蓋世雄,
寒榕祠外尚吟龍。
廿年正朔存天復,
招撫甘辭爵上公。
蜜成只解供樽俎,
蠟就徒能照綺羅。
堪嘆汝生無受用,
鉆鉆刺刺欲如何。
我從南楚浮歸{舟卬},中流浩蕩乘長風。布帆高掛似飛鳥,飄翩直指天門東。
插江翠壁相對出,遙見突兀青濛濛。削成疑是巨靈掌,移置定出夸娥功。
須臾云起飛雨集,白頭怒浪掀孤篷。舟師相呼入浦溆,系纜急傍菰蘆叢。
興來便攜九節杖,思縱遠目開心胸。潺潺絕澗蹋亂石,層層仄磴攀枯松。
振衣千仞發長嘯,驚起雕鶻盤高空。崚嶒兩崖勢忽斷,岷濤萬里流當中。
始知楚關此天險,屹立一鎖洪波沖。是時陰霞散晚霽,江光隱見磨青銅。
欲從牛渚呼謫仙,更向青山懷謝公。東望石頭互虧蔽,迢迢天闕排巃嵷。
興亡六代付逝水,人寰刺促悲安窮。終當挹取玉漿飲,上吸倒影騎飛龍。
樓外青山不費招,
一闌風葉影蕭蕭。
南鄰王老時相憶,
藜杖琤然過板橋。
尋真郭外陟層巔,古洞仙巖別有天。
風度松音隨去鳥,澗通人跡濺鳴泉。
登臨聊發開尊興,習靜偏宜枕石眠。
更喜山靈飛雨澤,黍苗應候綠芊芊。
燕子將雛鹿養茸,
年華冉冉鬢成翁。
拂開萬古瞢騰眼,
多少英豪老彀中。
煴室宿火銷,缊袍良獨暖。
病身怯夜永,老懷苦晝短。
棲鳥驚檐頭,朝日上窗眼。
未問粥面花,地黃酒須滿。
碧玉簪長生洞府,
黃金杯重壓銀臺。
惆悵久離群。無限相思隔水云。我已天涯流落也,愁君。亦作東西南北人。
滿眼是征塵。年少才華已半淪。鏡里鬢絲髀里肉,消魂。兩地青衫幾淚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