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山行二首 其一
萬山高處雨聲寒,倦客天涯興已闌。
地隔湖湘書故遠,云連巴蜀道應難。
曾悲夜月青衫濕,又怯秋風白苧單。
松菊成荒歸未得,病軀深悔誤儒冠。
萬山高處雨聲寒,倦客天涯興已闌。
地隔湖湘書故遠,云連巴蜀道應難。
曾悲夜月青衫濕,又怯秋風白苧單。
松菊成荒歸未得,病軀深悔誤儒冠。
在群山高處,雨聲帶來陣陣寒意,我這個天涯倦客興致已盡。此地與湖湘相隔遙遠,書信難達;云霧連著巴蜀,道路想必艱難。我曾在夜月下悲泣,淚水打濕青衫,如今又害怕秋風,單薄的苧麻衣衫難御寒冷。家中的松菊已經荒蕪,可我卻無法歸去,病弱的身軀深深懊悔因讀書入仕而耽誤了自己。
倦客:疲憊的游子。
興已闌:興致已盡。
湖湘:指湖南。
青衫:唐代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后借指失意的官員或文人。
白苧:白色的苧麻布衣。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借指讀書人。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漂泊異鄉、仕途不順時所作。當時詩人遠離家鄉,在異地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和仕途的不如意,從而引發了諸多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天涯羈旅的愁緒和對仕途的悔恨。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復雜心境。
結客城東樓,明月初出海。漸如水精盤,天宇無寸靄。清光如何買,厥價珠百琲。中秋一夕過,已覺人意改。冰輪縱遲遲,此夜復誰待。老蟾益自張,吐輝增十倍。把酒共月語,世態何足罪。自有昭昭暉,千古萬古在。
雖有千尺水,不洗三丈塵。我有洗塵訣,寂坐掩園門。門中何所有,物物皆乾坤。心中何所事,默默見形神。昨夜有客至,舉頭檐月新。清風亦俱來,邈然與古鄰。安知古何似,且作園中人。
曈昽初日照林扉,靜露心香祝太微。半世清風將白首,一陽生氣到斑衣。物情自昔明消長,身世從今覺是非。江使已通靈貺集,壽星中朗鶴南飛。
堤遠沙平草色勻,新晴喜得自由身。芋羹豆飯家家樂,桑眼榆條物物春。野店茶香迎倦客,市街犬熟傍行人。墻頭婦女更相語,認到先生折角巾。貪看西南一面山,不知信步到陳灣。未言散釋經旬病,且要消磨半日閑。蔬壟過寒常郁郁,鳥聲迎暖已關關。斜陽不為行人駐,十里鐘來翠靄間。
正云外、層陰乍霽,又引天際,送春余恨。半老江湖,怨晴愁雨,沒期準。沙頭風色,從來是,催離信。五渚任興亡,忘不了,蔫花啼粉。春晚,但看流水去,誰管佳人遠近。征帆似筍,指吳蜀浪高濤憤。恁渺渺、萬里煙波,楚宮外、柳綿吹盡。便跨海樓船,不抵鴟夷俘穩。
世間誰號最閒忙,強健收身意自涼。春去掃花時汲井,客來剪韭旋炊粱。
柴門日夕扃,委巷謝塵軌。自非素心人,尋幽曷至此。晤言無俗韻,酬對絕繁禮。間庭縱遐玩,班坐周苔戺。山廚任簡率,狼藉置杯匕。香脆剪秋莼,寒日剖霜柿。頹陽下夕陰,茶煙在竹里。
曉寒颯颯侵駝褐,山色盈盈入酒杯。人物風流隨逝水,故都文憲沒蒼苔。黃鸝杜宇匆忙過,盧橘楊梅次第來。氣運總隨時節變,人逢寒食自須哀。
到寺江村暮,溪橋出定禪。香臺雙樹直,油幕一燈圓。竹雨幽鳴玉,松風響奏弦。楞嚴未須誦,真覺解玄玄。
春困無心撥玉箏,縱然強撥調難成。朝來旦托催歸鳥,好向游人啼一聲。
肘后驀生閑絡索,風前忽布鬧叉撐。那吒八臂空惆悵,夜半三更白晝行。
眼看宮樹雪紛披,猶抱冬心拱赤墀。避世已成終老計,識君偏失盛年時。君民堯舜誰曾見?治亂開天頗有知。賜沐亦思共幽討,西山何日轉春姿?
五岳游初倦,歸來禮石龕。孤蹤人境外,一笑虎溪南。落葉風翻榻,平池月印涵。可容隨杖履,白社與同參。
亭午入大谷,烈陽經中天。樹木多郁蒸,石坼起焦煙。屈地飲我馬,數尺不得泉。仆夫告饑渴,揮汗墮馬前。安得萬間廈,坐使清風延。
一片青山倚劍天,往時曾此夢凌煙。白頭似雪休看鏡,明月如弓又上弦。虎項班超飛食肉,雁書蘇武臥吞膻。聞君梅里成歸計,為我前灘喚釣船。