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五十一首 其四十一
霜風未老,愛景如春。
空洞絕朕,彌滿剎塵。
今日明日,瞥喜瞥嗔,暗把風流賣與人。
霜風未老,愛景如春。
空洞絕朕,彌滿剎塵。
今日明日,瞥喜瞥嗔,暗把風流賣與人。
秋霜的風還未完全凜冽,宜人的景色如同春日般溫暖。虛空透徹沒有跡象,卻又遍滿整個世界。今日與明日之間,瞬間的喜悅與嗔怒交替,暗自將自然的意趣傳遞給他人。
霜風:秋天的寒風。
愛景:指宜人的景色。愛,可愛;景,景色。
空洞:虛空、空明。
絕朕:沒有跡象、征兆。朕,跡象,兆頭。
彌滿:充滿。
剎塵:佛教用語,剎指佛國世界,塵指微塵,此處泛指廣大的世界。
瞥:短暫、瞬間。
風流:這里指自然的意趣、風情。
《偈頌五十一首》為宋代禪宗僧人的作品,多闡述禪理。此類偈頌通常創作于日常參禪、說法之際,旨在通過自然景象與生活片段揭示禪理,引導學人領悟無常、空性等佛教義理。
此偈頌以秋景的溫和、虛空的廣大及日常情緒的瞬時變化為喻,闡釋禪機。語言質樸,意境空靈,體現禪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強調在平凡自然與生活中領悟佛法真諦。
北風休嘆北船窮,此地曾經拜北風。勾踐敢忘嘗膽地?齊威長憶射鉤功。橋邊黃石機先授,海上陶朱意頗同。況是倚門衰白甚,歲寒茅屋萬山中。
至友經年別,相逢各鬢斑。新詩題筆底,微命系刀環。形跡常睽隔,精神共往還。何當增羽翼,飛集碧蘿山。
崇山郁嵯峨,千章自交陰。培塿植松柏,斧斤日相尋。物小固不容,名大亦難任。智哉寧夫子,其愚非本心。
我生何幸眼何福,二日睹此三奇月。昨夜慷慨戰天狗,體雖微茫氣決烈。從知大難大義際,常娥亦有丈夫節;及勝白光怒如潮,銀海眩眩山川豁。照此宇宙如君臨,誰謂陰精下陽魄。今宵樹腋偎紅球,胭脂熟橘謝其色。如此溫柔如此艷,化我寸心軟我骨。其形蕩漾看不足,其態旖旎寫不得。如春天發百種花,和風和雨微搖曳;粼粼閑湖生靴文,顫顫少女低眉睫;擺枝款軟如輕避,閨中膩友相戲悅。偶藏總角羞面人,細撫山背慈母澤。吁嗟愛月廿年我不虛,寫月千篇心力竭。百幻蜃景貌難模,爰處百境情變迭。若人立世隨所在,皎皎一心貞不滅。
千古英雄恨這關,疆分豫楚幾重山。龍泉羽士嫌岑寂,鳥道征人嘆往還。劍削芙蓉身欲奮,幽棲巖壑意仍閒。遐思忠義當年事,歷盡江山識歲寒。
乙未五月十二日,乃是太常先生之誕辰。肯堂獻壽寫綠玉,薰風滿座清無塵。高堂四壁懸長幅,我獨愛此看不足。眉壽應期衛武同,滿勸霞觴詠淇澳。先生美質玉粹溫,步玉早登金馬門。只今容臺挺高節,葉葉雨露涵天恩。一片歲寒心,千古簫韶意,老去終為清廟器。虞廷九奏鳳來儀,好恊至和鳴盛世,飄飄正帶淩云氣。
一宿真如飲渫泉,鐘聲催上渡頭船。夜來一雨湖光好,擬把窮愁洗富川。近涵州郭遠連天,明月清風不計錢。欲比西湖及西子,品題須喚舊蘇仙。
江梅有至性,能怡君子顏。開花競芳節,棹秀帶春寒。惟與玉同色,還嗤雪易殘。芳香拂羅袖,如薰金博山。置此賓席上,人人別意看。
八月十八看潮生,中有吳兒踏浪行。青蓋紅旗誇涉險,泰山一擲羽毛輕。
道真沉溺九流渾,獨溯頹波討得源。歲晚強顏天祿閣,祇將奇字與人言。
公昔危言行,忠信嚴操持。抗節抑權近,獨結明主知。騰波百低昂,底柱無虧移。況茲唐虞朝,旰夕須皋夔。龍升云亦高,松老節益奇。眷言命召虎,江沱煩撫綏。愚濞狂悖來,十民九顛痍。于今保治要,邦本最先宜。公豈無素鑒,次第將裁施。格君雖美談,寧邦幸沉思。世愿與史聲,豈獨鄉人期。
飛盡燕云秋色新,兩經星變可傷神。今朝送別君為客,我去還誰作主人。
洞天萬仞落空翠,神仙何年上青霄。蛟龍已去荒窟宅,雞犬無聞遺井瓢。冰湍灑灑暗猶落,巖雪陰陰春不銷。我欲乘風問生術,林間黃精深雨苗。
碧筱蒼煙一鏡開,輕鷗無恙掠波來。渚香十里漫留客,山色數重看舉杯。稼事漸緣秋水落,漁歌都傍夕陽催。搴芳何處扁舟遠,欲擷荷衣未可裁。
拾遺省闥歲才更,忽領行臺撫建寧。喜見勝之持使節,卻教汲黯去朝廷。民情有待隨車雨,天漢先瞻執法星。雅志高懷何處寫,武夷山有晦翁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