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次陳秉常
萬里昆崙小,
蒼茫快此登。
層云開赤腳,
陰壑動玄靈。
練石嫌天漏,
尋花愛國馨。
青山來戀我,
應識草堂情。
萬里昆崙小,
蒼茫快此登。
層云開赤腳,
陰壑動玄靈。
練石嫌天漏,
尋花愛國馨。
青山來戀我,
應識草堂情。
萬里之外的昆侖山在眼前顯得如此渺小,蒼茫天地間此刻登高令人心潮暢快。層層云霧散開,露出陡峭的山巔;陰暗的溝壑中,似有神秘靈氣涌動。我欲煉石補天,嫌這蒼天仍有疏漏;尋賞鮮花,更愛這國土的芬芳。青山仿佛戀慕于我,應是懂得我寄情草堂的深意。
昆侖:昆侖山,中國西部著名山脈,此處極言其高峻。
赤腳:指云層散開后露出的山巔,形容山勢陡峭如赤足。
玄靈:神秘的靈氣,指陰壑中蘊含的幽深之氣。
練石:化用女媧煉石補天典故,表達修補不足的意愿。
國馨:指國土的美好芬芳,代指對家國的熱愛。
草堂:詩人的居所或精神寄托,代指內心的情感歸屬。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從內容推測,可能為詩人登高抒懷之作。詩中'練石嫌天漏'或隱含對時世的關切,'尋花愛國馨'則表露家國情懷,結合'草堂情'的提及,或作于詩人寄情山水、心系家國之際。
全詩通過登高望遠的視角,將壯闊的自然景觀與深沉的家國情懷相結合。前兩聯以'昆侖小''層云開'等意象渲染登高之快,后兩聯轉向煉石補天的奇思與尋花愛馨的細膩,尾聯以青山戀我收束,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手法多樣,展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與對自然、家國的深情。
手攜布被入關中,頗似菑川六十翁。未必漢廷推第一,不須側目事轅公。
當時分袂各丁年,南國相逢鬢已班。羨子還來覲丘隴,益令歸夢繞金山。
高閣凌虛,煙霏宿、寂寂回廊深處。十丈幡竿自舞。幾簇金鈴叢語。連宵風苦。便自恐、一春遲誤。花開花落,回憶去年,嘉會堪數。飛來粉蝶輕盈,如尋舊約,綠陰低護。未識蕪園野景,盡作瑤臺碧柱。倦游情緒。任逐漸、看花成霧。倚枕閒停,錯落數聲鐘度。
壯圖落落與時違,不信經綸起布衣。縱使茝魚從北化,也隨烏鵲向南歸。
碧草逢春意,沅湘萬里秋。池要山簡馬,月凈庾公樓。磨滅馀篇翰,平生一釣舟。高唐寒浪減,髣髴識昭丘。
大士宅里宿,芙蓉龕畔游。自憐□□在,子莫苦相留。燥葉飄山席,孤云傍茗甌。裴回不能去,房在好峰頭。
地噴飛泉成雨露,根盤喬木列旌麾。
但可摧頹悲失旦,不應風雨誤司晨。書生久已垂華發,豈是當年起舞人。
城樓戍鼓盡三更,燈射齋窗一黍明。窗下有人勤不寐,隔墻猶聽讀書聲。
新作湖邊宅,還聞賓客過。自須開竹徑,誰道避云蘿。官序潘生拙,才名賈傅多。舍舟應轉地,鄰接意如何。
雨氣濛濛草滿庭,式微吟劇更誰聽。詩逢匠化唯貪住,日覺恩深不易銘。心苦祗應消鬢黑,夢游頻入倚天青。從茲還似歸回首,唯祝臺星與福星。
南臺沙合半成洲,千尺虹橋橄欖舟。
鋪苔荒徑,搖月空枝,憑闌意怯。怨曲縈懷,芳尊在手同餞別。日曉波落寒汀,望遠帆明滅。人逐春歸,寄情難寫花葉。霜鬢飛蓬,更能禁、亂愁相接。楚云燕岫,人間千重路絕。繚繞游絲空際,怕遇風吹折。身與韓憑,夢魂應化雙蝶。
暫阻蓬萊閣,終為江海人。揮金應物理,拖玉豈吾身。羹煮秋莼滑,杯迎露菊新。賦詩分氣象,佳句莫頻頻。
家在嚴陵釣渚旁,細漣嘉樹拂窗涼。難醫林藪煙霞癖,又出芝蘭父母鄉。孤帆好風千里煖,深花黃鳥一聲長。終期金鼎調羹日,再近尼丘日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