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程道存之罘出險圖 其二
夢痕猶并雪山浮,
十九年馀一掉頭。
又托漏舟迷死所,
呼攜叢稿塞橫流。
夢痕猶并雪山浮,
十九年馀一掉頭。
又托漏舟迷死所,
呼攜叢稿塞橫流。
夢中的痕跡仍與雪山一同漂浮,十九年過去不過轉頭一瞬。又依托著漏船在死亡的困境中迷茫,帶著堆積的文稿試圖堵塞泛濫的洪流。
夢痕:夢中的痕跡,指過往經歷在記憶中的模糊印記。
雪山:或指具體山名,或象征高潔、永恒之景,此處與“夢痕”并置,強化記憶的縹緲與厚重。
十九年:概指漫長時間,非實指,強調歲月流逝。
掉頭:轉頭,此處形容時間飛逝或境遇轉變之快。
漏舟:漏水的船,比喻危險、脆弱的處境。
死所:死亡之地,指絕境。
叢稿:堆積的文稿,可能指未完成的著作或記錄經歷的文字。
橫流:泛濫的水流,喻指動蕩的災禍或困境。
此詩為詩人為友人程道存所繪《之罘出險圖》題詩中的第二首。之罘(今山東煙臺芝罘)為沿海之地,畫作或記錄程道存于海上或陸路遇險的經歷。詩人通過題詩回顧友人多年來的境遇(“十九年馀”),結合畫中“出險”主題,以“漏舟”“橫流”暗喻險情,“叢稿”或指程道存記錄經歷的文字,整體反映對友人坎坷遭遇的共情與贊許。
全詩緊扣“出險”主題,以“夢痕”引回憶,以“漏舟”寫危境,以“叢稿塞橫流”顯抗爭,既感慨歲月與險情之艱,又暗含以文字留存經歷、對抗無常的深意,短小而意蘊豐厚,是題畫詩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汝辱冠裳列,常兒已不同。名稱須務實,令始要圖終。篤教非吾力,勞之在汝翁。百年先世德,期汝振家風。
學海今初涉,工夫未有涯。即看童子耳,敢以大人期。澹薄吾無遺,承傳汝自為。祖孫原一氣,愛汝故孜孜。
吾祖肇文基,嚴親益大之。我承猶強勉,汝父僅支持。到汝應愈重,投艱實在茲。世途多偪側,振起是男兒。
草有薰蕕異,人因習染殊。今朝同隊侶,他日幾賢愚。白日聯翩去,青春遞續催。再看三二載,便是大人為。
梨云婀娜柳云斜。
閑倚高樓數亂鴉。
惆悵王孫天一涯。
不歸家。
風雨年年葬落花。
澎湃波中沙嶼橫,荷蘭曩筑小磚城。
秋風夜半嘶寒蜃,危蝶翻時掉尾鯨。
戍閣凌波鉦鼓厲,沙洲落日水天清。
白云渺渺增惆悵,殘壘荒涼弱草生。
磐石時時垂釣,
茅檐旦旦負暄。
小杓行魚羹飯,
長竿曬犢鼻裈。
五老峰巔匹練裁,飛騰百丈自天來。
波翻潭底千巖動,影落松頭萬仞開。
異彩挾風同掣電,潮音噴雪似轟雷。
歸時欲仿大癡筆,圖向蕭齋作溯洄。
枇杷花發天欲雪,
黃雀不飛枝上寒。
南朝一段傷心事,楚怨思公子。
幽蘭泣露悄無言,不似桃根桃葉、鎮相憐。
若為留得花枝在,莫問滄桑改。
鴛鴦鸂鷘一雙雙,欲采芙蓉、憔悴隔秋江。
深林閟嘉趣,門徑愜幽居。野色通荒阜,津梁動碧虛。
日邊山隱隱,煙外竹疏疏。徙倚怡雙目,白云知故廬。
世累苦縈束,官閒得自便。未賡三隱句,聊叩二乘禪。
壯志羞朋舊,長歌且圣賢。每因休沐地,思辦買山錢。
西風落日登臺,眼重開。無數繞城山色送青來。
古今事,吳越地,幾雄才。一片項王馬埒亂云堆。
忽訝乾坤一氣浮,雙丸終古浸洪流。
此身直欲窮三島,是外猶傳有九州。
盤折好循仙掌露,微茫難認大洋舟。
諸山羅立如兒輩,我獨攜筇最上頭。
煨芋噴香斟卯酒。扳蘿不怕寒崖陡。黃葉颼颼麇鹿走。君知否。夜來野燒霜枯后。
林外炊煙青一綹。斜陽又轉蒼溪口。莫怪逢仙柯已朽。眈棋久。人閒殘局難丟手。
歌鳳倀倀類楚狂,畏犧齪齪笑蒙莊。
著書幸可俟后世,對客從嗔臥大床。
三畝青蔬了盤箸,一缸濁酒具杯觴。
丈夫窮達皆常事,富貴何妨食萬羊。
綠鬢投荒白發歸,
瘴馀渾欲不勝衣。
煩將扶老殷勤贈,
未怕登高足力微。
瘦馬凌競秋擁門,雷威至此事寧論。
取材落實誰占驗,撓物搖風各怨恩。
朽壤漸成常化化,杈枒中有不存存。
渚山莫羨叢蘭茂,會向殘年嘆露根。
風起寒濤響,霞拖遠岫明。暮煙埋野樹,夜月照山城。酒后詩情在,花前道氣清。石床趺坐久,掩卷聽鐘聲。
一池新水碧,萬點夜星明。境靜風敲竹,檐虛月照楹。牢牢花犬吠,唧唧草蟲鳴。寶鴨頻添炷,銅壺漏二更。
嚼雪題新句,焚香凈客心。天寒煙較重,云暗夜來深。天冷茶聲歇,衣單露氣侵。孤燈人寂寂,聊寫靜觀吟。
清磬一聲外,頻敲數韻詩。雪香梅暗吐,山回月來遲。風起簾波動,更深露氣滋。檢書燒短燭,紅影照離離。
月暗山無影,葉垂露有光。墻邊梅吐白,籬下菊開黃。斗酒娛寒夜,疏簾怯晚霜。挑燈紅落燼,趺坐看金剛。
銅漏頻推箭,銀缸落盡煤。寒侵三徑雪,煙重一技梅。酒酌卜萄綠,茶烹瑞草魁。晨雞三疊唱,曉色向東開。
江星云外落,海日地中來。水碧浮天鏡,霞紅照玉臺。幾株楓樹雪,數朵隴頭梅。報曉鐘初擊,霜寒落葉豗。
雪黏千樹白,霜染一林紅。星落花垂露,更殘霧捲風。板橋苔路滑,海嶼日華融。世界勞生事,乾坤任轉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