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 其五 太上皇帝閣
離明自昔照乾坤,
太極如今道更尊。
和氣致祥禳百沴,
艾人桃印謾垂門。
離明自昔照乾坤,
太極如今道更尊。
和氣致祥禳百沴,
艾人桃印謾垂門。
光明自古以來便照耀天地,如今太極之道更顯尊崇。和諧之氣帶來祥瑞消除災患,艾草扎的人和桃符隨意掛在門前。
離明:八卦中離卦象征光明,此處代指帝王的圣明。
太極:古代哲學概念,指宇宙的本原或最高準則。
禳(ráng):祈禱消除災禍。
百沴(lì):各種災害,沴指天地四時之氣不和而生的災害。
艾人:端午節用艾草扎成的人形,民間認為可驅邪避疫。
桃印:用桃木雕刻的符印,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物,刻符懸掛門上。
謾(màn):隨意、漫不經心,此處指自然懸掛的狀態。
此詩為宋代端午帖子詞,是宮廷在端午節進獻于太上皇帝的應制詩。宋代端午帖子多頌帝后、祈祥瑞,此詩或作于太上皇帝在位期間(如宋高宗退位后),借端午時節表達對其治世的贊譽。
詩以端午為背景,通過'離明''太極'等意象贊頌太上皇帝圣明,以'和氣致祥'呼應治世之景,結合'艾人桃印'的民俗元素,既顯哲理又富節令特色,是典型的宮廷應制詩。
書生慣說是艱辛,閱歷風塵六十春。
可許管寧終處士?大呼倉葛本主人!
此生已受虛名累,到死難醫傲骨馴。
令與維摩尋解脫,能詩島佛證前身。
仲尼從鳳嬉,子云慕鴻飛。
興托寥天廓,跡與名山依。
伊予事執鞭,夙齡脫縶鞿。
考室臨蒼莽,開軒面翠微。
碧雞棲靈景,彩翚曜煙霏。
英岊聳升望,晴巒引高晞。
會心生遠意,娛人留清輝。
玉露綴丹研,璧月流金徽。
息偃忘坐起,晤言無是非。
柱下有遺言,所貴知我希。
重云迷日月,異縣失西東。
苦畏連天水,何須竟夕風。
微明分白鳥,搖落望青楓。
久客嗟留滯,吾生事事同。
零落黃金蕊,
雖枯不改香。
深叢隱孤秀,
猶得奉清觴。
繞郭延秋晚。一騎尋幽,俊賞矜池館。西風應未慣。疏簾外,嫞掃黛痕深淺。許著倦吟身,早客夢無端識遍。盡消凝烏絲秀句,玉泉金盞。
宜春絢海年年,翠葆紅纓,幾度共離苑。韶光長在眼。五云駐,得擬蓬壺蔥茜。莫遣賭棋疏,伴劫外滄桑輕換。待與拂蘿穿徑,寸心塵遠。
忽焉烏里雅蘇臺,楊柳依依入夢來。
記飲烏蘇里江水,想燒阿爾泰山柴。
男兒足跡當天下,萬里襟期愧不才。
何事語君聊自詡,卅年前到索維埃。
帆飛來遠浦,棹艤臨荒驛。
蕩蕩風起波,昏昏日沉夕。
鐘鳴山寺杳,鳥宿沙汀白。
親舍尚迢遙,挑燈未眠客。
鴻鵠元無燕雀媒,
乾坤俯仰一傾杯。
篋中尚有能鳴劍,
未是風塵大可哀。
柴扉常對白云開,
玉鳳銜花去又回。
不學東林遠沽酒,
淵明多謝入山來。
快意不憂原憲病,翛然常作子長游。
胸中氣焰摩星斗,筆下辭源倒峽流。
閔子家風惟啜水,龜蒙活計在漁舟。
杜陵太瘦多詩苦,白雪無情已滿頭。
擺除塵網縈纏累,占得壺天放曠身。
世業文章俱拔萃,家傳清白恥求人。
鼓琴顏巷貧而樂,裹飯桑門淡以親。
聞說甑塵雖屢矣,不甘貸粟向諸鄰。
曉等寧遠路,暮過九疑關。
九疑何所有,磊磊山間山。
陽關休唱,且須盡、陶令杯中之物。宦海無津喜君歸,仙叟紫房青壁。
泉石新盟,煙霞舊夢,懷抱皆冰雪。清風堪挹,斜川栗里爭杰。
緬想松菊門庭,田園幽事,興頭先發。情話琴書消遣處,笑看浮漚生滅。
棋局酒樽,桑榆境相對,朱顏玄發。行歌坐嘯,一任抹風批月。
年青不好武,垂老又輕文。
早哂丹多詐,難辭酒半醺。
涓埃難報國,鍛煉為強身。
碌碌無長技,揮拳自策勛。
古人為學躬耕作,不羞貧賤羞無學。所以學士類賢良,縱居富貴亦清約。
今人為學貪富貴,但事詩書百業廢。衣冠端坐自稱賢,那識賢人真趣味。
俗家如是僧亦然,只通念誦便值錢。有錢辦得好衣食,管他什么教和禪。
吁嗟上來諸佛祖,個個淡薄甘勞苦。刀耕火種作生涯,或打街坊佐常住。
神通運水及搬柴,普請何人肯不來。三更入室傳衣缽,腰石舂糧亦快哉。
百越回轅度翠微,
全家還憩白云扉。
白云知我帝鄉去,
旋拂征鞍也要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