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帖子 其六 太上皇帝閣
抱樸傳方定不虛,
日中試覓小蟾蜍。
君王萬歲從今數,
看汝多年頷下書。
抱樸傳方定不虛,
日中試覓小蟾蜍。
君王萬歲從今數,
看汝多年頷下書。
抱樸子傳下的藥方確實真實不虛,正午時分試著尋找那小蟾蜍。君王的萬歲壽數從今日開始計算,且看你多年來頷下所藏的仙書。
抱樸:指東晉道教學者葛洪,自號抱樸子,著有《抱樸子》,其中多載養生、煉丹之術。
傳方:傳授的藥方,此處指葛洪書中記載的養生方術。
日中:正午時分。
小蟾蜍:傳說中蟾蜍為仙物,或指中藥蟾酥,古人認為可入藥延壽;另說與“月中蟾蜍”神話相關,象征祥瑞。
頷下書:傳說蟾蜍頷下有珠(或書),此處代指記載長壽方術的仙書秘籍。
此詩為宋代宮廷端午節應制詩(“端午帖子”),專為太上皇帝而作。宋代皇帝退位后稱“太上皇帝”(如宋高宗趙構),端午帖子多為頌圣、祝壽主題,此詩即通過道教仙術意象,表達對太上皇帝長壽的祝福。
全詩以葛洪仙方為引,借“尋蟾蜍”“閱仙書”的場景,含蓄表達對太上皇帝萬壽無疆的祝愿,體現宋代宮廷應制詩“祥瑞頌圣”的典型特征,語言典雅而富有文化意蘊。
舊恨新愁海樣深,關河魚雁各飛沈。芭蕉也似知人意,日日窗前吐寸心。
長安棄廢比藩方,通理猶宜占省郎。入洛才名齊二陸,有唐門戶本三楊。袖中丹桂家聲在,道畔豐碑祖德光。莫向公馀尋故第,榛蕪難認靖恭坊。
蓬海翻瀾,浮螺掩霧,憑欄頓失遙天。徑滑泥深,故鄉一樣殘年。經時忘卻抒愁筆,驀回首、思落誰邊。幾多時,云外婆娑,一晌無言。春花已有人相送,看紅融絳頰,向我嫣然。莫道天涯,殷勤同惜羈連。東風倘識來時路,問春深、可放歸船。但人間,月幾番圓,事幾番全。
三十六鱗秋乍肥,楓江回望思依依。斗間人覓雙龍去,吳下書從二陸歸。劍曲未終遷幸舍,筑歌才和對沾衣。菰蘆何限東南美,其若霜風識者稀。
海定初風湛綠羅,仙人詞藻寄來多。貫珠音在云誰遏?琢玉文成手自磨。霄漢畫橋嘗有會,昆崙黃竹漫成歌。可憐人世書裙手,池上猶籠道士鵝。
曾聞學圃成高隱,今日攜書是宦游。隔屋尚通分溜筧,傍溪空覓看花舟。菘葵盡作鄰僧供,芋栗還憑野老收。后夜月明江上夢,應隨歸鶴到林丘。
盆池萬點浮萍草,秋雨欲來無定蹤。好是詩人漂泊態,丹陽郭里夜間鐘。
總角從先進,劉墻白下東。衣冠會元日,桑梓共高風。內譜通家舊,金科奕世同。至今懷古道,猶及拜先公。夫子聲名早,承家德業隆。山輝元韞玉,節苦自和熊。善行東平最,寒芒太乙通。賢良蕡有策,著作向多功。未展青云翮,先成白雪翁。脩文期太速,遺草意何窮。令子稱才杰,儒科致顯融。善和存故里,一畝復新宮。種德門逾大,光幽石已礱。典刑看奕奕,圖畫極沨沨。春日珠林道,秋風宰木叢。長懷書甲子,應自問鴻濛。輔嗣經仍講,賓王句更工。焚黃知有日,含笑九原中。
萬里過從樂未休,花時胡不少淹留。東籬曉色方含雨,上苑天香欲報秋。岳畔攜將三秀草,湖邊歸去一扁舟。豫愁明夜思君處,別酒初醒月滿樓。
正月上旬逢甲子,試稽農歷定豐年。奈何終日風兼雨,又恐乘船入市廛。
結客須結游俠兒,借身報仇心不疑。千金買得利匕首,摩挲誓許酬相知。白馬縵胡纓,行行人盡止。朝游洛北門,暮醉秦東市。感君在一言,不惜為君死。朱家曾脫季將軍,田光終酬燕太子。君不見魏其盛時客滿門,自言一一俱銜恩。魏其既罷誰復見,養士堂中塵網遍。始知結客難,徒言意氣傾南山。食君之祿有弗報,何況區區杯酒間。結客不必皆薦紳,緩急叩門誰可親。屠沽往往有奇士,慎勿相輕閭里人。
斷堤疏柳簇茅廬,土著無多半客居。誰似李家兄與弟,共將名字顯嘉魚。
忽別巴山雨,來從滇國游。千峰春筍迸,一筏漢云浮。躡足龍門上,揚舲洱海頭。留連人未倦,還到石屏州。
舊過山家今莫記,屋頭高蔭發新楠。三年眼見樹如此,雙鬢情知老不堪。款有杯盤及奴輩,話因門戶恤丁男。病馀未似前能酒,亦為殷勤入半酣。
秋晴原野曠,遠村樹歷歷。客子散塵襟,悠游步阡陌。微禽三兩粒,百囀翻云翮。騁望情欲翱,偶覺風生腋。壟畝若弈枰,南北罕人跡。苞米俱歸倉,平疇轉蕭索。斷戟鏖商風,霜秸任輕擲。東隈盛甘薯,綠蔓引千尺。西隈辟園圃,野蔬護籬柵。玲瓏掛椒紅,紫茄一何碩。田父得得來,息駕信采擇。亭午售城郭,庶免饑寒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