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嘉興嘉禾驛
秀州城下水平河,桑繞長堤麥覆坡。
義士不聞傳槜李,居人猶見食嘉禾。
且須鸚鵡杯中物,莫逐鴛鴦湖上波。
一笑吳歈掛帆去,滿天風雪奈儂何。
秀州城下水平河,桑繞長堤麥覆坡。
義士不聞傳槜李,居人猶見食嘉禾。
且須鸚鵡杯中物,莫逐鴛鴦湖上波。
一笑吳歈掛帆去,滿天風雪奈儂何。
秀州城下河水平靜如鏡,桑樹環繞長堤,麥浪覆蓋山坡。已不聞有義士的傳說流傳于槜李之地,當地居民仍可見到以嘉禾為食的景象。暫且暢飲這鸚鵡杯中的美酒,不必追逐鴛鴦湖面上的波痕。笑著哼起吳地歌謠,掛帆離去,滿天風雪又能把我怎樣?
秀州:宋時州名,治所在今浙江嘉興。
槜(zuì)李:古地名,在今嘉興西南,春秋時吳越曾戰于此。
嘉禾:嘉興古稱,因三國時“野稻自生”得名。
鸚鵡杯:用鸚鵡螺殼制成的酒杯,此處代指美酒。
吳歈(yú):吳地的民歌,泛指吳地歌謠。
儂(nóng):吳語自稱,我。
此詩為詩人途經嘉興嘉禾驛時所作。嘉興(宋稱秀州)自古為魚米之鄉,“嘉禾”為其古稱,詩中通過描繪當地田園風光與歷史遺跡,結合旅途見聞,抒發灑脫心境。具體創作時間雖未明確,但可推為詩人游歷江南時所作。
全詩以秀州自然與人文景觀為線索,前半描繪田園風光與歷史余韻,后半轉向飲酒自適的生活態度,展現詩人豁達胸襟。語言質樸自然,地域特色鮮明,是一首典型的江南紀行詩。
洛邑陰陽和氣充,地靈人杰古今同。名區舊有耆英會,八十翁偕七十翁。
萬緣難系自由身,道性何妨學世人。擬向東山贈離別,長堤楊柳未成春。
有客十月行山東,道經德王舊廢宮。宮邊老人時能說,具陳舊入府宮中。當時王坐浣妝樓,自誇羅綺幾千秋。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池邊錯落金粉浮,美人夜捲珠簾鉤。鴨綠小靴紅鶴嘴,內信傳梳宮樣頭。兩旁盡種根深柳,肯把垂楊系馬首。雨時又聽芭蕉花,自倚諸王不如他。一朝會歇繁華地,宮蛙散入行人耳。行人來去讀舊碑,年深碑沒時代移。石馬森然如有說,兒童歌落青州雪。風起行人莫上臺,至今臺上生明月。十萬牛山道上家,不知若個看空花。斜陽半落空宮瓦,傳說當年舊浣紗。只今鳥雀喧臺榭,猶似銀屏歌舞夜。
萬恨千愁,將年少、衷腸牽系。殘夢斷、酒醒孤館,夜長無味。可惜許枕前多少意,到如今兩總無終始。獨自個、贏得不成眠,成憔悴。添傷感,將何計。空只恁,厭厭地。無人處思量,幾度垂淚。不會得都來些子事,甚恁底死難拚棄。待到頭、終久問伊看,如何是。
四鄰相倩寫桃符,紅紙千張墨一壺。不惜醴陵花管禿,秋蛇春蚓笑髯蘇。
此生何意有歸舟,風雨江山涕淚收。蓬徑特緣求仲掃,剡溪應為戴逵留。百年搖落甘三己,五岳踟躕擬《四愁》。人世幾回堪聚散,肯教離別易滄洲。
水繞吾山山繞臺,留舒羊茂共徘徊。應劉遮莫夸同調,終遜安鄉八斗才。
六花坼凍云模糊,釣鉤空擲寒無魚。系舟枯柳歸茅舍,撥火煨薪擁地爐。賒鄰一榼醅酦玉,老稚分沾春回谷。重來解維放夜筒,橫風打向別港宿。溪館對雪歌妓圍,釜出駝峰酒羔兒。笑指漁父何憔悴,漁父掉頭但稱醉。
全家住入琉璃鏡。花氣中央冷。微雨濕斜陽,水上欄干,水底欄干影。蠻箋小字翻香令。對博爐煙靜。涼譜玉人弦,秋滿疏簾,燕子難消領。
有客空山坐翠微,長安回首思依依。年來遠道多矰繳,為語雙鳧莫浪飛。浮云何事莽爭徂,白日于今不可呼。共說寒鴉能帶色,應憐天外有雙鳧。遲日春云覆玉墀,飛鳴爭滿上林枝。朝天縱有雙雙影,萬里君門總不知。
片帆無恙否,湖光開鏡,晚煙低沒。折戟沉沙,中有小喬香骨。一夜凌波喚起,又欲語、盈盈似活。秋水闊,蒹葭玉樹,總嫌唐突。新來著個漁人,縱棹解菱絲,綠蓑慵脫。滿目愁予,管領斷橋風月。載去亂頭粗服,正相對、淡妝濃抹。凝佇切,今生為他消渴。
四海水尚淺,孤城愁更深。船上何人笛,吹入蘆花林。吹腔不識愁,愁耳偏聞吹。月明吹更苦,淚灑降羌兒。
一十年馀此再逢,江流山色隱房櫳。玄猿入洞虛殘月,帝子吹簫向碧空。泉飲定心僧入定,法從空處界俱空。登臨欲問飛來事,云樹重重水自東。
龍蟠虎踞秣陵城,甬上蒼官亦強名。獨占高峰傲千古,夜深月照落潮聲。
亂石橫江成沸鼎,扁舟打槳若征鞍。長年慰客無他語,駭浪敲篷便下灘。九歧橫石下青龍,相送相迎兩岸峰。鴉解如鷗狎舟子,飛來銜飯入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