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門介直二法王
幾年白拂各橫縱
垂死相看道味濃
人在石頭江月冷
詩從天半岫云封
座前花雨三春夢
谷里松風午夜鐘
二老有心原不系
醫(yī)巫閭下想飛筇
幾年白拂各橫縱
垂死相看道味濃
人在石頭江月冷
詩從天半岫云封
座前花雨三春夢
谷里松風午夜鐘
二老有心原不系
醫(yī)巫閭下想飛筇
幾年來你我各持白拂自由行化,垂老相見時方覺佛道真味更濃。你在石頭城下,看那江月清冷;詩作仿佛自天半而來,被山間云靄籠罩。座前花雨如同三春舊夢,谷中松風伴著午夜鐘聲。兩位長老本就心無掛礙,想來此刻正在醫(yī)巫閭山下拄杖而行。
白拂:佛教徒常用的拂塵,象征清凈修行。
橫縱:指自由行化,不受束縛。
石頭:指石頭城(今南京),或代指江邊山寺。
岫云:山間的云靄。
花雨:佛教典故,《法華經(jīng)》載天雨曼陀羅花,此處喻指佛事場景。
二老:指一門、介直兩位法王(對高僧的尊稱)。
醫(yī)巫閭:山名,位于今遼寧境內(nèi),為東北名山。
飛筇(qióng):筇竹杖,此處指拄杖行走。
此詩應(yīng)為作者寄贈兩位高僧之作。一門、介直二法王當為修行深厚的佛教長老,與作者相交多年。詩中‘垂死相看’‘道味濃’等句,或作于作者晚年,此時更能體會高僧修行之深,故寄詩以表欽慕與思念。
全詩以禪意貫穿,通過自然與佛事意象的交織,刻畫兩位高僧超逸的修行狀態(tài),既贊其道心,又表牽掛,是一首融合佛教意蘊與人文情懷的贈僧佳作。
蓬萊常惹夢欹猗,枕上東瀛任遠思。醉倚清風尋客影,醒隨明月覓鄉(xiāng)詩。黃雞白發(fā)君休唱,碧水青山我正癡。折得馨香遙寄意,扶桑也是報春時。
今年春色麗,惟有上林明。暖日崇桃映,疏星積李橫。碧雞臨水舞,黃鳥逐人鳴。東風隨處點,造化本無情。
鳥道云生石,人家水繞門。灘淙時亂聽,雞犬不聞喧。沙蜮窺漁網(wǎng),山魈嘯獵原。畏途逢九折,歸思逐波翻。
羽衛(wèi)有嚴,寶書有輝。昭衍尊名,鋪張上儀。出其端闈,由于康逵。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湖光好,千島嵌珠璣。動蕩微波迎曉日,巍峨高閣沐斜暉。嵐翠染征衣。潛龍醒,鱗爪出云間。一自奔騰離窟宅。新安江上卷狂瀾。潑墨雨中山。
詞人工為文,瀑瀑如飛泉。辯士說利害,燄燄火始然。浮華不經(jīng)實,胡取三百廛。吾生信拙爾,道勝還諸天。
曉行荒徑中,瀼瀼草上露。日出云氣收,一鳥空中度。
芳尊相對談王謝,詞藻風流天下聞。歇馬可能尋故事,看鴻爭柰欲離群。雙旌曉拂樓頭月,孤棹秋浮江上云。遙想東甌歌出牧,滿城春色動臺文。
青山綠水送詩來,句句天然不用裁。霄漢墜來星子石,海波流落大姑鞋。匡廬風捲云頭起,彭澤柳搖鳥語諧。疊疊萬層湖口浪,小姑分派兩門開。
憶對秋風與公別,風吹云開露明月。高談不作儒生酸,舌翻波瀾吐奇絕。今朝馬首從西來,笑我窮愁不掀揭。蟠泥蛟螭氣如蜺,不肯一吐人安知。要令光彩射月脅,五色萬丈天南垂。我聞此語中夜起,誰與插翼白日馳。低心逐駑駘,青衫走塵土。何當大醉騎鯨魚,凌煙飛過蓬萊渚。
一舸漕湖上,投閒訪故知。入門清晝永,到處綠陰隨。已負鶯花約,還尋雞黍期。東南稱具美,欲去更棲遲。
比似杜陵心更忙,無錢自買百花莊。氣消塵匣斗牛劍,夢短客檐風雨床。湖海知名交豈少,林泉得所趣偏長。明年果遂歸田計,釣月耕云樂未央。
芳時已嘆鬢毛斑,何況棲棲客路間。杯酒故人千里隔,錦囊著語一春閑。燕鶯飛處頻回首,桃李香前合厚顏。昨夜東風貸庭竹,少容歸夢到家山。
劍舞戎歌樂未休,煌煌芝火五城樓。班姬獨臥昭陽殿,卻捲珠簾望女牛。
嘉彼一拳石,磊落多幽態(tài)。形狀殊不同,各各負奇怪。或產(chǎn)深山中,或生煙水外。瘦削而玲瓏,崎崄而云靄。泥沙不虞污,風日不虞壞。中堅自莫奪,生來成耿介。我生有顛癖,遇之輒鐘愛。攜歸置案頭,相對神不懈。相對卻無言,無言更稱快。朝夕具衣冠,折腰屢向拜。抱璞以此終,磥然長自在。不必學卞和,抱向君王賣。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